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实际统治者。从1861年“垂帘听政”到1908年崩殂,慈禧参与大清帝国的实际掌控达50年,成为晚清最主要的统治者。

慈禧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同时也超过入关后满清所有皇帝。

慈禧去世后去哪里(埋葬大清帝国的女人)(1)

慈禧


同光中兴:两宫垂帘,亲王议政

面对内忧外患,两宫垂帘,亲贤任能,恭亲王、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老成谋国。从1864年(同治三年)金陵克复,直到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三十年间,国内安晏,“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对外交往相对“安静”,——一派中兴气象。

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去世,临终前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景寿、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等八人任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又给皇后钮祜禄氏(当时的中宫皇后慈安)和皇太子(由皇帝生母懿贵妃代管)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同道堂、御赏,希望他们相互牵制。

咸丰帝死后,皇子载淳即位,定年号“祺祥”。叶赫那拉氏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顾命八大臣企图专权,“偶有争执,肃顺声震瓦屋”,令两个刚刚丧偶的青年寡妇大为不满,而且担心自身的安危。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有纷争就易引发仇恨,仇恨积累谋杀开始。

慈禧去世后去哪里(埋葬大清帝国的女人)(2)

奕訢在对外议和中被外国人支持,辛酉政变后被封为议政王

于是,两宫联合在京主持和谈而又政治失意的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罢黜。

1861年12月2日,改年号“同治”,两宫太后开始御养心殿,垂帘听政。

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丈夫的侄子(醇亲王奕譞之子)兼外甥(同母妹嫁给醇亲王奕譞,为光绪生母)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为帝,改元“光绪”。两宫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慈禧去世后去哪里(埋葬大清帝国的女人)(3)

江南制造总局车间,以“自强”和“求富”的目的洋务运动大力推行,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独秉国政,肆意妄为

普通人家的老寡妇生气,满堂儿孙战战兢兢,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慈禧生气,则会万民遭殃。

慈禧去世后去哪里(埋葬大清帝国的女人)(4)

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暴崩,卒年45岁。恭亲王奕訢失去了皇室最重要的支持者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慈禧以奕訢“因循委靡”为借口,于1884年4月8日发动“甲申易枢”,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全班军机罢免,正式开始了长达20年的独裁统治。

慈禧去世后去哪里(埋葬大清帝国的女人)(5)

1889年2月,光绪大婚后亲政,朝内用人行政,仍出其手,“上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

1894年,慈禧六十寿辰,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是年,适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而慈禧不加收敛。有人发表不同意见,慈禧大发雷霆,说出了“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之语。在金州、大连相继陷落,旅顺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在紫禁城内的宁寿宫度过了她的60岁生日。

甲午战败。3月,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乞和。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条约《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割台湾、澎湖列岛……

慈禧去世后去哪里(埋葬大清帝国的女人)(6)

康有为飞扬浮躁,被问及如何变法时,他竟说,杀几个一二品的大臣法就变了

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发起维新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对于变法,慈禧最初不加反对,但随后把军权、人事权都抓在自己手中。最终于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拘禁光绪皇帝,并处死了谭嗣同等六人。

戊戌政变后,北方兴起义和团运动。当时,有载漪等王公伪造外国照会,内容无外乎“要求慈禧退位,归政光绪”。慈禧大怒,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对列强宣战。

慈禧去世后去哪里(埋葬大清帝国的女人)(7)

义和团装神弄鬼,不足恃,每战必溃,惟以杀人放火、掠夺财物为业。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攻紫禁城东华门,慈禧带着光绪帝、皇后等人逃往西安,令奕劻、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议和,对义和团“痛加剿除”。

1901年2月14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批准《议和大纲》,并发布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同9月7日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主战与主和:这是个问题

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她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第二次鸦片战争,她已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以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她则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

从慈禧的主战与求和,可以看出慈禧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变化。

1860年9月21日,清军在八里桥之战中遭到失败,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决定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咸丰即将出发的时候,她极力谏阻,请求咸丰留在北京继续抵抗。为此,她触怒了咸丰。

1884年8月23日,法国军舰向福建水师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慈禧谕令对法宣战;1885年2月,法军攻占谅山,慈禧转向主和,最终授权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签订《中法新约》。

甲午之战、辛酉之变,慈溪也是先战后和,耐人寻味。


大清帝国这条破船已经千疮百孔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官场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满汉官员离心离德……

乾隆在位期间,西方世界发生了具有划时代的工业革命,而此时的清朝闭关锁国,导致与外界沟通处于封闭状态,从此就与西方拉开了差距,在历次对外战争中,只能一味的割地赔款,让本来就千疮百孔的大清王朝,陷入更加被动的地步——王朝的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慈禧去世后去哪里(埋葬大清帝国的女人)(8)

清末名臣,也是合约的主要签订者——李鸿章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双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丧钟因慈禧而鸣

慈禧一生心狠手辣。她发动政变,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为建立及维系权力,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毫不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以及继位的光绪,也不假辞色。

慈禧去世后去哪里(埋葬大清帝国的女人)(9)

慈禧是大清国的最大的蛀虫

慈禧一边享受权利带来的快感,一般努力维持自己的权力。她不顾江山社稷,一味奢靡享受。

同治三年,42岁的李鸿章第一次面见慈禧,慈禧太后只和他唠些家常。李鸿章回到家后,叹息说了8个字“似有韬略,或无大才”——对慈禧的评价。

曾国藩第一次得到慈禧太后召见的时候,怀抱着满腔的热情。但是晤谈完毕,曾国藩非常失望,对慈禧的评价只有4个字——才地平常。

或许,慈禧临终才彻底悔悟:“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实行“新政”,改定官制、准备立宪,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派人出国留学,禁止妇女缠足、兴办女学等,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其实,辛亥革命后的各种新气象,都不过是慈禧新政的延续。可当时,即便大清再行进步举措,也已经无法挽回其颓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