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些天我与朋友相约去吃饭,在餐厅的时候无意看到了令人深思的一幕:一位母亲带着儿子去吃饭,途中孩子想要玩手机而遭到母亲阻止,结果小孩一气之下与母亲抢夺手机并抓伤他的母亲,且丝毫无悔过之意,无奈的母亲只能默默对其孩子进行说教,可是孩子也还是毫无动容之意,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不知道这一幕情景对于身为父母的你们是否对深有体会,曾几何时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你与孩子的生活中,使你开始质疑是现在的孩子太顽劣难教,还是所教育的方式不对?其中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如何教导孩子不应该一生气就"乱发泄"成为了父母的一门必经课程。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小孩往往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容易暴怒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如破口大骂、作弄他人、打架、甚至跟父母顶嘴、忤逆家长等等,不仅仅影响孩子健康的成长,更危及自己,及他人,严重的更变成社会的危害。那么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意识到其一生气就发泄的危害呢?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情感呢?是否只能对孩子进行一系列说教,"循循善诱"呢?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对于教育孩子并非一味说教是一个好办法。其中面对孩子一生气就"乱发泄"的"坏毛病",应该让其认识到"踢猫效应"更为有用,而非说教进行"循循善诱"。一般来讲,说教对于孩子容易造成"左耳进右耳出"的消极效果,并不能达到其积极作用。那什么是"踢猫效应"呢?

踢猫效应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一生气就乱发泄)(1)

一、 什么是"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坏情绪的传播的恶性循环。它像多米诺骨牌般波及开来,直至最终停下的一块骨牌为"最终受害者"。

对于"踢猫效应"其实隐含的是有个小故事,故事讲述了一父亲因在公司受到了领导的批评,进而生气的回到家后把在沙发上乱蹦乱跳的孩子大骂了一顿。委屈的孩子便生气的对身边打滚的小猫踹了一脚。因为小孩的"一脚",小猫逃到了马路上,却正好遇上了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为了躲避小猫,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引起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导火线是父亲的负面情绪,波及了身边的家里人,倘若父亲能够很好控制自身情绪就不会发生后面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而孩子"有样学样"的发泄自己的不满连累小猫实则映射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踢猫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在我们周边,但却经常被人忽视,我们通常将负面情绪带入家庭,波及小孩,殊不知已经在小孩心里埋下"乱发泄"的种子。我们经常对其小孩说教不应该"乱发泄"却不知是由自己带给小孩的。

一生气就"乱发泄",需让孩子认识到"踢猫效应",这比说教更有用,值得每一位父母学习,它不仅仅对于孩子也是对于自身的要求。

踢猫效应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一生气就乱发泄)(2)

二、"踢猫效应"的危害

认识了了什么是"踢猫效应,就须知道"踢猫效应"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危害,切勿成为坏情绪的传播者,伤及自己,伤及他人。唯有知道"踢猫效应"的危害,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踢猫效应"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这以下四点:

1. "踢猫效应"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踢猫效应"中的愤怒的心情是一种极端的情绪,由于愤怒时人们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所以容易导致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研究表明,愤怒程度得分高的人患上冠心病的几率是得分低的人的4~5倍。不仅如此,愤怒的人在愤怒过后往往感觉身体被疲惫,使身体各方面的技能都受到影响。因"踢猫效应"愤怒过后带来的后果时通常情绪变得低落,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所以"踢猫效应"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巨大。

踢猫效应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一生气就乱发泄)(3)

2. "踢猫效应"会让人产生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在"踢猫效应"下不仅会让人产生言语上的攻击更容易让人产生行为上的攻击。家庭暴力也是如此,在愤怒情绪下,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甚至行为攻击,致使造成伤害,而这些伤害对自己及他人都是不可磨灭的。

3. "踢猫效应"会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

"踢猫效应"通常发生在我们最熟悉的人身上,如父母,伴侣,朋友,同事等,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有些时候我们根本就毫无意识下将自己的情绪牵连到了身边的人,致使破化我们的人际关系,更甚的是会影响我们的前途。

踢猫效应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一生气就乱发泄)(4)

4. "踢猫效应"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些人做事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在事情发展不顺利下,在压力与挫折下导致的愤怒情绪,致使产生一连锁的"踢猫效应"。而在这一连锁的"踢猫效应"下无疑是不利于自己以及他人,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行为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三、 如何通过"踢猫效应"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情感

1. 让孩子认识到"踢猫效应"是损人害己的情绪链,将危害可视化。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新闻事件,时事热点做例子,为孩子阐述"踢猫效应",让孩子明白清楚知道"踢猫效应"的危害,将危害可视化,以示警戒,促使孩子明白不能因自己的情绪对人进行言语上的攻击甚至对人进行行为上的攻击,使他人受到伤害,甚至到达无法挽回的地步,不能一生气就"乱发泄",要"克己"。

踢猫效应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一生气就乱发泄)(5)

2.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切勿有"踢猫效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样",无论好坏,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里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推己及人",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切勿"踢猫效应",使孩子"有样学样",这样可以多少避免孩子在自己身上养成坏毛病一生气就"乱发泄"。只要父母带好头,孩子也不会过分走偏。

3. 通过"踢猫效应"教育孩子换位思考,促使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踢猫效应"的产生是人本身无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而导致的,那么要怎么有效的管理情绪呢?换位思考是关键。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踢猫效应"中的小猫,在遭受别人负面情绪的发泄却又无能为力,是否愿意接受别人的负面情绪"乱发泄"去伤害自己。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每个人都不愿意成为别人发泄情绪的"垃圾桶",所以要让孩子认识到不能将情绪施加于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踢猫效应"教育孩子换位思考,促使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不能一生气就"乱发泄。

踢猫效应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一生气就乱发泄)(6)

通过了解"踢猫效应",使孩子认识到一生气就"乱发泄"的危害及错误性,这远不远比说教更有用。

我是奶嘴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