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底座方案主要是基于IDM统一身份管理平台、MDM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和ESB企业服务总线平台三款产品组合形成的解决方案,主要是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搭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构建统一、标准、柔性、可复用、可扩展的IT架构,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集成整合难度大、安全管控不到位等问题。

集成底座方案是三个产品组合形成的,由于产品之间良好的组合特性,集成底座方案实际是包含了三个子方案:IDM ESB统一身份5A管控方案,MDM ESB主数据治理方案、ESB MDM统一集成平台方案。在进行集成底座方案演示时不仅要演示集成底座整体的内容,也要对各个子方案进行演示和介绍

总体说明

整体说明主要包括对IPOC集成底座工程的整体需求进行说明,并对样例所使用到的组件场景进行整体规划,包括组件的编排、结合以及常用的数据转换以及映射等等,另外预置的服务在管理控制台进行注册和应用集成流程向结合,最后描述整体配置核心步骤。

1.需求说明

本次IPOC集成底座方案主要对ESB MDM、IDM ESB工程进行合并,并在原有样例工程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及功能拓展,本次IPOC集成底座工程创建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样例工程使项目实施人员、新晋员工可以快速了解产品以及ESB组件的使用场景,IPOC集成底座样例核心内容如下:

1.映射、转换组件的灵活应用,主要包括常见数据格式包括JavaBean、动态模型、XML、Json、DataRow、DataSet、DataBag、DataBox之间的数据格式处理及转换;

2.流程内循环、分支的处理;

3.流程预警流程的预置,包括微信预警、短信预警以及邮件预警;

4.基础组件预置样例在API服务进行注册并进行工程及流程的监控、统计、分析;

5.应用集成流程场景的配置及集成流程的调整;

6.IDM本身采用CAS认证,MDM采用OAuth认证,ESB采用接口认证;

7.IDM支持短信发送,支持短信登录和短信/邮件重置密码;

8.根据实际业务对ESB、MDM进行角色分配和权限配置,并支持相关角色和权限的同步;

9.服务接口均在ESB的API管理中进行注册和管理;

10.基于组织、岗位、人员主数据实现IDM的统一用户。

2.集成架构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1)

集成底座方案的集成主要是基于IDM和MDM作为数据的集中维护平台,通过ESB进行服务API的管理,构建集成通道,从而实现IDM、MDM以及上下游系统的打通。由业务系统作为基础数据的源头,这些基础数据通过ESB同步至MDM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唯一性、完整性;MDM将组织、人员等基础数据分发至IDM生成对应认证账号信息,用于支持统一认证等业务;整个集成过程中,ESB作为服务总线负责对各个系统的接口和服务进行注册和管理,同时构建系统数据对接的集成流程。

集成底座包括三个子方案,分别是IDM ESB统一身份5A管控方案、ESB MDM统一集成平台方案和MDM ESB主数据治理方案,本次IPOC集成底座是将三个子方案相结合。

1.ESB MDM统一集成平台方案:主要目的是通过集成底座平台打通系统间业务单据集成的难题,主要面向各个系统的业务数据,如财务单据、财务凭证、收款单/付款单、入库/出库单等。由业务系统提供标准化的业务单据接口,ESB将接口注册到平台,构建API注册中心,实现对API的管理、监控、测试、预警等,同时通过应用集成进行服务接口编排,实现系统单据的集成。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2)

2.IDM ESB统一身份5A管控方案:主要以权威的业务系统为源头,将组织、角色、用户等信息经过MDM平台治理后,同步到IDM平台,基于同一的用户信息完成统一认证;根据需求在IDM平台进行业务角色、权限角色的统一管理与权限分配,再通过IDM分发到对应的业务系统中,实现权限的统一;作为5A安全管控平台,IDM提供的密码策略、认证策略、监控预警、统一分析、业务系统注册与管理等功能能充分满足企业系统集成的需求。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3)

3.MDM ESB主数据治理方案:以MDM为核心实现基础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各个业务中的基础数据同步到MDM平台,并完成相关的数据清洗、统一、编码等,再将治理后的数据分发到下游系统,从而实现各个系统基础数据的同源、统一、准确,为后续深度的业务集成、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奠定基础。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4)

3.数据架构

组织人员集成架构: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5)

1.通过源头HR系统把组织、人员、岗位同步到主数据平台;

2.通过主数据凭平台把组织、人员、岗位信息分发到财务、ERP、IDM系统(注:IDM是在账号数据)。

账号集成架构: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6)

1.通过IDM平台把组织人员账号数据下发;

2.下游业务系统(ESB、MDM、Portal)接收IDM平台所下发的账号信息;

权限集成架构: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7)

1.其他业务系统通过调用IDM功能菜单导入接口把菜单信息注册到IDM平台;

