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草庐,五柳摇曳。

江州刺史带着米面粮油,探望辖区内的低收入家庭。安排部下们去慰问五保户,他孤身走进陶潜的破院子。

陶渊明好几天没吃饭了,重病缠身也没有力气写诗。扶着床沿时不时剧烈咳嗽,眼神中却充满了平静祥和。

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陶渊明拒收领导的馈赠,让他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堂堂的江州刺史有些尴尬,却对床上的老者心生敬意。

他长叹了口气走出草庐,环视粗简整洁的院子发呆。徐徐清风吹拂着绿柳丝绦,仿佛在他的耳边轻声吟语。

檀道济,你真的功业无双吗?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1)

老檀,又生了个儿子啊?

大刘在羊圈里一边挤奶,一边满脸羡慕的望着老檀。他作为金乡最大的养殖户,连生了四个孩子全是姑娘。

老檀正在低头拼凑铜板,太过专心没听清大刘的话。准备一手接奶一手交钱,却被大刘神秘兮兮的拒绝了。

生儿子秘方给我,以后的羊奶免费送。

老檀抬起头微微苦笑,他打心底不希望再添个儿子。三个光葫芦别说分家产,以后娶媳妇的彩礼都成问题。

大刘的家产颇为厚实,想起没儿子继承就觉得遗憾。羊场和地里的重力气活,女儿家家的也很难替他分担。

生命的孕育是先天偶然,人们却经常进行后天计算。就像大刘不想要公羊羔,但是生儿子的欲望超级强烈。

儿女双全,只是做父母的执念。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2)

老檀拎着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兑水。

檀韶和檀祗正在长身体,加强营养便于以后轮撅头。檀道济还没有行动能力,只会在襁褓里扯着嗓子干嚎。

掺水的羊奶被瓜分殆尽,老檀又往空碗里舀了点水,小心翼翼顺着碗沿晃悠,将近乎清澈的残渍递给妻子。

剩下这点,你快喝了吧。

儿女们在打闹中入睡,老檀在昏暗油灯下修补农具,妻子整理着老三的尿布,俩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天。

他们如同万千劳苦大众,倾尽全力拉扯儿女们长大。等到自己老的耕不动田,还指望着儿子能够养老送终。

生命传代的本质很残酷,仿佛更像为了物种的延续。幸好多了一层道德教化,给枯燥的繁衍增添些许温情。

早点睡吧,明天一大早还要下地。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3)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老檀却逐渐感觉力不从心。一亩地的收成变化不大,一家人的粮食消耗成倍增长。

东晋朝堂是门阀的牌场,魏晋风流和寒门没啥关系。有人吃饱撑的嗑五石散,有人盯着空荡荡的粮包发呆。

淝水之战那年,老檀开荒出两亩薄田。

他常年抠着牙缝订羊奶,让儿子们发育的健硕有力。檀韶和檀祗光膀子犁地,肱二头肌在烈日下青筋暴起。

檀道济蹲在地头抓蛐蛐,看见姐姐来送饭飞奔而去。儿女在田垄上嬉笑打闹,老檀恍恍惚惚栽倒在沟渠里。

他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却没有机会享受惬意晚年。贫寒之家里的道德教化,连同几亩薄田悉数留给儿女。

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4)

姐姐嫁人了,哥哥们没有分家。

檀道济学会耙地的时候,家庭的生活状况明显好转。三兄弟成长为强壮劳力,耕地速度连黄牛都自愧不如。

东晋朝堂学会共同对外,谢玄北伐收复青兖等四州,刘牢之更是率兵打进河北(见秦岭一白.刘牢之篇)。

历史经验表明,不作死就不会死。

东晋朝堂像是个暴发户,稍微有点成绩又开始内斗。谢玄备受排挤称病请辞,刘牢之惶恐不安而上吊自尽。

太平盛世好歹各有活路,局势动荡往往会上下倾覆。檀家三兄弟矗立在田间,盯着让他们又爱又恨的土地。

种地只能让人衣食果腹,同时牢牢束缚手脚和心气。春种秋收的周期很漫长,足以消磨掉所有的热血壮志。

千百年来,有谁靠种地成就大业?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5)

咱们去投军吧!

