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被人看做荒野误国的典型(唐玄宗与杨贵妃)(1)

昨晚在华清池看了《长恨歌》的实景演出,视觉,心灵都为之震撼。

演出是以白居易传世名篇《长恨歌》为蓝本,将历史故事与实景演出相结合,重现1300多年前华清宫里那段感人肺腑的李杨爱情故事。以骊山山体为背景,以华清池九龙湖做舞台,以亭、榭、廊、殿、垂柳、湖水为舞美元素,在故事的原发地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动人的爱情故事。

要说帝王爱情,能令后世艳羡不已的,首推唐玄宗与杨贵妃了。

为什么李杨爱情能被后世文人撰写歌颂?

为什么直到今天,两人的爱情故事还能触动人们的心灵,令人心驰神往?

大多是有感于二人惊天动地的爱情。

在古代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是社会的形态。

唐玄宗身为一代帝王,后宫佳丽无数,可以说是被一群花蝴蝶簇拥着,但他却单单对杨玉环情有独钟,魂牵梦萦。

反观现今社会,“一夫一妻制”的背后,有多少人选择出轨。娱乐圈中,身边朋友中,到处都是真实的例子。

唐玄宗摒弃了合法化的“出轨”,对李杨爱情的忠诚,是后世颂扬的根本原因。

抛开政治问题,让我们一起追溯两人的婚姻故事,来学习夫妻的相处之道。

01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被人看做荒野误国的典型(唐玄宗与杨贵妃)(2)

四大美女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能入皇上法眼的,必然是始于颜值了。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与她们相关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也随之传开。

相传杨贵妃在观花时,她的美貌让花都羞愧的低下了头。如此可人的模样,唐玄宗初见之下,怎能不为之倾倒,果断的纳入后宫。

如果你认为杨贵妃只是靠着倾国倾城的颜值,占据了唐玄宗整颗心,那就大错特错了。

杨玉环是被美貌耽误的艺术家,唐玄宗正是被她的才华所折服的。

《新唐书》中这样形容杨贵妃:

“善歌舞,遂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帝大悦,遂专房宴,宫中号‘娘子’,仪体与皇后等。”

杨玉环从小就学习儒家文化,明经史,通音律,善歌舞。一支霓裳羽衣舞惊为天人。

唐玄宗对音乐的痴迷程度,音乐造诣之深,在历代帝王中实属罕见。与杨玉环可谓是知音相遇,志趣相投,婚后过着琴瑟和鸣的日子。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被人看做荒野误国的典型(唐玄宗与杨贵妃)(3)

音乐是两人心灵交汇的殿堂,唐玄宗无论心情郁闷,兴奋,都会用音乐,尤其是用羯鼓这种乐器来宣泄情怀。贵妃则在一旁弹琵琶配之,可谓其乐融融,艳羡旁人。

杨玉环不仅在音乐舞蹈上造诣颇深,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文学涵养也相当深厚。常常也会即兴作诗填曲。

一首《赠善舞张云客》体现了她的文字功底: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

在其夫妇二人的身体力行下,朝臣乃至社会上,多有精通音律者,如著名音乐家李龟年,李彭年,李鹤年三兄弟,以及诗人王维等,这就是所谓的“上行下效”。

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带动下,人人喜爱雅乐,唐朝的音乐文化艺术有了蓬勃的发展。

在婚姻生活中,两个人思想上的共鸣,志趣相投才是“琴瑟和鸣”的基础,远胜于颜值的高低与否。

02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被人看做荒野误国的典型(唐玄宗与杨贵妃)(4)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玄宗的“爱屋及乌”,使得杨家“一人得宠,鸡犬升天”。

《旧唐书》中记载:

“自开元以来,豪贵雄盛,无如杨氏之比也。”

天宝四年八月,随着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杨氏一族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风光显赫的外戚,官衔封号也越来越高,虽说是封建宗法制度的惯例,但荣宠却一时无他。

在杨贵妃的亲戚中,最出名的当属“一哥三姐”了。表哥杨国忠,最后官至宰相。三位表姐分别授予秦国夫人,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的称号。当时杨家子孙与皇室联姻似乎也成了惯例,因此杨氏家族声望越来越高。

除此之外,唐玄宗还特地为贵妃父祖立私庙,御制家庙碑文并书,这更是杨氏家族莫大的荣耀。

唐玄宗为了所爱,倾尽了自己的全力,除了江山以外,能为贵妃付出的,自己都已经做到极致了。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被人看做荒野误国的典型(唐玄宗与杨贵妃)(5)

在现实生活中,毕竟我们不是皇室子孙,不能给予对方莫大的荣耀。但是爱却无关地位高低。

爱对方很容易,但“爱屋及乌”却不一定都能做到。爱一个人程度的深与否,就看你爱他的同时,能不能也爱他的家人与朋友。

我爱你,愿意与你的家人朋友和平共处,不为你制造麻烦。

我爱你,也愿意爱你的家人与朋友,让他们为我们的爱情添砖加瓦。

03 天子宁做“小人”,不为“君子”。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被人看做荒野误国的典型(唐玄宗与杨贵妃)(6)

