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称:新《未保法》)正式实施一周年。过去一年,众多互联网企业从产品优化、内容治理、普法宣传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一起为“少年的你”营造清朗空间。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短视频 直播”平台快手宣布将联动最高检、最高法、海淀区人民法院等政务机构,从“宣传法律知识、助力家庭教育、守护孩子成长”等方面出发,打造首个“快手护苗月”。活动将邀请检察官、法官进行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直播,发布普法画册,还将邀请正能量明星于朦胧作为公益宣推官,让监管、机构、学者共同参与未成年人保护。

我的快手被别人身份证注册了(发布快手未成年人保护报告)(1)

当天快手还发布了2022年度《快手未成年人保护报告》(下称:《报告》)。本次2022年度《快手未成年人保护报告》由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快手护苗联和多家政务机构、媒体共同发布,报告全面解读了快手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重要举措和进展,旨在全面向外界展示相关法律规定在内容平台上落地、推广与升级情况,携手全行业共同守护与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模式升级为4.0版本,建设更适合青少年的内容生态

新《未保法》正式生效以来,中央网信办以及各网络监管单位都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列为重点工作,其中,青少年模式的内容生态建设是关键一环。

5月7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等四部门在新《未保法》基础上,联合印发《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对秀场直播及未成年模式提出更细致的要求,其中包括“高峰时段连线PK不得超过2次”“取消打赏榜单”“建立未成年专属客服团队”等。

据《快手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显示,快手青少年模式4.0版本进一步升级了守护工具、优化了精选内容标签:青少年用户可以单向“关注”感兴趣帐号,并在“关注”页面查看关注的精品内容;点击视频的头像、昵称即可跳转该账号主页,主页仅展示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推荐”页面将内容标签化分类呈现,让青少年能够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快手还对未成年人直播出镜、打赏、营销、饭圈等违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社区监管与治理。比如,用户进入直播间时,会收到官方提示:快手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或打赏,并严禁主播诱导未成年人消费。若主播明知刷礼物对象为未成年却仍进行诱导,平台将对账号永封处罚。快手目前已开通未成年退款专线。

在过去一年,快手为未成年用户拦截的风险数据达到视频超20万条,评论超9万条,用户2694个,话题42个和群聊274个。

除了完善产品功能,快手也在丰富优质内容。在青少年模式4.0内,快手精选了教育、科普、乐器、运动等40多个领域优质内容,完成超150万条视频审核工作,让青少年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学习知识、放松身心。快手也将“兴趣推荐 多重选优 时间维度”作为推荐机制,使推送作品更加个性化,更具时效性。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项焱认为,直播平台未来可以探索更精准地利用算法技术,将内容推送给需要这些信息的未成年人,让短视频内容对国家下一代的价值观引领和文化教育起到正面作用。

联动社会力量,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价值观引导

今年的“快手护苗月”期间,快手开展了一系列未成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引导全社会注重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

快手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推出《看见中国少年法庭》特别直播活动,活动由北京市唯一独立建制的少年法庭——海淀法院少年法庭负责人同快手护苗主持人开展连线直播,向更多家长普及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快手还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发起“保护少年的你”活动,由检察官和跨界专家携手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直播专场,并以短视频开展云普法,增进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关注。快手还联合海淀法院推出《未保典型案例》画册,以轻松易懂的方式向家长普及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知识。

我的快手被别人身份证注册了(发布快手未成年人保护报告)(2)

六一当晚,“快手管理员”将联合快手未成年人保护专项小组,举办“童心同力,安全向未来”的直播活动。直播期间,快手管理员会与青少年教育专家和多名亲子意见领袖进行连麦,讨论如何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上网习惯和良性的亲子家庭教育。

我的快手被别人身份证注册了(发布快手未成年人保护报告)(3)

2020年至2021年,快手推出“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计划”,联合公益机构姚基金,带动教育、体育等基层政府部门共同投入,尝试弥补城乡学校体育教育的鸿沟,让乡村孩子他们走出大山,追寻梦想。项目累计受益学校达300余所,支教志愿者服务时长达37,680小时 ,受益师生累计达25.4万人次。2022年6月,值“快手护苗月”之际,快手公益推出六一特别行动,与湘西州民政局、湘西州慈善总会、湘西州慈爱园共同发起“慈爱助孤”计划,内容涵盖湘西州的孤儿教育、生活照料、心理辅导、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

文/刘畅 编辑 陈莉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