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珮瑜,1978年3月4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京剧女老生,主攻余(叔岩)派 上海京剧院演员,师从王思及,代表作:《失空斩》、《击鼓骂曹》,《搜孤救孤》、《捉放曹》、《武家坡》,《大登殿》, 新编戏:《剑阁闻铃》等。

王珮瑜最新京剧(王珮瑜和她在现代传媒中宣传的京剧)(1)

余派女老生王珮瑜

王珮瑜是她舅舅将其带进京剧大门的。开蒙学的是老旦,很快就以一出《钓金龟》获得江苏省票友大赛第一名,后改学老生。

1992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2001年毕业于上海市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毕业后,她进入上海京剧院,25岁便任一团副团长。头顶余(叔岩)派第四代传人、“梨园小冬皇”、“当今坤生(女老生)第一人”等多重光环。

王珮瑜最新京剧(王珮瑜和她在现代传媒中宣传的京剧)(2)

王珮瑜的舞台形象

京剧界很多名家都非常赏识她。为了提携这位后辈,当时已经70多岁高龄的谭元寿激动地亲自为她献花,更主动与她合演《失空斩》,让年仅18岁的她一下跻身“京剧名家”行列。在电影《梅兰芳》中,梅葆玖和王珮瑜分别为黎明扮演的梅兰芳和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配唱《游龙戏凤》选段,在银幕上再现“梅孟之好”。

王珮瑜最新京剧(王珮瑜和她在现代传媒中宣传的京剧)(3)

电影《梅兰芳》

这些年,她红遍大江南北,被尊称为“瑜老板”,拥有上千人的粉丝群“瑜门”;在北京人气尤其旺,连办几次专场,场场叫好叫座。2010年6月16日,在纪念梅兰芳京剧团重建15周年举办的梅派经典剧目系列演出中,她又受邀和梅葆玖等共同主演《四郎探母》,再续“女生男旦”的梨园传奇。

她曾两次在沪个唱,三次进京办个人专场。个唱现场还经常在央视戏曲频道反复播放。

2017年2月2日,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角儿来了》节目并表演。2017年,参加综艺节目《奇葩大会》。2017年3月,作为跨界评论团成员参加综艺节目《跨界歌王第二季》。

王珮瑜最新京剧(王珮瑜和她在现代传媒中宣传的京剧)(4)

王珮瑜参加电视台的综艺节目

以上是我在网络上摘取的对王佩瑜的一个简单介绍,让大家有个简单直观的认识,下面我说说我对王佩瑜的认识。

京剧余派是京剧老生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大派,几乎所有学习老生的人无不从学余派开始打基础,原因是余派中正平和,学来嘴里不会有怪腔毛病,但真正学好余派的确很少,因为越平正的唱腔越难把控。

从余叔岩开始,余派的修习就出现过很多杰出人才,当然,随着个人情况的变化很多他的徒弟后来对唱腔的把控和传承都起了变化,这实际也是京剧流派能够产生的一个原因,比如,他的徒弟谭富英,李少春等,但是严格按照余先生艺术基本不走样传承的也有,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徒弟女老生孟小冬。

王珮瑜最新京剧(王珮瑜和她在现代传媒中宣传的京剧)(5)

一代余派大家孟小冬

孟小冬生前的名望极高,甚至超过了很多同时代的男性老生艺人,有人更是称之为“冬皇”,当然她的艺术确实也不差,我们现在从孟先生留下的录音就可以听出,称其为余派第一人实至名归。

我们说了孟小冬回头再说王佩瑜,王在最初学戏的时候,有人说她是孟小冬第二,她很不屑一顾,据说她曾经这样说“我只做王佩瑜第一不做孟小冬第二”,也有好事者给她起了一个“小冬皇”的绰号,据说她也不屑一顾。人家就说,王佩瑜当年很傲气啊,当然,个人的条件,天分,努力,机遇,都给了她自负的错觉。

王珮瑜最新京剧(王珮瑜和她在现代传媒中宣传的京剧)(6)

孟小冬的舞台形象

今天我们拿王佩瑜的唱和孟小冬的唱作比较,实际那对唱腔,字音,气息,共鸣,力度,人物理解等各方面衡量,王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当然,后来据说王佩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当然,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她公开场合开始承认自己和孟小冬比还有不少距离,当然私底下她自己是不是真的这样认为就不得而知了。

王佩瑜的唱念做表还算规矩,这是她的优势,但是,作为女老生,首先她的个头太低,若同台的艺人高大威猛,那就没法看了,我有一次就看过这样的现象,戏台上一圈大个围着一个主角儿王佩瑜,就和围着一个孩子一样滑稽,另外王作为女性“音弱”也是她的一个短板,这一点是自身生理决定的。

王珮瑜最新京剧(王珮瑜和她在现代传媒中宣传的京剧)(7)

戏曲小学员在练功

当然过去的艺人会通过艰苦的练功来弥补,现在的艺人由于各种原因练功就难说了,特别是功成名就以后,就是她有心来练,各种活动节目也让她难以顾及何况当今的体制,练不练也照拿钱,不会出现过去艺人不上台就吃不上饭的情况,我还听说有个著名梅派大角儿成名以后从不喊嗓,打麻将一打一夜,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京剧今天到这种半死不活的地步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我再说几点关于王佩瑜总想着和现代接轨延续京剧的看法,有一次我打开电视看见王佩瑜在吉他伴奏下演唱空城计……我难说我的感受,过去有句谚语叫洗脚水对咖啡——贵贱不是味儿。

王珮瑜最新京剧(王珮瑜和她在现代传媒中宣传的京剧)(8)

王珮瑜在吉他伴奏下演唱传统京剧唱段

大家知道,啤酒好喝咖啡也好喝,对到一起能好喝吗?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这些人真的不懂?如果一件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物,你若用现代的技术给它翻新了,它会一文不值,王佩瑜你认识到这一点了吗?传统文化,只有保持她的原汁原味才能有生命力,才有价值,一切的所谓的接轨都像是往古画上乱涂乱抹一样,其根本就是破坏,这样造成的结果实际就是猎奇,不懂的还不懂还会产生误解,懂的人更加厌恶,更加的难以接受!不要认为年轻人接受不了传统文化,据我知道,越是对传统文化理解深的年轻人越希望保持它的纯正和不被破坏的延续,这个话题太大,如果以后有机会可以开专题大家详细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