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到底是亲日人士还是抗日人士?
今天,老冯告诉你答案。
关于鲁迅和日本人的关系,我们很多朋友都有以下这些认识:
认识一:鲁迅年少时在日本留学,他很怀念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认识二:鲁迅在上海有很多日本人朋友,最典型的就是上海“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
内山完造夫妇,内山虽然是日本人,但他是对华友好人士
认识三:鲁迅在日本的文学界和木刻版画界,也有很多朋友。
认识四:1932年淞沪抗战(一·二八事变)的时候,鲁迅和家人在上海一个日本朋友的家里躲避战火。
1932年淞沪抗战,上海街头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认识五:鲁迅的文章,批判中国人劣根性的很多,但是,他貌似“从来不批评日本人”。
应该承认,以上前面四个认识,都是正确的,它们确系事实。
但是,“认识五”是错误的:说“鲁迅从来不批评日本人”,完全不符合事实。
事实上,鲁迅是个抗日分子,他曾经多次猛烈批评日本帝国主义。
是的。鲁迅的态度是抗日的。这个在历史上,并没有疑问。
鲁迅有很多日本朋友,这和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二者并不矛盾。
鲁迅在战争时期,暂时在日本朋友的家里躲避战火,这和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二者也不矛盾。
我们只要稍微翻一下鲁迅生前的作品、发言、采访稿等文字,很容易就能找到,鲁迅发表过很多抗日的言论。
鲁迅生前留下了很多公开的抗日言论,这些抗日言论非常清晰地显示了:鲁迅是一个抗日人士。
下面,我们就举几个例子,看看鲁迅在他生前,都公开发表过哪些抗日言论。
鲁迅抗日言论一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三天之后,也就是1931年9月21日,鲁迅接受了“文艺新闻社”的采访,这篇访谈稿,史料叫做《答文艺新闻社问》,在访谈中,鲁迅是这样批评日本的:
“日本占领东三省的意义这在一面,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膺惩”他的仆役——中国军阀,也就是“膺惩”中国民众,因为中国民众又是军阀的奴隶;在另一面,是进攻苏联的开头,是要使世界的劳苦群众,永受奴隶的苦楚的方针的第一步。”
鲁迅的文字是白话文,我就不必翻译了。
鲁迅抗日言论二
1932年2月3日,也就是“一·二八事变”爆发之后的第6天,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丁玲、胡愈之、陈望道、冯雪峰、周扬、田汉、夏衍、阳翰笙等43人,联名发表了《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原文是这样的: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的文化团体及作家们: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的军事行动,迄今已经轰炸了上海华界的重要工厂、文化机关和繁盛街市,中国民众死在日军炮火下者,已数千人。日本帝国主义现又倾其海军全力轰击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各重要城市。同时,英美法各帝国主义的军舰亦已云集上海,瓜分中国的帝国主义战争瞬将爆发。上海民众英勇的反日反帝斗争,已在严重的压迫下。我们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战争,反对加于中国民众反日反帝斗争的任何压迫,反对中国政府的对日妥协,以及压迫革命的民众。我们敬告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的文化团体及作家们,立即起来运用全力,援助中国被压迫民众,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屠杀,转变帝国主义战争为世界革命的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国际帝国主义,反对瓜分中国的战争!”
