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唐伯虎这个人毕竟是个艺术家,除了花里胡哨的点秋香,也会给世人讲些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有些人喜欢听他的风流事迹,也有些人喜欢从他身上学些道理。一个是普通人,一个是艺术家,看待事物和世界的角度还是会不一样的。

这篇文章,就带大家欣赏唐伯虎一首“全是大道理”的《警世》诗。

顾名思义,诗的内容也就是唐伯虎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一些对世人的警告和劝诫。

但这首诗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版本”,唐伯虎作品中还有一首与《警世》大意相近,只改动了几个字的《叹世》。

目前还没法明确定是怎样的原因,下面把这两首诗一起放上来。

唐伯虎最优美的一首诗(唐伯虎很深刻的一首诗)(1)

【诗篇】

警世唐寅 〔明代〕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叹世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唐伯虎最优美的一首诗(唐伯虎很深刻的一首诗)(2)

【诵析】

大家也可以看出来,这两首诗的颈联尾联是完全一样的,首联和颔联分别有一句经过了改动。

根据“唐伯虎是画家”这个前提,我猜这两首诗很有可能是题画诗。每次题画的心境不一样,又是自己创作的诗句,难免每次都会即兴发挥,改动变化几个字。

一个很类似的例子是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但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前前后后将这首诗题在画上十几次,也就有了十几个版本的《墨梅》。

唐伯虎最优美的一首诗(唐伯虎很深刻的一首诗)(3)

说回到这首诗,虽然版本有差别,但是唐伯虎的用心是一致的,诗中也全都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希望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起笔两句,先确定一个最基本的处世态度:

万事随天意,不要去强求。

有句老话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虽然有点消极。但有时候,生命中的确有些东西,怎么努力也追求不到。

这时就让自己学会放手吧。

苏轼何以被人称为豁达?就是在人生逆境的时候,懂得安慰自己,懂得放手。

唐伯虎最优美的一首诗(唐伯虎很深刻的一首诗)(4)

再说到后代,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常说的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平时也是真的不太管我,但事实证明,儿孙真的能找到自己的路,不要老想着限制他们。

两句总结下来,顺应天命、知足常乐,自然会福运悠长,子孙得福报。

颔联两句,我认为主题仍然是“分寸”和“知足”。

喝酒可以,但别喝上两杯就耍酒疯,胡来乱来;人生顺境,有一帆风顺时候便该知足,不可再贪。

一个是享受要有度,一个是贪心要有度。

喝酒是好事儿,喝多了容易误事;顺风是好事儿,风大了容易翻船。

唐伯虎最优美的一首诗(唐伯虎很深刻的一首诗)(5)

颈联两句,总结出来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你找事儿,事儿也找你,何时是一个尽头?

你害人,人也害你,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尾联两句紧跟颈联,引出了这句千古名言做结论: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唐伯虎最优美的一首诗(唐伯虎很深刻的一首诗)(6)

【空青语】

怎么说呢,这样的诗出自浪荡不羁的唐伯虎笔下,始终有点让人惊讶。

但是想想唐伯虎的生平,便觉得也不是太离谱。

凡艺术家,多多少少总会有些对人生的思考,也都会沾染一些类似道教的思想:

大家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一下,你身边可以称之为艺术家的人,往往对生活小节没那么上心,外表看来会比较“佛系”。

但你如果和他深入交流,谈及人生、命运和宇宙等等话题,他就会异常热烈地谈论自己的思想,并且殷切的希望你听懂、听从。

这就是我心中的艺术家形象。

唐伯虎最优美的一首诗(唐伯虎很深刻的一首诗)(7)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