2.IDM平台配置各个业务系统角色、权限信息通过ESB同步到其他业务系统进行账号授权实现统一权限;

数据集成架构: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8)

1.以ERP为数据源头,提供客户、供应商、银行账号并进行数据的同步,在主数据中将该三类主数据分发至财务系统中;

2.以MDM为数据源头,提供组织、人员、物料、产品并进行数据的分发,将该四类主数据分发至ERP系统与财务系统中;

3.以财务系统为数据源头,将核算项目、会计科目分发至MDM系统中,在MDM中进行存储,不进行下发。

单据集成架构: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9)

单据集成为ERP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的单据集成和凭证集成,通过ESB进行单据凭证的生成和数据的映射:

1.获取ERP系统中的收款单或付款单,通过ESB进行数据映射,然后将映射数据同步至财务系统中的应收单和应付单中,成功后把成功状态回写给ERP;

2.在ERP系统中将收款单和付款单组合成凭证信息,通过ESB将凭证信息映射为财务系统的凭证写入接口的入参,同步至财务系统中后将同步成功信息回写给收款单和付款单。

4.目标人员

内部IPOC演示说明文档主要为公司新进人员以及集成底座项目人员学习与参考。

1.参与或接手IPOC集成底座项目;

2.集成底座项目环境搭建;

3.内部技术人员学习IPOC集成底座。

演示方案

内部IPOC集成底座样例需要多场景多机制下的集成流程进行演示,本样例模拟发送和接收接口进行场景配置,创建集成流程完成数据同步,再配置服务以及流程的安全报警机制,调用查看运行监控和日志等,完成整个样例的演示。

1.工程规划

首先IPOC集成底座对两个样例进行了工程重新规划,ESB MDM预制样例拆分成单据集成工程和基础数据集成工程,单据集成工程包括付款单、收款单、以及凭证方面的服务与流程,基础数据集成工程包括组织、人员、岗位、客商、供应商等等主数据操作的服务与流程,IDM ESB预制样例调整为IDM集成工程,主要增加了对Portal和MDM系统的权限与账号的分发。

工程命名:IDMIntegration;

工程别名:IDM集成工程;

工程包名:com.agileai.ipoc;

工程目录结构如下: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10)

工程命名:BIZIntegration;

工程别名:BIZ集成工程;

工程包名:com.agileai.ipoc;

工程目录结构如下: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11)

工程命名:MDMIntegration;

工程别名:MDM集成工程;

工程包名:com.agileai.ipoc;

工程目录结构如下: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12)

2.角色规划

为了更完备的模拟在项目中的使用场景,对于菜单进行授权,根据不用的角色要配置不同的菜单功能权限,所以预置如下角色。

在IPOC集成底座样例中,对于各个系统分配了不同的角色,IDM分为数据管理员和权限管理员,ESB集成场景模块分为基础数据管理员、财务数据管理员、客商数据管理员、业务单据管理员、审计管理员,MDM分为基础数据管理员,财务数据管理员,客商数据管理员,管理主数据当中的一些基础数据Portal默认管理员角色,普通用户都从Portal门户集成平台来登录。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13)

具体在样例中则根据不同角色创建了六个不同的人员,都是由管理员进行权限设置。其中各个系统管理员需要在功能配置中的安全配置,配置各个角色的功能权限。

角色清单:

演示时,使用服务器IP地址进行访问,并登陆不同的人员角色账号进行演示,每个人员账号密码如下: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14)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15)

3.演示内容

具体演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分角色操作:样例中不同系统创建了不同角色,MDM(基础数据管理员、财务数据管理员、客商数据管理员)、IDM(基础数据管理员、权限管理员)、ESB(基础数据管理员、单据业务管理员、财务数据管理员、客商数据管理员、审计管理员)、Portal。介绍每个人的角色,查看不同人员对应可操作的功能菜单。

2.基础数据同步:从源头HR系统将主数据(组织、人员、岗位)同步至集成底座进行管理,同步之后在主数据平台查看数据是否同步成功,日志是否回写,对应服务监控、以及服务日志等,并对配置的接口安全机制进行调用演示,并查看对应报警信息以及服务报警日志。

3.基础数据分发:主数据组织、人员、岗位数据分发至下游业务系统(ERP、财务、IDM),查看数据是否成功同步,日志是否回写成功,对应服务监控、以及服务日志等。

4.账号分发:IDM账号数据分发至MDM、ESB、Portal系统,查看数据是否同步成功,日志是否回写,对应服务监控、以及服务日志等。

5.角色分发:标准角色、实际角色分发至MDM、ESB、Portal系统,查看数据是否同步成功,日志是否回写,对应服务监控、以及服务日志等。

6.权限下发:IDM平台给其他系统菜单授权下发至MDM、ESB、Portal系统,查看是否授权成功,授权成功之后进行登录验证。

7.单点登录:登录一个系统其他系统访问地址直接进入到平台首页。

8.业务单据集成:收款单或付款单通过ESB进行数据的映射写入到财务系统的应收单或者应付单中,最后将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回写给ERP系统,查看数据是否成功同步,日志是否回写成功,对应服务监控、以及服务日志等。