檀韶作为大哥率先开口,两个弟弟却迟迟没有说话。三兄弟齐刷刷跑去当兵,让谁来照顾年迈体衰的老娘?

母亲望着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体格魁梧人高马大。她想起嫁到邻村的女儿,还有累死在田间地头的老伴。

跳出去吧,留下来会和你们父亲一样。

檀家三兄弟是底层草民,缺少门阀贵胄的江山雄风。他们走进战场也是小兵,只有活下来才有升级的机会。

风险和回报呈正比关系,种地风险仅限于天灾赋税,战场立功回报上不封顶,问题是哪支部队愿意要他们。

哪支部队都想要他们,因为打仗是报废人的活动。三兄弟在各大招兵处徘徊,最后选择毫不起眼的小摊位。

刘裕也种过地,跟着他应该错不了。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6)

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

檀道济走进陌生的兵营,心中忐忑却又觉血脉喷张。自从放下锄头离开农田,放眼所见好像有些似真非真。

他和俩哥哥被编入同班,操练时引发队友广泛讨论。不光是力大惊人的展现,还有不考虑风险对冲的强悍。

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全挂了咋办?

看看诸葛三兄弟,一人选择一国!

听老哥的,快让小弟去炊事班吧。

少听他吹,三兄弟封侯古今罕见。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檀道济不关心别人说啥,只想尽快适应兵营的节奏。听说刘裕儿时还被遗弃,望向主席台的眼神愈加崇敬。

刘裕一手整合北府残军,一手训练招收的新兵蛋子。他是东晋朝堂上的白户,只能凭借强大的战斗力立足。

这位种地打渔的纯爷们,一次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雄姿英发矗立在战鼓前,冲着校场里的士卒奋力疾呼。

我曾经和你们一样,你们也能和我一样!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7)

404年,桓玄篡位登基。

桓玄一脚踢走了晋安帝,并给新朝年号取名为永始。刘裕高高举起讨伐大旗,建议小桓改成永亡比较合适。

檀道济种地时追日赶月,上战场就拿战旗当参考物。全程紧紧追随毫不惧让,还活捉了桓玄的大侄子桓振。

讨平鲁山,禽桓振,除辅国参军、南阳太守。

刘裕只耗费三个月时间,打散了东晋顶级门阀桓氏。晋安帝哆嗦着坐上龙椅,任命刘寄奴担任八州诸军事。

檀家兄弟也靠此战翻身,实习期没结束便升职加薪。檀韶被加封为龙骧将军,檀祗担任振武将军食邑百户。

时运流转仿佛飘忽不定,人的品质特性却连续不断。经验只能当做过往总结,未来成败始终在于人事相合。

檀道济,开始崛起了。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8)

一个人的视野,往往取决于层级。

刘裕当年为谋取生活费,拿着柴火钱跑进村头赌坊。如今挺立朝堂总领国政,眼光已经悍然跨过东晋疆域。

他调整好炮筒的方位,向后秦皇帝索要淮北诸郡。姚兴骂完娘喊声阿弥陀佛,同意无条件归还十二座城镇。

河西势力,已经让姚居士焦头烂额(见秦岭一白.刘昞篇)。

心气会随着层级增涨,刘裕的座次紧挨着晋安帝,开会发言也不看皇帝脸色,这让他的寒门将士斗志昂扬。

士气就像是一座火山,过久不喷发很容易沦为死寂。慕容超继位后肆虐淮北,刘裕直接发兵灭掉鲜卑南燕。

檀家三兄弟的战功卓著,齐刷刷登台发表获奖感言。全家从军而极具话题性,当众受到刘裕的握手与会见。

檀道济,离偶像越来越近了。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9)

