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

诸子,诸位朋友。岘山,在今湖北襄阳南,是登临游览胜地。岘音献。人事四句,晋代羊祜镇守襄阳,常登岘山饮宴,他说,有天地就有了岘山,像我们一样登临远望的优秀人物多了,如今已不再有人知道,令人伤感。这里暗用羊祜语意。鱼梁,襄阳附近沔水中的鱼梁洲。梦泽,即云梦泽,古代大泽,约在今江陵,安陆以南。羊公碑,羊祜镇守襄阳,很得人民爱戴,他死后,人们为他立碑,看了使人感动流泪,故称“堕泪碑"。诗人读碑而“泪沾襟”,既是怀念古代政治家,又是因自己虽有意仕进,但无机缘,不能像羊枯那样建立功业,名声不能与岘山同其不朽。

译:

人事不断改易变化,岁月推移成为古今。

江山留下名胜古迹,我辈来此游览登临。

水势消退鱼梁现出,天寒时节梦泽方深。

羊祜遗碑至今犹在,读罢低眉泪下沾襟。

评:

诗人与朋友同登岘山,吊古伤今作此诗。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说的是一个平凡的真理。朝代更迭,人事变换,春秋易序,古往今来,谁又能感觉不到呢?这里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来。

第二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我辈复登临”是承今。作者的无限伤感,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由于“水落”,鱼梁洲便呈露在水面之上,因为“天寒”,辽阔的云梦泽,更显得一望无际,格外深沉。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作者写出了当地特有的景物,既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中无尽的伤感。

末联“羊公碑尚在”二句是一篇之重。联中“尚”字有力,包含了复杂的内容。晋代羊祜镇守襄阳,至今四百余年。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山之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流露出作者的满腹伤感之情。羊祜名垂千古,与山俱传,而自己呢,至今仍是一介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与“尚在”的羊公碑相比,实在令人哀伤。所以,就不免使人“读罢泪沾襟”了,这里又暗中关合“堕泪碑”之典。

这首诗前两联语含哲理,后两联既刻画景物,富于形象,又蕴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非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使它成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历来广为传诵。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曰: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今人程千帆《古诗今选》评曰:这篇诗通过对于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写,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与悲哀,而风格清逸,耐人寻味。

又,此诗颔联无对仗,但平仄全部合律,故仍依崔颢《黄鹤楼》之例,认作五律。

附图:

鉴赏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1)

鉴赏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2)

鉴赏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3)

鉴赏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4)

鉴赏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5)

鉴赏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6)

鉴赏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7)

鉴赏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