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呢?课堂教学要如何转型呢?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困惑着我。这个寒假,通过学习吴刚平老师的教学论文后,在思想意识上有很大的转变。从吴刚平的三篇论文《课堂教学从记中学转向做中学与悟中学的认识基础》、《课堂教学要超越讲授教学的认识局限》和《知识分类视野下的记中学_做中学与悟中学》,我明白了课堂上不是教师讲得好就是好教师,也不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就能让学生掌握,用教师的学代替了学生的学,占据和挤掉学生做中学和悟中学的时间和空间。要适应核心素养和信息文明时代的学生发展需要,就必须超越讲授教学的认识局限,突破记中学和事实性知识的教学格局,建立做中学与悟中学及其相应的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的认识基础,为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创造出新的教学前景。

转型不是一种形式,不是毫无计划目的地转型,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情从细节上转型,在认识根源上有了转变。下面以三年级下册课文《荷花》为例,结合吴刚平老师的教学思想来谈谈如何落实好做中学与悟中学。

一、课前的教学设计要考虑怎样落实好“做中学”与“悟中学”。

通过学习吴刚平的教学指导思想,我更加明白了:教师的教要有指导方案,不是临时抱佛脚,也不是借用别人的现成教学设计,而是结合班级的学情、学生预习时产生的质疑、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并注重课堂学习的方法和价值性知识的引导等因素来综合设计教学方案,才更好地收获有效课堂。吴刚平说,教学环节设计一开始就要借鉴学得好的学生所形成的学习经验,把在课外、课前、课下学得好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境界变成全班同学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境界。一开始,就要通过教学环节设计,确保全班学生课堂预习,帮助学生进入做中学和悟中学的通道,开启高阶学习和深度学习,实现从讲得好到学得好的教学范式跃迁。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前预习。

学生预习准备了,带着学不通、悟不透的知识和问题,再去听讲时,教师的讲授就变成一种点拨和交流,进入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教学状态。

三年级语文荷花教学方法(如何落实好做中学与悟中学)(1)

课文《荷花》预习单

我比较看重预习单上的两大模块:资料搜集和阅读质疑,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产生阅读疑问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也更好地促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做中学、悟中学,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动手查找的过程,有思考有质疑有感悟,从而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无论是自觉努力学习的尖子生,还是误打误撞学出来的中上生,他们这种自主学习的经验才是真正值得研究、重视和推广的学习境界。但个别学困生未必能通过自主学习把预习落实好。怎样才能确保全班学生课前预习充分? 我将以小组为单位,6人以小组,由组长组织组内的小老师去检查组内学困生的预习单,有困惑的地方,小老师做好记录,课前反馈给老师,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情重点学习难懂易错的知识。诸向阳老师也提倡通过课前预习单了解学生哪些知识已掌握,哪些需要在堂上重点学习。利用课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尽可能把事实性知识记忆、记录、掌握了,课堂上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

三、课堂上少讲,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学习形式上多样些,语言引导方面有趣些,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做中学和悟中学,重视学生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的获得。

学生学得好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好教学。吴刚平说,如果课堂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教师讲授的内容,练习的手段是重复训练教师讲解的解题套路,评价练习好坏的标准是学生的答案对不对,那么做练习在总体上就不是做中学和悟中学,而是比较多地成为一种记中学。这样做练习所获得的知识也就更多地是一种事实性知识,而非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但如果做练习的目的是在一种问题情境中探索已有知识的运用、重组、改造,获取新知识,或者收集和处理信息,并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或者形成新知识,做练习的手段是观察探索活动、学科阅读、读书笔记和问题解决等,做练习的好坏标准是分析框架的合理性、解题思路的清晰性和新颖性、提出见解主张的独到性以及分析论证与论据之间的一致性等等,那么做练习在总体上就更具做中学、悟中学的本质特征。这样做练习就是活学活用,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越来越多地建立起来了,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观念和眼光。

比如,我对《荷花》课堂学习,将课堂的学习过程、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还给学生在做中学和悟中学,课堂上尽可能少讲,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学习形式上多样化,语言引导方面有趣些,重视学生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的获得。

1.重视学生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的获得。学生课前预习自主搜集资料,已了解到作者叶圣陶和关于荷花的信息,那么,我可以在课堂多关注学困生的基础上给其上台展示的机会,鼓励学困生、文静生多开口说,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分享搜集的笔记、资料整理的方法,以及关于叶圣陶和荷花的价值性知识。

2.学生在“做中学”。以小组为单位,圈画出来,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组长组织组员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同时,学生在交流中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示:荷花翩翩起舞,小鱼自由自在游玩,蜻蜓展翅飞行,分角色扮演,再进行角色对话,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激动和喜悦。正如吴刚平说的,学生运用学科思维,通过体会、感悟、比较、取舍和创造等内在的转化过程形成观念系统,获取自己看待世界、人生和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视角与眼光,才算真正进入了价值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3.学生在“悟中学”。不管是课文朗读还是小组讨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本单元的语言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无疑是要在朗读中体会画面和语言的优美。可以显示个人读或同桌互读,接着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动态时的荷花,女生读静态时的荷花)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分享体会,然后带着情感体会读,最后师生合作读或选段镂空背诵读,情感自然升华。而且朗读方式多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已形成自己的感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是不言而喻的了。

不管是课堂练习的落实还是其他教学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学生是否能实现“做中学”“悟中学”,学习目标达成了吗?这些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要重点考虑的。其实吴刚平先生所强调的“做中学”和“悟中学”是跟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叶圣陶层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语文教学是一大艺术学问,要不断探究和实践,才能做好语文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