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1)

作者:偷你牛

编辑:王小笨

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2)

《青春有你2》火了,这是一个已经无需再多重复的事实,最高9000 的节目热度和密密麻麻的全网热搜都摆在那里。

但真正让我对节目热度感到惊讶的,是最近我在 YouTube 上的一段经历。点开 YouTube 首页,我发现了推荐中有几个标题包含“Youth With You” 字样的视频,视频封面上一半是博主自己,另一半是我们已经在熟悉不过的《青春有你2》的节目画面。

经常关注 Idol 团体的应该都知道,这种视频叫 reaction 视频,视频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我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在看中国的这档《青春有你2》的时候是什么反应?”

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3)

在这其中有一个叫“THE DUKE“的德国 YouTuber 做了整整 12 期他看节目的 reaction 视频。他是典型的k-pop文化粉丝,长期关注 BLACKPINK 、防弹少年团、EXO 这些已经成功输出海外的海外偶像团体,他之所以会对《青春有你2》感兴趣,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 LISA 在节目里担任舞蹈导师。

LISA 在海外的热度可以说是现象级的,最新的一支舞蹈视频 LILIs FILM #3发布四天播放量就超过1200万次,reaction 视频更是不计其数。

THE DUKE 最初的 reaction 视频也只和 LISA 有关,但没过多久,训练生表演在他的 reaction 视频里多了起来。在一期播放量超过22万的视频里,他拍摄了自己观看《PLAY》和《BAD GUY》两组表演时的反应。

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4)

在观看《PLAY》的时候,他说了五次”oh,dame”,他称赞安崎是目前为止他看到过的最厉害的训练生;而对于只有两个月训练生经历的葛鑫怡,他觉得至少在《PLAY》里没有看出她比别人有什么短板。

是的,他很清楚葛鑫怡训练时长只有两个月,作为一个外国人,他似乎比一些本土观众更加熟悉这些训练生,还真像那期视频的标题,‘That’s Crazy.’

THE DUKE 这12 支视频里,前期大部分都是有关 LISA 的片段,但最近的视频几乎只和训练生有关,他会一一点评每位训练生的表现,分析观众喜欢她的原因。这是一个海外偶像团体的海外粉丝关注《青春有你 2》的典型路径:一开始只是对导师 LISA 感兴趣,但很快就会被训练生的表现吸引,开始密切关注每个训练生的动态。

在 Twitter 上,你同样能够刷到许多关注流行文化的人在讨论《青春有你2》。从去年十月节目组宣布 LISA 将担任导师开始,东南亚地区的一些 LISA 粉丝就开始持续关注节目的动态,而自从节目开播以来,每一周都有相关话题登上 Twitter 的趋势榜。

当然一开始话题无一例外都是关于 LISA 的,比如#DanceMentorLALISA#。不过从第七期开始,话题的方向开始有了变化。那一期节目百位训练生完成了第一轮舞台公演,节目正片里也增加了训练生之间更多的互动。无论是舞台上的亮相,还是日常生活里的片段,都让观众看到了训练生更真实更丰富的一面,那一周有关训练生表演和真实性格的话题开始登上趋势榜。

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5)

上周“虞书欣海外人气”上了微博热搜,从节目开播以来虞书欣在青春有你第二季助力榜上从没有掉下过第一名,而在外网上虞书欣的人气值同样是第一名。

“她也许不是最好的舞者、歌者,但她是最可爱的虞书欣呀!”当你追问观众喜欢虞书欣的原因时,这几乎是最常见的答案。在海外偏爱 Esther(虞书欣英文名) 的网友大多也是因为她的个性。

我问了一位在海外留学的朋友,她观察到身边观看《青春有你2》的观众很多都在讨论训练生的个性,她们也很看重训练生自身的成长空间。这和节目组本身的设想也是吻合的,总导演陈刚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过,“给我更多的时长及空间能够让大家看到形形色色的训练生,让大家能够看各种各样性格不一和有趣的灵魂。”

