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县汉名祋祤,晋名泥阳,隋名华原,唐以后始名耀州民元以后,改州为县,南至三原八十里,北至同官七十里,西至淳化九十里,东至富平六十里,县城周围一千二百十六丈,高二丈五尺,前抱乳山,后倚高原,漆水经其东,沮水绕其西,双流夹抱,形势险要,为关中通陕北之要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耀州区经济排名 耀县经济概况?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耀州区经济排名 耀县经济概况

耀州区经济排名 耀县经济概况

耀县汉名祋祤,晋名泥阳,隋名华原,唐以后始名耀州。民元以后,改州为县,南至三原八十里,北至同官七十里,西至淳化九十里,东至富平六十里,县城周围一千二百十六丈,高二丈五尺,前抱乳山,后倚高原,漆水经其东,沮水绕其西,双流夹抱,形势险要,为关中通陕北之要冲。

近以地近北山,情形特殊,于去岁成立邠洛区动员指挥部,负动员民众、组训军队之责。城防即由该部以当地壮丁组鳜之警备班负责。对于保甲之组织,户口之检查,均不遗余力。县城内学校有县立中学一处,校长为胡正修,约有教员七八人,学生一百八十余名。中心学校一处,校长为乔松亭,约有教员二十余人,学生五百余名,社会教育,有民众图书馆一处,其余如娱乐场所及运动场所等设施,则均付缺如。

文化事业有五洲派报社一家,每日约可销报一百份;有文化服务社一家,书局二家,印刷所一家,业务均尚发达。宗教信仰方面,全县以佛教为主,信仰者极为普遍。近年以来,科学知识虽经输入,极力作破除迷信之宣传,而神权仍然能左右一般人之心理。遂教亦颇盛行,信仰者亦多。县内设有基督教堂一所,教徒仅有一百余人,故无多大影响。风俗尚称敦厚。习惯偏重信用,不重手续,商民生活均极俭朴,婚丧礼仪甚为简陋。

民众组织方面,从前有本行组织之各乡合作社,本年有邠洛区动员指挥部组织之警备班,此外并无任何秘密组织。 人口 耀县全县人口共计四万八千九百余口。计男二万六千六百余口,女二万二千三百余口。职业以农业为主体,近年来自陇海铁路之咸同支线通达耀县,城乡约新增加人口一万余口。 土地 耀县土地总面积为二十五万一千余市亩。

计水田四千市亩,旱地二十四万四千市亩。地权分配:地主约占全数百分之十,自耕农占百分之六十,半自耕农占百分之二十五,佃农占百分之五。地价:水田每亩约一千余元,旱地每亩约二百元之谱。近年来雨水均匀,农产收获甚丰。 农业 耀县农业耕种方法,全赖人力及畜力。主要农产物为小麦、菜子、小米。小麦每年约产二千二百四十三万余市斤,菜子每年约产二百五十六万余市斤,小米每年约产二百一十万余市斤。次要为棉花、大麦、荞麦。

棉花每年约产六十二万七千余市斤,大麦每年约产二百一十九万余市斤,荞麦每年约产二百三十九万余市斤。农产品在从前尚有一部运往三原、渭南等地,自近年西北部分为特区后,所产仅足自给。近年来因物价高涨,农产品价值提高,农民负担虽然加重,而生活则较前优裕甚多。 工业 耀县从前并无新式工业,最近由邠洛区动员指挥部,组织联合社附设纺织工厂一处,资本定为一百万元,由农民银行贷款。现正在建筑房屋及筹备期间,不久即可开工。 矿业 煤矿、瓷矿、均在同官县,耀县矿产甚少。 商业 耀县商号共计三百余家,已在商会登记者一百余家。从前并无公会,本年十月始有各同业公会之设立。商号资本十万元以上者计有十家,五万元以上者约有十五家,一二万元者约三四十家,其它则均系小本营业。商品如盐、碱等项均来自陕北,由骡驴驮运;京杂等货,均来自河南漯河、洛阳及西安、宝鸡等地。

自抗战以来,商家获利甚多,税捐负担虽较繁重,但在商家所获利益之比率中,则甚属微微也。 金融 耀县僻处北山,从前并无银行之设立。二十八年、本行始行设处。本年九月,农民银行设立信用贷款所,未营银行业务,似系专办淳耀农贷事宜,市面无专营之钱庄、典当,仅有少数京杂货商家附带出放款项,利率普通为二分半至三分之谱。市面法币流通总数约有七八十万元。本钞流通总数约为五千元,辅币券流通总数约为三万元。

本钞及本行角券在市面信用极好,市面流通大额券甚多,以致找零甚感不易,虽经本行临时运到小额券调剂,但仍因大额券数量过多,以致本行门市应付甚感困难。乡间窖藏金银为数尚多,但非至迫于需用时,不肯掉换法币。

现金每市两官价六百八十元,实在市价为一千六百元。现洋每元官价一元三角,实在市价为十四五元。 交通运输 耀县位于陇海铁路咸同支线北段之间,北连同官,南通三原。现在同官尚未通车期间,地位确甚重要。主要货运为石灰、瓷器,只以车皮缺乏,客商交通之货均须事前登记,然后由路局逐日按号顺序装运、多有登记之货至一月以后始行装运者。汽车路有咸(阳)榆(林)公路,归陕西省公路管理局管理,现以汽油来源缺乏,仅每月西安与洛川各开客车一次。陕北运来之盐碱等物,均由骡车及骡驴驮运,及公路路面平坦,均系在公路行走,以致公路路面均被轧毁。城内街道高低不平,巷道狭窄,故虽通火车,尚无人力车发现。 陕西省银行耀县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