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历史的车轮进入战国末期,统一中国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秦王赢政,他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所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与大一统国家,不得不说是在客观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愿望的。早在春秋与战国之交,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推动着新兴地主阶级在各国所进行的改革运动。但是东方六国(韩、赵、魏、齐、燕、楚)的改革,先后由于各国旧贵族的阻挠,在不同程度上遭到挫折或失败。唯有秦国的新兴贵族继承和发展了商鞅变法的事业,在各个方面厉行法家路线,打击旧贵族势力,巩固变法后的政治、经济制度,逐步使秦国变为七雄中最强盛的国家。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王嬴政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柿子要拣软的捏,韩国作为东方六国中最弱的,也是离秦国最近的,自然第一个成为了秦国砧板上的肉。而由此开始,在统一的路上,一个个绊脚石横空出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韩国的贵公子张良年轻时候的反秦“壮举”,看看年轻的他是如何逆势而为,从贵族公子变成“反动份子”的。

张良的性格特点分析(从贵族公子到反动分子)(1)

战国形势图

韩国的张良与张良的韩国

韩国座落在中原地带(今河南中部颍河流域),它介于魏、秦、楚诸国之间,历来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春秋末期,韩氏与魏氏、赵氏同是晋国代表新兴地主势力的三家大夫。自“三家分晋”之后,韩国作为独立的国家出现在战国七雄之中。


韩国是张良的故乡。张良,字子房,生年无法确定,大约是在公元前250年,卒于公元前189年,韩国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他的家世与整个韩国的命运紧密相联。韩昭侯时代,申不害为相十五年,这位法家学派的著名人物在韩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韩国开始出现繁荣富强的局面。但由于改革的不彻底。其结果就像韩非子所说的一样:

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在申不害死后,那些所谓“当涂(途)之人”的奴隶主贵族,结党营私,朋比为奸,使得代表新阶级利益的“智法之士”,“不戮于吏诛,必死于私剑”。张良前辈的相韩,正处在韩旧贵族重新占优势时期。从张良的祖父张开地到父亲张平,先后作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厘王、悼惠王五代的丞相。就在这“五世相韩”期间,韩国日益衰弱逐渐沦为七国中最弱小的一个。

张良的性格特点分析(从贵族公子到反动分子)(2)

张良画像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战国末期统一中国的历史潮流,犹如奔腾咆哮的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滚滚向东。韩国是秦国通向关东的一块跳板,因而也就成为秦国第一个进军的目标。公元前230年,秦王赢政派内史腾一举攻下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把韩地置为颍川郡。正式在那一刻起,历史将年轻的张良推上了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当时张良已二十岁出头,他虽然年纪很轻,还没有在韩国当官,但目睹了秦统一六国的刀光剑影。大时代的大变革,迫使张良必须对此作出自己的回答:是站在新兴地主大一统一边,还是旧贵族贵族封邦建国一边,二者必居其一。

如果按照阶级划分的话,张良生活在韩国豪华的旧贵族家庭,属于旧贵族奴隶主阶级。在他父亲死后二十年,张良家中尚有僮仆三百,资产万金,所以在张良的身上从小就打下了旧贵族阶级的印记,或许也可以称之为当时的“反动分子”。韩国的灭亡,打破了张良世代仕韩,永享富贵荣华的迷梦。他的“反动”属性本能驱使他踏上复辟的道路。他把全部精力灌注到为韩复仇的事业上。他“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这充分反映了没落贵族对新兴地主阶级领袖的仇恨心理。

张良的性格特点分析(从贵族公子到反动分子)(3)

《秦时明月》中的张良形象

张良“反动”的理论基础“学礼淮阳”