1932年淞沪抗战中的我十九路军将士
鲁迅抗日言论三
1935年2月9日,鲁迅在写给萧军、萧红的一封信中,说道:
“你记得去年各报上登过一篇《敌乎 ,友乎?》的文章吗?做的是徐树铮的儿子,现代阔人的代言人,他竟连日本是友是敌都怀疑起来了,怀疑的结果,才决定是‘友’。将来恐怕还会有一篇‘友乎,主乎?’要登出来。今年就要将‘一二八’‘九一八’的纪念取消,报上登载的减少学校假期,就是这件事,不过他们说话改头换面使大家不觉得。‘友’之敌,就是自己之敌,要代‘友’讨伐的。所以我看此后的中国报,将不准对日本说一句什么话。”
鲁迅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这事的背景是这样的:1934年12月,徐树铮的儿子徐道邻当时在国民政府任职,《外交评论》发表了一篇他的署名文章,标题叫《敌乎?友乎?》,意思是告诉日本:中国和日本应该是朋友,不应该是敌人。这篇文章虽然署名徐道邻,但其实是代表蒋介石的意思,当时国民政府发表这篇文章,是为了改善中日关系,但是,东三省已经沦陷三年,从鲁迅看来,在这种屈辱的情况下谈中日友好,是国民政府奴性的体现,所以,鲁迅非常反感这篇文章,鲁迅认为:日本是敌人,不是朋友,这事非常清楚,不存在“日本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问题,鲁迅认为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而且,没有扭转的可能,对于中国而言,只有抗日一条路。
从这封信我们可以知道:鲁迅不但是抗日的,而且,他的抗日态度,还是非常坚决的、是相当激进的。
鲁迅抗日言论四
1936年6月10日,鲁迅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也发表了抗日言论,这一次,鲁迅高声呼吁:对日本发动抗战。
鲁迅在这篇当中,是这样说的:
“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人人所共的问题,是民族生存的问题。所有一切生活(包含吃饭睡觉)都与这问题相关;例如吃饭可以和恋爱不相干,但目前中国人的吃饭和恋爱却都和日本侵略者多少有些关系,这是看一看满洲和华北的情形就可以明白的。而中国的唯一的出路,是全国一致对日的民族革命战争。”
鲁迅的这篇,非常鲜明地表达了自己抗日的态度。
鲁迅抗日言论五
1936年8月3日,鲁迅又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中,再一次呼吁抗日,原文是这样的:
“中国目前的革命的政党向全国人民所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我是看见的,我是拥护的,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那理由就因为我不但是一个作家,而且是一个中国人,所以这政策在我是认为非常正确的……我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派别的文学家在抗日的口号之下统一起来的主张……我以为文艺家在抗日问题上的联合是无条件的,只要他不是汉奸,愿意或赞成抗日,则不论叫哥哥妹妹,之乎者也,或鸳鸯蝴蝶都无妨。”
鲁迅的文字非常浅显易懂,他呼吁:所有的作家,无论任何派别,都应当联合起来,一致抗日。
这就是鲁迅对日本的态度。
油画:鲁迅与内山夫妇
事实上,在鲁迅传世的文字里,类似的抗日言论,还有很多,考虑篇幅问题,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鲁迅亲日”、“鲁迅是精神日本人”的说法,都是不成立的。
鲁迅是抗日人士,这是非常清楚的历史事实。
而有趣的是:尽管鲁迅公开发表了这么多的抗日言论,他的那些日本朋友,并没有因此和他翻脸,而是和他如常往来,鲁迅在1936年10月辞世之后,他有很多的日本朋友,都以各形式,发来了吊唁,表示哀悼。
位于上海虹口的内山书店,内山和他的中国员工站在店门口
为什么会这样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在大战爆发之前,在日本尚未转入战时体制之前,日本国内其实有不少文化人,也是反对战争的,尤其能和鲁迅交上朋友的那部分日本文化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左倾思想,也都有一些反战思想。
鲁迅死后9个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抗战,也就爆发了。
结论:鲁迅虽然有很多日本人朋友,但是,鲁迅本身是一个抗日人士,他的政治立场,是强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他多次发表过抗日言论,只不过,鲁迅的抗日言论,并不如他的《孔乙己》、《少年闰土》、《记念刘和珍君》等名篇出名,于是,给很多历史爱好者造成了误解:误以为鲁迅是个亲日分子、精神日本人(精日),但事实恰恰相反,鲁迅是个如假包换的抗日人士。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质疑:如果说鲁迅是抗日分子,1932年淞沪抗战的时候,他应该上前线呀,为何躲在日本人家中?这么说就有点抬杠了,鲁迅的态度和立场是抗日的,但他只是一个作家,毕竟不是军人,作为国民,各司其职,虽然说在紧急情况下,国家可以临时征召18-45岁的男性国民上战场,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鲁迅作为一个作家,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他是没有义务上前线、也不适合上前线的,因此,他和他的家人,暂时在朋友家中躲避战火,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