410年,卢循起义。

刘裕的火山刚喷发完,灭掉南燕还没来得及休整。听说广武将军何无忌战死,紧急派三弟刘道规堵住窟窿。

刘道规想起了檀道济,任命他为扬武将军去救场。檀道济率领人马日夜兼程,正面硬杠郭寄生的造反分队。

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

刘裕和卢循都很艰难,前者兵力散碎而疲于应对,甚至有人建议迁都避风头,后者久攻不下想撤兵缓口气。

两方鏖战像是拔河比赛,先松劲的一方满盘皆输。刘裕咬紧牙关不退让半步,卢循退避三舍准备打持久战。

刘裕率部将拼命追打,卢循毒杀妻儿后跳江自尽,姐夫徐道覆继续单兵挺进,撞见正在城外遛弯的刘道规。

及徐道覆来逼,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居多。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10)

以前后功封作唐县男,食邑四百户。

檀道济凭借赫赫战功,荣获属于自己的爵位封地。不用轮撅头就能享受特供,而且走到哪里还很受人敬畏。

大哥和二哥久贫乍富,看见啥稀奇玩意都想霸占。刘裕考虑到檀道济的才干,对檀韶的贪暴也权当没看见。

韶嗜酒贪横,所莅无绩,上嘉其合门从义,弟道济又有大功,故特见宠授。

哥哥在老家时照顾小弟,小弟在职场上庇护哥哥。檀家三兄弟依然抱团互助,却因品性特质逐渐拉开差距。

檀韶和檀祗豪爽放纵,朝着武夫的目标撒腿狂奔。檀道济经常思考战略战术,好学上进反而卷入命运旋涡。

刘义符镇守京口期间,檀道济被派过去担任司马。报道时发现领导只有十岁,不禁感慨有个牛掰老爹真好。

刘义符,就是刘裕的大儿子。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11)

416年,后秦皇帝病危。

姚兴半辈子吃斋念佛,灭掉后凉国抢来鸠罗摩什。躺在病榻上没人端饭送药,小儿子正忙着和大哥争皇位。

姚天王强撑病体残躯,下令处死搞事情的小儿子,还没来得及叮嘱太子当家,一口气没提上来也撒手人寰。

后秦国势动荡,刘裕趁机北伐。

檀道济扛着一把开山刀,率领先锋战队前去打头阵。后秦多处城镇望风而降,一路畅通无阻奔袭洛阳城下。

破城后俘虏四千多人,部下建议制作京观恐吓对手。所谓京观就是杀掉俘虏,然后堆积出恐怖瘆人的造型。

檀道济望着满城残垣断壁,哭喊声伴随着黑烟冲天而起,不禁慨然长叹道:伐罪吊民,正在今日。

檀道济释放所有俘虏,让他们离开中原爱去哪去哪。无路可走的底层夷狄们,反倒排队申请加入他的队伍。

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12)

长安既平,以为征虏将军。

刘裕灭秦的战功威隆,晋安帝也不知道该怎么封赏,干脆划拨十郡组建宋国,开会时再恭恭敬敬喊声宋公。

这位没有存在感的皇帝,日常生活几乎都难以自理。君臣间的实力过于悬殊,哪还有人担心什么功高震主。

能力与层级不相合,故事迟早会变成事故。

檀道济按照功劳领完赏,又被派去给刘义符当助理。一边讲述灭国大战故事,一边觉得小公子会酿出事故。

刘义符的身份有些奇特,既是农八代也算是官二代。他没有继承父亲的雄毅,却对吹拉弹唱业务样样精通。

刘裕常年忙着南征北战,成功晋级东晋朝堂第一人。他打拼出家产需要传承,却发现大儿子好像缺乏教养。

算了,老爹再帮你搞彻底点。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13)

