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云(1931年-2003年),原名王守贞。评剧代表人物。一代宗师,评剧 韩派创始人,河北秦皇岛人,生于河北省山海关八里堡,后定居河北省玉田县。

评剧小白玉霜杜十娘全场(韩少云师徒演唱的现代评剧小女婿回门一折)(1)

韩少云

韩少云3岁时,其父出走不归,母亲带领守贞及其弟扣锁(后改名韩少宝)到山海关、昌黎等地谋生。不久,其母与正在昌黎"天娥"戏园子演出的韩德金结婚,守贞姐弟自此改为韩姓,落户于玉田。韩德金是玉田城内人。他是个"戏母子",能演很多戏;又很讲义气,对贫苦艺人常常解囊相助。他一眼看出小守贞具有演艺天赋,决心把她培养成"角儿"(即能扮演主要角色的著名演员)。但他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要拳脚相加。在他的近乎严酷的督促指导下,守贞姐弟俩每天早晨5点起床,到市郊的坟地里去喊嗓,直到喊得浑身热气腾腾方才罢休。然后是练习武功。年复一年的勤学苦练,使守贞演艺大进。13岁时,拜著名评剧演员刘子西为师,学了《开店》、《哭井》、《朱买臣休妻》等10多出戏。14岁时,戏园子上演《五女哭坟》,韩德金的哥哥、韩少云的二大爷给守贞"票"了个"五女儿"的角色,还给守贞信口拈来一个艺名:韩少云。由于这出戏一炮打响,韩少云这个名字也便在观众中不迳而走了。

评剧小白玉霜杜十娘全场(韩少云师徒演唱的现代评剧小女婿回门一折)(2)

从第二年起,韩德金带领一家人闯荡江湖。他们先后在昌黎、林西、滦县的一些小戏园子搭班,然后闯进天津卫。首演《李三娘》,一开场就爆出了热烈的喝彩声,以后越唱越红。继而回到评剧的故乡--唐山市,在林西中国大戏院演出,观众极为踊跃。唐山解放后,评剧老前辈金开芳等人在沈阳成立了"唐山评剧院"--后改称东北实验评剧团,今沈阳评剧院的前身,韩少云应邀加入,成为国家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一员。

评剧小白玉霜杜十娘全场(韩少云师徒演唱的现代评剧小女婿回门一折)(3)

《小女婿》中金开芳饰罗寡妇韩少云饰杨香草

从1961年到1965年,是韩少云艺术上的巅峰期,先后排演了《洪湖赤卫队》、《椰林儿女》《杜鹃山》、《红嫂 》、《江姐》、《红灯记》等硬头戏。他所扮演的角色达到了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为评剧表现现实生活和扩大表演题材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在表演上,形成了朴实、细腻、优美、大方的艺术风格;在唱腔上,她音域宽广,刚柔兼济,行腔适度,韵味醇厚。她的吐字和疙瘩腔更是独领风骚,别具一格。她的表演和唱腔浑然一体,被广大观众誉为"韩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