在四处复辟活动中,张良曾“学礼淮阳”(今河南省东部),接受了儒家的思想。张良所学的礼就是周礼,即西周奴隶制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礼仪。实际上它包括整个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张良学礼的目的,也是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具体的就是“兴”早已灭亡的韩国,“继”业已没落的贵族世家,“举”被打倒的韩国遗老遗少。淮阳学礼使张良深受儒家思想的感染。这是他走上复辟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礼淮阳”之后,张良又“东见仓海君”。仓海君是一个复辟势力的代表。是他替张良精心物色了一个亡命之徒为刺客,是他为张良制作了重达一百二十斤(约合今五十斤)的大铁椎为凶器。铁椎有柄,形状如瓜,用以击人。在谋刺秦皇的过程中,出头露面的是张良,幕后指挥的则是这个仓海君。

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但新的社会制度刚刚建立,还需要有一个巩固的时期。为此,秦始皇在“初并天下”后亲自巡视各地,宣扬秦王朝的法家路线,以加强地主阶级在全国范围的统治。“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李贺曾以澎湃的激情塑造了秦始皇巡视全国的威武形象。秦始皇视察的重点在东方六国,特别是齐鲁一带。齐鲁是孔孟的思想发祥地,也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最后攻克的地区,所以旧势力复辟势力十分猖獗。而张良谋刺也正是选择在秦始皇东游齐鲁的途中。

张良的性格特点分析(从贵族公子到反动分子)(4)

张涵予扮演的张良

“刺客”张良粉墨登场

公元前二一八年春,秦始皇第三次出巡,从首都咸阳出发,东出函谷关,直赴山东半岛。三四月里,春风送暖,阳光和煦。秦始皇出巡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河南阳武(今河南原阳)。三十六辆车张挂披戴,将士诸官前呼后拥。这时,张良和刺客预先埋伏在阳武城西南的博浪沙。驰道两旁蒿草丛生,人烟稀少。只见远处尘土飞扬,车队慢慢驰近。霎时,刺客猛地跃起,将百余斤的大铁椎狠命扔出去。凶器从秦始皇的御车前擦过,落在旁边的副车上,将车轼砸断。乘队伍混乱之际,张良和刺客逃之夭夭。

博浪沙谋刺,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没落的旧贵族向新兴地主阶级的一次“猖狂反扑”。为此,秦始皇下令在全国通缉刺客。面对着东方六国旧贵族的暗杀活动,秦

始皇毫无畏惧,继续巡游东方。他出博浪沙,登之罘刻石记功,为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大造舆论。在题词中,秦始皇批判了

“六国回辟,贪戾(立)无厌,虐杀不已”

的罪行,表示了

“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的决心。登之罘后,秦始皇至琅琊,从上党返。秦始皇视察东方六国的胜利,宣告了张良谋刺的彻底破产。


张良的性格特点分析(从贵族公子到反动分子)(5)

霍青扮演的张良

是英雄之举还是螳臂当车

历史上有多少儒生曾经以博浪椎为题材,舞文弄墨,借以挞伐秦始皇。

“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这是宋代的大儒苏轼,在《留侯论》中,对张良谋刺秦皇的赞赏。苏轼特别点出:张良“以盖世之才”而特出于荆轲之计。荆轲是燕国太子丹所豢养的一个刺客。荆轲刺秦固然壮烈,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举动,只不过是螳臂挡车的绝望挣扎。荆匕、良椎,同出一辙。相隔九年之后,“盖世之才”的张良,仿效荆轲谋刺的阴谋诡计。这表明早期的张良持有同荆轲相同的立场。

对于秦王朝统治下“黔首安宁,不用兵革”的现状,饱受战争灾难的广大百姓肯定是欢迎的。而对一小撮旧六国贵族来说,却是莫大的灾难。他们千方百计地想恢复被夺去的荣华富贵。张良是以旧贵族的“孤臣孽子”的面目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博浪沙刺秦,张良孤注一掷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经典故事,但是细细品来,他登台的第一次表演,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张良的性格特点分析(从贵族公子到反动分子)(6)

张良塑像

结语

当然,博浪沙事件只是代表张良的前半段历史。纵观少年郎张良的刺秦经历,不得不说是他所出身的原生家庭所给予他的思想包袱鞭策着他做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壮举”。经此一役之后的张良,以后的道路怎么走,我们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留侯世家》

韩非:《孤愤》

李白:《将进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