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桑葚,好奇心大,破坏力强,有一段时间,她简直变成一个“进门杀”,只要有人进门,她就像个小皮球一样撞过来:“我看看,都买什么好东西了?”这不,一条刚杀好的鱼,她伸手一抓,又胖又嫩的小手指头一下子就被鱼刺刺伤了!

儿童的好奇心在幼儿时期大爆发,家长稍有看护不利,宝宝们就可能给自己造成各种外伤:铁钉扎伤、玻璃割伤、膝盖擦伤等等,五花八门。

家长们往往会因宝宝外伤、流血而慌张,有些幼童不会表达,像刺伤之类的外伤还不易被发现,可能越扎越深,甚至引起感染。

那如果宝宝出现外伤,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1)

了解宝宝外伤,正确评估伤口严重程度与种类

宝宝外伤一般分为擦伤、刺伤、切割伤、挫裂伤、挤压伤、咬伤、骨折、脱臼、扭伤等等,不同种类的伤口导致的组织损伤也不一样,处理原则也是有区别的。

当宝宝发生外伤时,我们不要紧张,应该重点观察以下几点: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2)

1.皮肤擦伤

皮肤擦伤是指由外力的磨擦造成部分皮肤的脱落,表皮的血管和神经末梢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出血及大量的浆液性液体渗出而产生疼痛。

皮肤擦伤通常累及表皮和真皮层,且创面内易有泥沙、小石子等异物嵌入。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3)

2.刺伤

刺伤是由木头的残片、荆棘、鱼钩、鱼刺等小异物刺入皮肤造成的外伤,一般为窄而深的伤口,伤口内易带有木屑等异物,损伤的程度取决于异物刺入机体的部位、深浅程度。

刺伤后如果处理不当,异物未及时取出,可能会合并感染等并发症,生锈的铁钉等异物引起的刺伤,易并发破伤风感染。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4)

&特殊的刺伤:蜂蜇伤

5岁的贝贝胳膊被蜜蜂蜇了一下,家里人本来没当回事,给他涂了点清凉油,可不一会儿,贝贝就全身起了疹子,走路也有点歪歪扭扭的没有力气,家人赶紧将贝贝送往医院,医生说贝贝发生了蜜蜂蜇伤后过敏反应。

蜂蜇伤是蜇人蜂将尾部的毒刺刺入到人体的皮肤,将排泄后的毒液注入人体,导致人体全身或局部出现反应及相关症状。

儿童蜂蜇伤后可能出现局部过敏、疼痛、瘙痒、肿胀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头晕、恶心、发热、过敏性休克、昏迷、多脏器衰竭等,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5)

一米育儿绘制

我国常见的蜇人蜂主要包括蜜蜂以及马蜂两种,其中蜜蜂最为常见。

蜜蜂的蜂尾末端有一对毒囊以及一根毒刺,蜇伤人之后其蜂毒注入到伤者体内,而毒刺也留存于刺伤位置。

马蜂也被称为黄蜂、胡蜂,城市少见,多存在于农村及山区,毒性是蜜蜂的 4~6 倍。

3.切割伤

切割伤是刀、玻璃、铁片等锋利的器具造成的组织损伤,伤口的长度和深度不尽相同。伤口边缘一般比较平整,仅少数伤口的边缘组织因有破碎而比较粗糙。

切割伤出血可呈渗溢状或涌溢状,个别宝宝因有小动脉破裂,出血呈喷射状。

经过处理,伤口可止血和闭合,但局部组织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疼痛、红肿。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感染、化脓等,影响愈合。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6)

4.裂伤、挤压伤

裂伤是指钝性物体通过打击、砸压、撕裂或撞击等造成皮肤组织的撕裂创伤,一般伴有流血,损伤到达或者超过真皮层时,易留有疤痕。

挤压伤是由于外力的挤压所引起的,这种力量强大,可同时造成骨折或引起大面积出血,儿童挤压伤在车祸中很常见。

&你知道破伤风吗?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引起肌痉挛,可表现为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肌肉强直等症状。

破伤风死亡率高,平均致死率为20%~30%,重症高达70%,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破伤风。

我国从1978年开始将百白破(内包含破伤风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规划,从1988年开始我国开展了注射百白破疫苗覆盖率90%以上的行动,大大减少了破伤风发病几率。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粪便、铁锈、土壤中,可以通过挤压伤、开放性骨折、深刺伤、战伤、动物咬伤、产道感染等伤口侵入人体而导致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2周,最长可达数月。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7)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有破伤风感染的风险时,应彻底消毒清理伤口,注射预防破伤风的药物。