节目本身也在创造着新鲜的话题,比如“淡黄的长裙 蓬松的头发“”虞书欣表情包”“喻言和妈妈打电话”,这类和舞台并不直接相关的话题,让一些还没有看过《青春有你2》的观众也开始加入讨论之中。

如果说一档节目真的出圈了,这个圈一方面指向的是地理空间上的范围,另一方面指向的也是节目内容和话题所能够触达到的人群和讨论的边界。不得不说,《青春有你2》做到了。

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6)

在《青春有你2》第十二期节目里,谢可寅一组表演结束后,五个人站在舞台下围在一起,身为队长的谢可寅突然就哭了。

说唱导师JONY J并不理解这种突如其来的爆发,但青春制作人蔡徐坤对这几个女孩的情绪感同身受,“我还挺理解她们的,在短时间内,你只有三天和四天,你要把所有的东西记熟,然后还要在舞台上表现好,而且你只有一次机会……终于表演完了,心里的压力也解开了。”

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7)

这个舞台的每一步蔡徐坤都经历过,他是《偶像练习生》的第一名,节目结束后便马上成团出道。出道到现在的两年时间里蔡徐坤出了七首单曲,上了很多次综艺,还参演了两部电影。与成团出道前的寂寂无名比较,《偶像练习生》正是他事业的转折点。

这种转折点如果放在导师 LISA 身上会更为明显——她从全泰国 4000 人中被选拔出来,经历了长达五年的训练生生涯才最终出道。但现在这种紧张的,随时担心会被淘汰的长时间训练生经历被加速压缩成几个月。

在女团、男团选拔节目刚开始的前几年,总会有人说目前国内的偶像产业还缺少打歌舞台、线下演出、周边开发这一套完善的组合,但现实条件是,训练生的经纪公司很难潜心培养训练生多年,也缺乏支持训练生出道后的舞台。如果按照传统模式从公司出道,面临的可能是舞台、关注量、资源的多重缺失。所以,让这些有舞台梦想的年轻人通过舞台走出去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8)

前四期节目里,所有的训练生都会上台自我介绍并且进行才艺展示。训练生夏研在和同伴一起表演完唱歌之后,四位导师又给了她一次展示个人表演的机会。与她安静地站在舞台上怯懦、文静、温柔的样子不同,跳舞时刚一抬头的眼神中就带着凌厉,一种会让周围人感到惊艳的面貌。

她是一位没在正式的舞台上表演过的女生,而且在许多次的面试过程中她都没获得被看见的机会。夏研说:“我的确长得不好看,甚至还有一点自卑,但是值得高兴的是,这成了我的动力。”面对那些自卑和短板,她有做到不断地练习、进步,但她想获得的肯定和认可始终来自于舞台。

而《青春有你2》这样的节目提供的正是登上舞台的可能性。节目中大部分的训练生都没有丰富的舞台经验的,有的已经出演过多部电视剧,有的是小有名气的微博博主,有的是在各个选拔节目里摸爬滚打的“回锅肉”。

在节目里,出道过程被统一压缩为了几个月高密度高强度的训练和舞台输出,舞台表现只是这些热爱唱跳的女孩的基础,更重要的每个人在节目过程中展现出的成长和丰富性。未来出道成为一名女团成员,只是这个输出过程中可能性的一种。

《青春有你2》的制作人吴寒在接受产业媒体“娱乐资本论”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可能海外所谓的成团方式比较固定和单一,训练生必须进入经纪公司经过培训后成团。但中国的这个产业有自己的特点,未来想做偶像并不只有这一条路径,她可能是学生、演员,或者其他行业,但只要喜欢唱跳和舞台,就可以进来。这也是国内这些节目的训练生开合面比海外大的原因。”

就像中国电影商业化之初,所有人的理念都是学习甚至照搬好莱坞模式,但最终电影行业意识到面对着截然不同的市场模式和观众群,只有走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创作模式,才有与对手竞争的资本。

