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来的?

世间万千动物,谁来了?谁又消失了?

宇宙中的一花一草,又是怎样的存在?在庞大的历史背景中,又有哪些我们所不熟悉的声音?

以上这些问题,有些有答案,有些则扑朔迷离。

就像当下的天气,今年我国很多地方都经历了超级炎热的夏天,以吐鲁番为例,40度以上高温的天气已经达60天左右。这背后被称之为厄尔尼诺现象。

与此同时,英国《自然》杂志于日前发布第三次拉尼娜现象预测,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可能即将迎来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

地球怎么了?

在这个时候,我很庆幸遇到了这本《文明的起源》,与100年前的大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在书中相遇。他用最幽默的文字,将人类文明史一幕一幕地展开,一步一步地引导,偶尔还会提出一些引发思考的小问题,像极了睡前故事。

拉尼娜是什么自然现象(拉尼娜厄尔尼诺)(1)

1 敬畏自然,守护家园

房龙在《文明的起源》中告诉我们,曾经,这个地球也是四季分明的,那个时候的人类也已经习惯了四季的变化。然而,大自然总是会给我们惊喜,变化悄然发生。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整个地球进入了严冬时代。而人类的祖先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坚强地活了下来。

这个时代被称为冰川时期,而据考证,从四万年前到3万年前之间,史前人类就曾经历过4次冰川时期,每一次都好像要彻底灭亡了,但最终挺了过来。

“大自然从不着急。她有无限的时间来完成她的任务,可以深思熟虑地慢慢制造所有必要的变化。”

所以,人类需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把握我们能够做的,减少碳排放,给地球减压,然后把剩下的交给自然,她自然会为人类留下文明的种子。

拉尼娜是什么自然现象(拉尼娜厄尔尼诺)(2)

2鉴往知来,砺行致远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有说法是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有的说法是语言,可以彼此交流、传承;而我更认可文字的发明。

《文明的起源》中,讲到了很多文字转化的内容,从初期的类象形文字,逐渐演变到现在的文字。也正是因为文字的发明,才让更多的知识、经验能够更广泛地传承记录下来。毕竟口口相传的力量太有限了。

在今天,我们无比感谢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在石壁上、在骨头上留下了人类最初的印记,让我们能够依此了解他们曾经的生活。

而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了过去,汲取了相关经验,我们才能把接下来的路走得更踏实,更长远。

拉尼娜是什么自然现象(拉尼娜厄尔尼诺)(3)

3 华夏文明,重任在肩

与大作家房龙的一番交谈结束了,合上书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浮起了诸多遗憾。

我们的甲骨文,没有出现在书里;我们的山顶洞人,就更没赶上这趟班车了。与书友聊天,才明白人类文明史是有一些小规矩的。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在文明史研究上不被采纳,真正通用的是五大文明。

“来自百度:五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美索不达米亚,又称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之间)、中国(公元前2000年开始)、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146年)”

在这里,华夏文明没有被提及,一方面是因为房龙按照时间顺序还没写到,另外还有他人力所不能及的,比如山顶洞人是1930年才发现的,而这本书写于1920年。

所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看完世界文明的起源,我准备去补课一下华夏文明!

拉尼娜是什么自然现象(拉尼娜厄尔尼诺)(4)

写在最后

综上,作为世界文明的启蒙读物,房龙的这本《文明的起源》还是值得一读的。而且对于青少年小读者非常友好,因为本身大作家的这本书就是献给自己的两个儿子,所以虽然是枯燥的世界文明史,但被一个父亲加工成了好玩有趣的故事,娓娓道来,一点也不会枯燥。

同时,还有房龙亲手绘制的精美插图,夹杂在文字中,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如果你没有孩子,同样可以读一读,文明起源的一些故事,了解了完全可以在某些时候装点门面用。

文明恒久远,世代永相传!

拉尼娜是什么自然现象(拉尼娜厄尔尼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