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们借以抒怀的重要对象之一。

从“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到“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不同的诗人看到月亮产生了不同的心境

写月相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月相)(1)

除个人经历和现实处境外,月亮的阴晴圆缺也是诗人情感的影响因素。当然,对于月亮的圆与缺,人们也给它起了个专属的名字——月相

写月相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月相)(2)

不知大家在欣赏古诗词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其中隐藏的月相呢?

写月相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月相)(3)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人类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了月相的变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根据其变化规律制定了农历。而究其根本,月相变化是由月亮、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

写月相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月相)(4)

日地月运行示意图

我们知道,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但它可以反射光。我们看见的月亮就是月球被太阳光线照射到的部分。

每月初,当月球处在地球与太阳之间的时候,太阳光几乎完全被地球挡住,这时的月亮称新月。接下来,随着月亮的相对位置不断偏移,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也越来越多,依次出现了峨眉月上弦月凸月,直至每月中旬的满月

下半月,月亮的相对位置继续改变,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变得越来越少,于是又依次出现了凸月下弦月峨眉月,直至月底的新月

写月相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月相)(5)

一个月中每天对应的月相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点明了时间,对照前面的图片可知此时的月亮是峨眉月,称“月似弓”确是恰如其分。

写月相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月相)(6)

峨眉月月出时间比日出略晚

此句中的“可怜”取“可爱”之意。作者使用比喻手法,寥寥数笔勾勒出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可谓妙极。

结合此时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则此景更显“可爱”。

写月相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月相)(7)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结合“月落”与此句后的“夜半”,我们可以推断当晚前半夜有月亮而后半夜没有,那么此时一定是日地月三者连线呈直角位置关系,被太阳照亮的月面只有一半朝向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们眼中月相为月面朝西的半圆,即上弦月

写月相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月相)(8)

上弦月月出正午,月落子夜

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泊船于枫桥之下。心怀家国忧思,本来心情就已凄恻,却偏逢残月西落、乌鸦夜啼、漫天飞霜,怎能不令诗人阵阵心寒?

写月相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月相)(9)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前半句说月亮从东方升起,刚到柳树梢头;后半句“黄昏”则表明太阳已从西方落山。太阳与月亮一东一西遥相对应,正是满月初升之时。此时日地月的空间位置关系恰好是地球在中间。

写月相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月相)(10)

满月与太阳出现时间完全错开

其实,即使不依靠上述推理,这首词作的名字“元夕”也交代了时间是正月十五。月色正明,一对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营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写月相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月相)(11)

当然,读过全词的人可能也知道,此句只是作者对去年元夕的回忆。他真正的意图是通过对比表达“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即对今年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伤感

中国古代的诗词佳句浩如烟海,不仅蕴含着简单的自然现象,也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还有更多深藏未露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发掘。

参考文献:

[1]王家友.关于月相的两个现象[J].阅读,2020(46):40-41.

[2]颜文景.吟诵古诗词 绘图析月相[J].地理教学,2014(09):42-44.

[3]刘艳莉.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知识[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