420年,东晋灭亡了。

刘裕连杀两位司马皇帝,穿上龙袍创建出南朝刘宋。他砸烂魏晋士族的门槛,招呼众多寒族精英涌入朝堂。

土地板结成块不长庄稼,阶层固化淤堵会丧失活力。刘裕耗时两年整顿内务,准备率兵北伐时却染病身亡。

临死前,宋武帝指定四名监护人。

徐羡之和傅亮辅佐国政,谢晦和檀道济则负责军事。四位开国元老勤勤恳恳,刚刚登基的刘义符无法无天。

北魏趁着南朝举行国丧,大肆出兵侵占虎牢等城镇。刘义符痴迷于多人运动,挥挥手让檀道济赶紧想办法。

檀道济率兵驰援东阳,北魏大军吃完抢光扬长而去。南朝兵想追击也没力气,长途奔袭已经让人饥肠辘辘。

东阳城里没有半点米,只好挖开粮窖搬出陈年稻谷,大家蹲在墙根挑虫去壳,等吃完饭连干啥来的都忘了。

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14)

先帝创业有道,儿子败家有方。

徐羡之正在唾沫横飞,对面的三位元老却默不作声。他们明白老徐的小算盘,扳倒刘义真只能算场热身赛。

如果废掉少帝刘义符,按顺序轮到老二刘义真继位。老徐常年和刘二不对付,怎么可能让他白白捡个便宜。

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

刘裕设置四名顾命大臣,每个人都拥有一票否决权。这不是信不信任的问题,而是权力分配必须互相制衡。

虽然檀道济屡不同意,徐羡之依然借机打压刘义真,剥夺他的爵位还不算完,硬是逼死十八岁的有志青年。

所有准备工作已就绪,徐羡之满眼欣慰的盯着老三。他很欣赏刘义隆的能力,认定南朝刘宋即将再创辉煌。

谁是棋子?谁是棋手?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15)

羡之等谋欲废立,讽道济入朝。

檀道济听说要换皇帝,没有热烈拥护也没激切反对。他当夜住在谢晦的家里,商议方案之时全程面无表情。

二十年前在老家种地,二十年后竟然参与罢免皇帝。曾经追随刘裕建功立业,如今却将他的儿子玩弄股掌。

时势,究竟有没有对错?

谢晦心情忐忑睡不着,万一出点岔子可能会被灭族。他拉着檀道济忆苦思甜,还说以后全心全意辅佐新主。

谢晦好像在自言自语,也没太留意檀道济作何反应,直到被呼噜声打断思绪,才发现这家伙已经酣然入睡。

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

换皇帝活动非常顺利,19岁的刘义符被人一刀捅死。17岁的刘义隆登上皇位,四位顾命大臣个个升职加薪。

宋文帝开完表彰大会,脸上的笑容逐渐一丝丝凝固。他忌惮顾命大臣的权力,也有些同情大哥二哥的下场。

南朝姓刘,你们算什么东西?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16)

426年,宋文帝登基第三年。

徐羡之在土窑里自杀,傅亮请辞回家也被廷尉诛杀,谢晦惊慌失措之下举兵反叛(见秦岭一白.何承天篇)。

刘义隆作为一个自然人,可以说是恩将仇报没道义。但是坐在南朝的龙椅上,堪称是回收权力的合格帝王。

去!通知檀道济干掉谢晦!

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全力协助刘裕创建南朝刘宋,又跪在病榻前临危受命,如今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收场。

别人喜欢立白痴为皇帝,你们偏要挑个脑子灵光的。或许是觉得他最像刘裕,却忘记自己这次站在对立面。

谢晦以为檀道济死了,看见战神出场顿时军心大乱。逃亡路上被到彦之捉住,押送建康被宋文帝满门抄斩。

晦本谓道济与羡之等同诛,忽闻来上,人情凶惧,遂不战自溃。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17)

事平,迁江州刺史,增封千户。

宋文帝的赏赐越丰厚,檀道济越觉得有些无所适从。作为顾命大臣的幸存者,他见识过新皇帝的霹雳手段。

檀道济望着八个儿子,一个个人高马大而孔武有力,或许宋文帝的北伐伟业,目前离不开他这面金字招牌。

唉,去找陶潜聊聊天吧。

陶渊明虽然贫病交加,却坚持拒收江州刺史的救济。拿人手短外加吃人嘴软,平白受惠自然无法拂其心意。

檀道济不知如何开口,想不通陶渊明为何甘守清贫,也听不懂他的作品赏析,只是喜欢静静地呆在小院里。

这里很像自己的老家,粗简整洁但能让人内心踏实。外面人喊他征南大将军,然而能说知心话的人都死了。

檀道济,你会感到孤独吗?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18)