夫妻之间不可能和睦一生,难免也会遇到磕磕碰碰。虽贵为帝妃,但也不例外。

历史上杨贵妃不止一次被遣出宫,也就是被送还娘家。在封建社会,如果妃子惹怒君王,轻则失宠打入冷宫,重则招致杀身之祸,甚至累及全家。杨贵妃仅仅是被送还娘家,这一决定已经是不可思议了。

唐玄宗后来的做法,更是让我们明白:在杨贵妃面前他仅仅是一位夫君,而不是高高在上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君王。

天宝五载七月,初次被遣出宫。

唐玄宗一怒之下,将出言顶撞的贵妃送回了娘家。处置完贵妃,本应心情舒畅的玄宗却显得郁郁寡欢,动不动就拿身边的太监,宫女出气。

此时短暂的分离,也许让玄宗深刻体会到“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的贵妃,已经是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自己的真爱所在。于是派遣高力士将御膳以及器物珍玩送去贵妃娘家,作为双方的一个台阶。

《旧唐书》记载:

“是夜,开安兴里门入内。”

禁门与皇上安危密切相连,宵禁之后,除非遇到军国大事才会开启,开启之前必须层层上报,由中书门下两省核准才行,但这次唐玄宗为了杨贵妃不惜破例,连夜开启禁门。

禁卫军护送,夜开禁门,这在唐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见玄宗迫切想见到贵妃的心情。

天宝九载二月,再次被遣出宫。

这一次被遣出宫,显然比第一次严重。皇上这次真的就忍痛割爱了吗?

不,玄宗几天以来始终闷闷不乐,终于抑制不住思念,派遣宦官张韬光带着赏赐的御膳送到了贵妃娘家。贵妃以一缕青丝回赠皇上。不用说,皇上见到青丝后,便把杨贵妃接回了宫。

据《新唐书》记载:

“礼遇如初。因又幸秦国及国忠第,赐两家钜万。”

这次贵妃被接回宫后,不但没有爱驰,而且恩宠更甚,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被人看做荒野误国的典型(唐玄宗与杨贵妃)(7)

杨贵妃为何被遣出宫,我们不必深究。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唐玄宗处理夫妻矛盾的方法。

孔子曾说过:“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君子应该一诺千金。

杨贵妃两次被遣出宫,唐玄宗宁做反复无常的“小人”,也不愿做“一言九鼎”的君主。面对心爱的女人,天子也仅仅是寻常人家的一位丈夫而已。

堂堂的一国之君在婚姻生活中都放下了天子的尊严,丢下了自己的原则,何况身为庶人的我们。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摩擦,与其双方争执不休,不如各退一步。

夫妻之间“爱”大于“理”,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就算争赢了也是两败俱伤,认输却是天下太平,皆大欢喜。有时可以试着放下所谓的原则,你会得到更多的爱与和谐。

04 “女为悦己者容。”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被人看做荒野误国的典型(唐玄宗与杨贵妃)(8)

面对天子的无限荣宠,杨贵妃也不是野蛮骄纵,不知感恩。

天生丽质的杨贵妃非常热爱生活,对装饰打扮甚是上心,光是画眉,就分鸳鸯眉、五岳眉、远山眉、拂云眉、柳叶眉等。有时还会在两眉之间贴上花瓣之类的花钿或者红痣,脸颊用丹青或者朱红画上像月牙、像星星的妆靥。

每天都像变魔术一样,想法设法以不同的模样出现在皇上面前,只为给他带来惊喜与快乐。

就像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作为帝王之妻,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坐拥天下,作为这天下一员的贵妃,只能尽到女人的本分来报答皇恩:在丈夫闲暇之际,能让他得到片刻的放松。小女人的愿望仅此而已。

05 “一死报皇恩。”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被人看做荒野误国的典型(唐玄宗与杨贵妃)(9)

安史之乱爆发后,皇帝一行人被迫弃城出逃,大军行至马嵬坡时,由于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导致群情激奋,不肯再继续前行。

杀了杨国忠后,六军统帅陈玄礼依旧不肯罢休:“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目的很明确:要挟玄宗,以贵妃之命换取众将士听令。

在《杨太真外传》中贵妃临别遗言:“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面对国难当头,面对将士随时倒戈相向,杨贵妃毅然选择受死。时年三十八岁。

作为贵妃,这是她唯一能为帝王做的:一死谢皇恩。

作为妻子,她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了夫君的平安,死而无憾。

就像杨贵妃第二次被遣出宫,剪下一缕青丝时说的那样:

“臣妾有罪,罪该万死。然而臣妾除了身体发肤之外,衣服珠宝一切的一切都是陛下赐予的,今日当死,无以为报,请将此给陛下作为留念,以感谢陛下多年对臣妾的恩宠。”

她用行动表明了对陛下的一片赤诚之心,不管是当年的情丝,还是现下自缢的身体,她都尽了作为妻子的本分。

作为一个女子,这是她最后能为丈夫所做的事: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夫君的天下太平与身体安康。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被人看做荒野误国的典型(唐玄宗与杨贵妃)(10)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能传诵至今,我认为更多的意义在于:

在现今社会中,李杨二人的婚后生活是现代婚姻的范本,夫妻相处之道的教科书,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关注的。

——THE END——

参考书籍:

《大唐贵妃》 刘建英著

《隋唐五代史》 王小甫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