比起复制女团的传统的培养模式,《青春有你2》给了训练生和偶像行业一种“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9)

“不定义女生,不定义女团。”这是蔡徐坤在节目第一期的开始就定下的基调。

如果说两年前重新定义中国女团的口号更像是一种节目宣传策略,那么到了《青春有你2》这种态度有了更多落地的现实性。许多海外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其实并没有用传统偶像的标准来审视节目里的女孩。他们讨论的是“中国女孩们”,看到的更多是褪去舞台灯光后女孩们真实的生活细节,某位训练生的不自信、羞涩、怯懦都可能成为观众喜爱她的理由。

这一次《青春有你2》给了我们很多惊喜。上官喜爱第一次登台就让观众记住了她,她留着长度在耳朵之上的短发,五官不是甜美型,和大众传统印象中女团成员的形象截然不同。

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10)

上一期节目,我们看到了上官喜爱演绎的《我怎么这么好看》,即便她还是保留着超短发,口红颜色也不是常规的红色系,但在这首歌里,她作为女生的可爱和妩媚都充分展示了出来。

外网上这支视频的评论区里有这样一条评论,“We need girls like that.”上官喜爱给了观众一种更多元的体验,正如她自己所说,“时而是骑士,时而是骏马,时而是铠甲,时而是公主。”

在节目的第三期百位女孩一起呈现了《青春有你2》的主题曲《YES!OK!》,站在 C 位的是刘雨昕。她一直是一种偏向中性的打扮,在第一次舞台公演的舞台上,她没有和别人一样穿裙子,穿的是短裤,这是她坚持的选择。

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11)

海外博主“HongHong”在看到 C 位是一位中性打扮的女生后,非常惊讶地大声说:“C 位竟然给她了。”在她身旁的男友也非常震惊,这和他想象中的女团 C 位截然不同。

另一位网友在主题曲视频下留言,“Why people hating on the center? Just she's not as feminine and girly compared to others but i'm glad she was picked as the center. People need to realise in this industry, we should appreciate any kind of styles that woman can portray……”(为什么人们讨厌中心位?仅仅是她不如其他人那么女性化和充满女孩感吗?我很开心她是中心位。在这个产业中,人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应该欣赏任何一种女性所展示的风格。)

在《青春有你2》中,女孩们都不是脸谱化的。你很难说出每一个训练生的风格,没法用单一的词语定义她。而能让很多外国人追到现在,似乎也是从节目中看到了新一代中国女孩所能呈现出的更丰富的可能性。

用英文表白综艺节目(外国人都知道这档节目叫Youth)(12)

这是时代选择的结果,女性的独立、丰富、自强和上进,原本就已经是时代的关键词。正如吴寒在“毒眸”的采访中所说,“现在来做一个女性的节目,其实更多考虑的是顺势而为。你不可能在一个时代不需要的情况下,去强硬地作出某一种任务,或者某一个偶像。”

而时代的选择可能正是《青春有你2》出圈的理由。如果简单地看待《青春有你2》的出圈,原因似乎是因为节目里呈现的女性角色多样化。但把《青春有你2》与近两年的选拔节目横向比较的话,得出的结论是:这两年,在我们的文化审美不断更新的同时,海外青年也在大规模转向二次元、Tik Tok、偶像明星这些领域,而当我们有一档选拔节目经过长时间的筹划准备并且以娱乐、青春这类主题亮相时,便可以让这种文化不仅供给国内观众,也能反哺海外青年。这可能是一次海内外青年的文化碰撞交流。

关于《青春有你2》中的女团到底是什么样子?此时还没有人能得出答案,而一旦陷入到对答案的设想,可能就是某种思维的窄化。所有人此刻要做的,也不应该是先去给出定义,而是尽可能地去呈现、理解和思考。

就像音乐导师陈嘉桦 Ella所说:“女团没有定义,只要坚持做自己,都会是你最好的样子,你们的梦想一定会闪闪发光。”

#青春有你2##安琦##虞书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