430年,到彦之统兵北伐。

南刘将士气吞万里如虎,克里马擦收复虎牢等城镇。等到北魏将士回过神来,打得彦之丢盔弃甲跑步回家。

宋文帝感觉极其没面子,第一次北伐就给老爹丢脸。面对乘胜南下的北魏军,只好启用准备报废的檀道济。

加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率众北讨。

檀道济听说到彦之入狱,对老战友的境遇颇为同情。这位掏大粪出身的汉子,也是靠追随刘裕才出人头地。

形势不允许浮想联翩,还有大量前线士卒等待救援。檀道济一路上连番取胜,斩杀北魏宁南将军悉颊库结。

连战二十余日,前后数十交,虏众盛,遂陷滑台。

北魏士卒越聚集越多,南刘士卒愈发感到惶恐不安。檀道济盯着空瘪的粮包,也不阻拦跑出去投降的逃兵。

他让人往袋子里装沙土,然后在最上面铺一层稻米,搬到空旷场所高声点数,还扬起手中的竹筹核算总量。

北魏听到降兵爆料缺粮,却又听探子回信库存爆仓。开会决议要相信自己人,将南朝跑来投降的刨坑埋了。

唱筹量沙,道济于历城全军而反。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19)

进位司空,持节、常侍、都督、刺史并如故。

檀道济的头衔超级长,八个儿子的能力水平也不错。宋文帝不自觉地作对比,发现身上的龙袍是唯一优势。

老板不在意好人坏人,只会全面衡量好事还是坏事。檀道济不光是遗留问题,或许将来还会成为巨大隐患。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

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

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

朝廷疑畏之。

...

宋文帝终于要动手了,因为感觉到身体状况不太好。万一哪天被抬进殡仪馆,自己的九个儿子该如何保全。

父亲杀过两位司马皇帝,顾命大臣干掉大哥和二哥。檀道济拥有层级和能力,谁敢打包票说他不会搞事情?

病榻上的皇帝几近癫狂,体能衰退让心智更加恐慌。北魏正在边区点火放炮,依然要檀道济放下工作入京。

上疾笃,会索虏为边寇,召道济入朝。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20)

打个喷嚏,宋文帝病好了(见秦岭一白.江淹篇)。

皇帝感觉可以掌控局势,让檀道济回边区主持战事。檀道济还没有走出五环,又收到皇帝让他入京的命令。

宋文帝一觉醒来脚趾疼,还是对自己的阳寿不放心。这次坚决要收拾檀道济,必须给刘宋一个稳定的未来。

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

檀道济直接被关进大牢,接下来就是宣告各项罪名,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基本是站在道德高点的批判。

秦岭一白带着土蜂来访,还拿着外面张贴的大字报。檀道济面无表情的坐着,好像对他的罪名丝毫没兴趣。

一白:你为什么要进京?

檀道济:不来就是造反。

一白:你为什么不辩解?

檀道济:辩解没什么用。

一白:你没试怎么知道?

檀道济:晋安帝、刘义真、徐羡之...

一白:怎么会搞成这样。

檀道济: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一白:听说《三十六计》是你写的?

檀道济:哈哈,别讽刺我了。

一白:好吧,啥也不说了。

檀道济:来,尝尝蜂蜜水。

436年,檀道济和八个儿子被杀。

三十六计里有哪些智谋故事(发明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21)

檀道济惨遭灭门,宋文帝依然不放心。

朝廷收捕薛彤和高进之,他俩是檀道济的得力干将,在军中有张飞关羽之称,与北魏为敌却死在南朝刀下。

俩人临刑前暴跳如雷,想起已经被诛杀的老领导,脱下军帽狠狠摔在地上,怒吼道: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14年后,宋文帝北伐失败。

16年后,宋文帝北伐再败。

17年后,刘义隆遇弑身亡。

凶手,是他的大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