偶然拍到流星经过(临淄流星监测站捕获55次)(1)

6月9日零点16分47秒至3点12分15秒,中国流星监测组织(CMMO)山东临淄站的低照度摄像机,在200公里外的莱州湾海域出现大规模雷暴云的上空,记录到55次极为壮观的“红色精灵”放电现象。这是目前我国在一天内记录到放电次数最多的一次观测记录,据临淄流星监测站负责人王磊介绍,当日凌晨捕获到萝卜状、圆柱状、水母状“红色精灵”,其形态之丰富实属罕见。

偶然拍到流星经过(临淄流星监测站捕获55次)(2)

△临淄流星监测站捕获的55次“红色精灵”合成图片。

从18世纪开始至20世纪初期,陆续有人在远处雷暴的上空看到奇怪闪光,但由于技术水平限制,无有效记录方法,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目击者的幻觉。直到1989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新型微光摄像机时,无意中拍到发生在250公里之外的雷暴云上空的巨大放电图像,经确认是一种大气层中高层放电现象。

随后,美国发起高层大气观测实验,并拍到了这种放电现象的第一张彩色图像,并根据这种放电现象的颜色为红色且难以捕捉、转瞬即逝的特征,在1995年正式将这种大气放电现象命名为“红色精灵”。除北美外,在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地也都观测到了“红色精灵”现象,目前确信它应为全球性的大气放电现象,只要有大规模雷暴活动,上空必然会出现“红色精灵”。

6月9日,临淄流星监测站拍摄到的“红色精灵”图像,涵盖了目前已知的萝卜状、圆柱状、水母状共三类形态,其中水母状是典型的也是较难拍到的“红色精灵”形态。临淄站本次拍到的水母状“红色精灵”体积巨大,根据以往国内外数据,推测其体积应在30公里×30公里以上,通过与卫星雷电图对比,能明显看到“红色精灵”跟随雷暴云移动的现象。

据了解,在5月17日,淄博流星监测中心站和张店区铁路小学子站曾捕获两次“红色精灵”事件。临淄站这次的捕获增强了人们研究“红色精灵”的信心。 据悉,临淄站数据已被相关部门调用研究。(鲁中晨报记者 孙渤海 通讯员 王杨 王磊 张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