目前临床常用的预防破伤风药物主要有“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两种。

5.咬伤

动物咬伤可导致从小伤口到较大且复杂的伤口,如划伤、穿刺伤、撕裂伤等多种损伤,损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致伤动物的种类,如狗咬伤80%为撕裂伤,猫咬伤85%为穿刺伤。 被哺乳动物咬伤存在感染、患狂犬病、破伤风等风险。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8)

&了解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主要通过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毒性疾病,病毒从动物的唾液中进入人体内,然后扩散到脑部。目前还没有针对狂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病例都会死亡,存活下来的情况较为罕见。

犬和猫是我国狂犬病发病的主要传染源,狗咬伤约占动物咬伤的90%,最常见于儿童。

虽然狂犬病患者的预后较差,但通过恰当的伤口处理和暴露后预防通常能够预防发病,这点已由Louis Pasteur在1885年首次证实。

某些野生动物比其他动物更易使人感染狂犬病,包括:蝙蝠、浣熊、臭鼬、土拨鼠、狐狸和郊狼等。蝙蝠咬伤尤其可能传播狂犬病。

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可能行为古怪。例如,它们可能会无缘无故地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通常夜间出没的动物变为白天出没等。

一般而言,发生以下情况时我们会考虑有暴露,需要至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

人类的狂犬病症状包括: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9)

6.骨折、脱臼、扭伤

儿童外伤时,外力作用也可能会导致儿童发生骨折、脱臼、扭伤等问题。

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骨的断端已露出皮肤外;

闭合性骨折:皮肤完整无损,这类骨折往往容易被忽略而延误治疗。

宝宝外伤后,父母可轻微碰触宝宝受伤的部位,如果触摸会引起宝宝剧烈哭闹、拒绝触摸、表情异常痛苦,并且受伤的关节活动受限,受伤的身体部位出现肿胀,或有异常的折角、隆起、青紫、淤血等,应立即带宝宝至医院就诊。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10)

宝宝发生外伤后,家长不要慌,应该仔细、快速的观察宝宝外伤的情况,做出初步伤情评估判断。

那到底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外伤呢?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11)

妥善处理儿童各类伤口,清洗、消毒、止血、包扎,看完妈妈不慌张

不论是哪一种外伤,出血严重的话,应该先考虑止血:

可就地取材,迅速用干净衣物、手帕、纱布等,按压住伤口止血,同时可抬高患肢;出血严重时,可同时在伤口近心端包扎,包扎松紧应以能够止住活动性出血为度,防止移位、脱落,每间隔30~60分钟松开包扎带5~10分钟;也可以用拇指按压住出血血管的上方(近心端)来止血。

1.皮肤擦伤的处理

处置原则:清洗、消毒。

擦伤一般不会留下疤痕,但需要注意防晒以免出现色素沉着。

在消毒处理时将伤口作为中心,采取画中心圆的办法来实施消毒 。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12)

2.刺伤的处理

处置原则:清除异物、清洗消毒、必要时缝合伤口。

对于不深、较小的刺伤,可以使用肥皂水清洗,然后用干净的镊子轻轻夹住异物,垂直向外拔出,注意不要夹断异物,以免异物在肉内越扎越深而引起化脓感染。

拔出异物后可尝试把伤口从近心端往外挤血,流水冲洗5分钟左右,然后用碘伏消毒即可。

如牙签、钢针等尖锐较粗物品造成的严重刺伤,或者刺入眼睛等重要部位,家长不可盲目地拔掉异物,而应马上帮助宝宝制动,必要时压迫伤口附近进行止血,并紧急就医:

①制动:不可立即将刺入身体的尖锐物品拔出,以避免失血过多、加重伤情。

②如果出血严重,应抬高受伤部位高于心脏,将纱布、棉垫置于锐器两侧,保护刺物不动,并压迫止血(伤口里有异物时,不要直接压迫伤口,应该压在伤口周围),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蜂蛰伤的处理

①拔除毒刺

如果是被蜜蜂蜇伤,要检查皮肤内是否留有蜂刺,如果有的话,先设法将蜂刺拔除。

②清洗伤口

蜜蜂的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没有的话先使用清水)反复冲洗,也可用 5~10% 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伤口进行湿敷。

马蜂的毒液为弱碱性,可用食醋进行涂抹。

拔出毒刺后的皮肤用碘酊消毒处理;局部疼痛时可以使用冷湿毛巾冷敷。

③观察送医

一般情况下,可先观察10~30分钟,同时给予冰敷减轻疼痛,并大量饮水,以加快毒素排出。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13)

3.切割伤、裂伤、挤压伤的处理

处理原则:压迫止血、清创缝合。

4.咬伤的处理

处理原则:彻底冲洗伤口,消毒清创处理,预防感染、狂犬病、破伤风。

适当处理伤口对预防动物咬伤者发生感染最为重要。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14)

