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克斯出自哪本书(阿迪克斯给我上的)(1)

作者:王宇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作家哈珀·李的长篇小说,曾荣获普利策奖。该书通过小女孩斯库特的视角,用细致入微而又不失童趣的语言描述了梅科姆镇上的人和事。

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帮小朋友对多年不出门的怪人阿瑟的好奇探索,斯库特的律师父亲阿迪克斯为被诬告强奸的黑人汤姆辩护等。整部小说展现了小镇人物群像,也反映了人性的真善美、假丑恶。

1.

阅读完本书,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律师阿迪克斯。他首先给我上了堂“法律课”。

本书书名是《杀死一只知更鸟》,但实际上,书中真正出现知更鸟的地方只有寥寥几次。

比如,阿迪克斯送给孩子们两杆气枪,并告诉他们打死多少蓝鸦都没关系,但杀死一只知更鸟便是犯罪。

随后,管家莫迪小姐告诉孩子们,知更鸟不吃院子里种的花果蔬菜,也不在谷仓里筑巢做窝,只是为大家尽情歌唱,所以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犯罪。

通过阿迪克斯和莫迪小姐的话语,我们得知了知更鸟与人无害。

那么,书中知更鸟到底隐喻了谁呢?

在我看来,书中很多人其实都可以看作是“知更鸟”。如被白人尤厄尔父女诬陷的黑人汤姆,被斯库特等小朋友们视作恐怖之极的怪人阿瑟。

不管是汤姆也好,还是阿瑟也罢,纵观全书,他们并没有做任何坏事。相反,他们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可还是身不由己卷入是非之中。

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偏见在作祟。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当然也不会有两种一模一样的行为方式。正因为每个人的行为方式不同,也才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但也因为如此,有人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身标准去衡量评价他人,这就导致各种各样偏见产生,进而带来种种不公平。

书中的阿瑟,年轻时做过一些出格事情,后来被父亲关在家中,多年不出门。因为与外人交际少,尽管未做害人之事,他还是被小镇很多居民妖魔化。

每个人所处环境以及对社会认知程度不同,在生活中很难完完全全站在别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偏见的产生不可避免。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加正视偏见。

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不管肤色、国籍、身份等如何,每个人都享有被平等对待的权利,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消除偏见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但若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包容理性看待差异,这个世界会比昨天变得更好。

在书中,阿迪克斯在法庭上为黑人汤姆辩护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种方式能够让一切人生来平等,有一种人类社会机构可以让乞丐等同于洛克菲勒,让蠢人平等于爱因斯坦,让无知的人平等于任何大学校长。先生们,这种机构就是法庭。”

这段话是阿迪克斯始终坚持的,也是他为汤姆辩护的初心所在。虽然最后陪审团还是没有扭转对黑人偏见而判定汤姆有罪,但阿迪克斯通过行动表达内心坚守与追求——人人平等、没有特权。这本身已经是一种改变与进步。

从小说转换到现实,作为检察系统一份子,我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仅是躺在纸上的法律条文,更要落到司法实践中。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像阿迪克斯样不戴有色眼镜、公平对待任何人,是每个检察人应该遵守的原则。

2.

本书阿迪克斯的正直勇敢让我感动,而他教育子女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以身作则,也令身为人父的我,十分受用。

这是阿迪克斯给我上的另一堂课——“育儿课”。

阿迪克斯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他自己就先会成为那样的人,这是阿迪克斯一直以来坚持的准则。

生活中,阿迪克斯处处注重自己的言行,为孩子们做好榜样,教他们善良、坚强、尊重。

比如为遭受诬告的黑人汤姆辩护,身为白人的阿迪克斯当然知道这会给他和家人带来诸多麻烦,但他还是接受了法庭指派。当镇上的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时,他没有退缩,更没有因为汤姆是黑人而放弃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他告诉自己的子女,如果在这件事上退却,他以后会抬不起头来,也将不能再教导孩子们做人了。

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块土壤,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相比学校来说,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更深远。阿迪克斯无疑是一个好父亲、好“老师”。

反观真实生活,不少家长教育子女还停留在“说”,而没有深入到“做”。有些家长告诉孩子不能玩手机,有损视力、有碍学习,但自己却抱着手机不松手,聊微信、刷抖音、炒股票,玩得不亦乐乎。

试问,这样单纯的说教如何能够让孩子信服?又如何能够起到教育效果呢?

书中阿迪克斯坦然面对各种非难,最终赢得大家尊重,也让两个孩子心生触动,实现一开始不理解到最后感动的转变。

如今,总是有家长抱怨自己生了个“熊孩子”。若大家在吐槽同时,也审视下自己的行为,像阿迪克斯样以身示范、面对困难不抛弃不放弃,“熊孩子”也许会在家长这面镜子的反射下,慢慢告别顽皮、任性。

投稿转载说明

投稿邮箱:174536399@qq.com

后台回复”投稿“”转载“,了解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