6.骨折、脱臼、扭伤的处理

一旦怀疑宝宝有骨折、脱臼等,家长要尽量减少对受伤部位的移动,以免骨折、脱臼移位引起神经血管的损伤,可将受伤的关节支撑在孩子觉得最舒服的位置上,如有出血可用消毒纱布压迫伤口止血。

就地取材,可以用硬木板片把骨折的两端固定好,以防进一步损伤。

关节扭伤时,症状与骨折相似,家长无法确认,可以按照骨折的方法处理后送医。扭伤后24小时内可冷敷,切不可热敷;扭伤第二天以后,才可以使用热敷来促进肿胀消退。

怀疑宝宝骨折、脱臼、扭伤时,家长在做完以上紧急处理后,要第一时间带宝宝至医院治疗。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15)

一米育儿绘制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16)

学会护理观察,发现感染及其他不适应复诊,及时干预不痛苦

不管是哪一种类外伤,均应根据伤口的性质,听从医生建议,给予抗生素预防、破伤风预防和狂犬病预防措施;并在愈合的过程中,观察宝宝伤口是否有感染等异常情况及其他不适,以便于及时复诊处理。

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伤口出现了感染: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17)

娇娇膝盖摔伤后,局部伤口恢复的很快,但是奶奶一直不让她吃她最喜欢的糖醋排骨,也不给吃酱牛肉、颜色比较深的蔬菜水果,一个星期下来,娇娇的小脸都饿瘦了,奶奶说,小孩子受伤后不能吃带颜色的东西,这是真的吗?

对于儿童外伤,很多家长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我们应该避开以下这些误区,做好宝宝外伤后康复期护理,促进宝宝伤口的恢复。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18)

儿童外伤常见误区解疑

1.伤口痒是好事,说明伤口长得好

儿童外伤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因为神经末梢的逐渐长入,确实会有局部的痒感。但不当的包扎,如纱布污染潮湿造成局部皮疹、胶布或敷贴过敏、药物过敏等情况,也都可有能造成伤口及周围皮肤的痒感,应正确辨别处理。

2.伤口“流水”就是“感染”

外伤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出现渗出、分泌物是正常的情况,最常见的就是清凉、淡黄色的液体,很多家长觉得这是宝宝的伤口感染了,其实不是,这是血清或正常的组织渗液,不必进行处理。

如果伤口出现粘稠、浑浊甚至有异味的渗液,伴随着伤口红肿、疼痛,才可能是感染的症象,需要复诊进行诊断处理。

3.伤口怕见风,不能露在外面

伤口怕见风的说法可能是来自民间对“破伤风”的错误理解,我们应该根据伤口的种类、大小、深浅来决定暴露治疗还是覆盖辅料。

对于像擦伤等比较表浅、渗出较多的伤口,暴露疗法能及时排净渗出液及分泌物,保持创面的干燥,反而有利于愈合。

而对某些较深、不规则、缝合后的伤口等,覆盖纱布、敷贴等辅料,能够隔绝外界细菌的侵入。

应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宝宝的方式。

4.深色食物会影响伤口愈合

伤口愈合与食物的颜色没有任何关系,要想伤口愈合好,不留疤、不出现色素沉着,应该在恢复期注意伤口处防晒和避免感染,并保持营养均衡。

5.将香灰、牙膏等抹在伤口上可以促进愈合

有些妈妈相信民间说法,将香灰、牙膏等抹在宝宝伤口上,这样会刺激伤口,对伤口愈合不利,甚至造成感染等并发症。

6.只要有外伤,就必须打破伤风针

我国已将破伤风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规划,只要注射过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俗称“百白破”)三联疫苗的6岁以下儿童,基本上体内已有足够抵抗破伤风毒素的抗体存在,外伤后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孩子需不需要打破伤风针。

因而,当宝宝发生外伤后,去医院看病时,应带上宝宝的预防接种卡,以供医生参考。

7.宝宝外伤消毒使用什么消毒液好?

75%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发挥杀菌和消毒的作用,但酒精消毒之后疼痛强烈,会增加宝宝的痛苦。

而碘伏消毒不会增加疼痛感,也能保证消毒效果。要注意碘伏不是碘酒,碘酒当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酒精。

学前儿童小外伤处理步骤(儿童常见外伤解决方略)(19)

儿童天性好动,好奇心强,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一不留神,就容易发生跌伤、撞伤等意外,幼龄童又不懂得清晰地表达自己,让家长伤心又伤神。

家长掌握一些外伤急救知识,当宝宝发生外伤时,能快速正确的做出评估与判断,并正确地进行现场处理,不仅能减轻宝宝的痛苦,更为医院进一步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可以将对宝宝的损伤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