4.演示流程

1.角色权限查看:查看不同人员对应可操作的功能菜单,以及对应人员的作用;

2.样例介绍(PPT):分角色对样例中的原生服务、配置服务、场景配置、集成流程进行介绍查看;

3.集成流程调用(配置、审计可调用,所有人员都可查看调用结果,主要在集成流程中进行调用操作);

a)调用“组织架构”中的集成流程(组织、人员、岗位);

b)调用“权限部分”的集成流程流程;

c)每次调用后查看对应流程监控以及日志;

4.单点登录(ESB、IDM、MDM、Portal)基于Portal门户平台演示;

5.集成流程调用(配置、审计可调用,所有人员都可查看调用结果,主要在集成流程中进行调用操作):

a)调用“基础数据”中的集成流程(客户、供应商、核算项目、银行账户、会计科目、参考数据);

b)调用“单据分组”的集成流程(业务单据、业务凭证);

c)每次调用后查看对应流程监控以及日志;

6.安全报警调用:

a)应用集成安全:查看应用集成报警重调设置,并对配置安全报警机制的流程进行调用报警查看流程监控、报警日志。

前置工作

接下来介绍IPOC样例工程创建前期的前置工作确认都有哪些,为后续公司新进人员作参考。

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主要是指在服务生成或者组件操作时读取的数据库,而本章主要对用到的数据库表的进行介绍,并对表结构进行说明,数据库表清单如下: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16)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17)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18)

2.Mail资源

Mail资源主要用于需要异常报警时进行发送邮箱的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邮箱地址、用户名称以及用户密码,如下图。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19)

调整保存完成后,回到列表页面点击重新加载即可使用。

poco编程说明(集成底座POC演示流程说明)(20)

3.属性资源

在设计器内通常调用数据Url以及收件的邮箱等均通过全局变量的方式配置,包括微信获取的token、短信宝的Url地址等,凡是涉及到经常变动的均设置成为全局变量的形式。本样例设计到的全局变量(AlarmConfigs、GlobalConfigs、IPConfigs、TokenConfigs)需要在使用前进行编辑保存,使之加载到缓存当中。

5A管控

主要是基于IDM的统一认证、统一用户、统一授权、统一审核和统一应用管控,并结合MDM、ESB实现集成对接,在演示集成底座方案时,先从5A管控出发能更直观体现集成的效果,也更容易进行各系统的对接切换。

1.演示步骤

集成底座方案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方案,主要是为企业进行统一、稳定、可复用的基础框架,在演示过程中要明确集成底座的作用,以集成底座的基础支撑出发,通过5A管控体系的建立打通系统边界,同时结合各个子方案深度发掘集成底座方案的价值和应用。

所以具体演示流程规划如下:

1.通过Portal门户集成平台跳转到ESB平台;

2.进入到ESB集成流程功能触发组织、人员、岗位同步流程;

3.同步成功后在IDM平台基础管理进行账号数据下发;

4.在IDM平台统一权限模块进行角色(标准角色、实际角色)下发;

5.在IDM平台统一权限模块进行菜单授权下发其他系统;

6.基于Portal门户平台跳转其他各个业务系统来实现统一认证;

7.人员数据同步流程触发报警机制。

2.组织架构

主要对人力相关的组织、岗位、人员等主数据进行管理,包括从源头系统将主数据同步至技术底座进行管理,以及从技术底座分发至下游业务系统。基于人力主数据以及集成提供相应的同步分发接口,满足主数据平台和各业务系统有效的数据对接。

> > > >组织同步

以HR系统为源头提供组织主数据,同步主数据分发至ERP、IDM、FIS(同步流程自动分发):

1.在MDM、ERP、IDM、FIS系统查看同步当前组织数据是否存在(基础数据管理员);

2.调用组织同步集成流程传入HR组织编码(基础数据管理员);

3.查看ESB流程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同步成功(ESB审计员);

4.在监控统计中查看流程统计次数(ESB审计员);

5.查看MDM、ERP、IDM、FIS系统组织数据是否同步成功(基础数据管理员)。

> > > >岗位同步

以HR系统为源头提供岗位主数据,同步主数据分发至IDM(同步流程自动分发):

1.在MDM、ERP、IDM、FIS系统查看同步当前岗位数据是否存在(基础数据管理员);

2.调用岗位同步集成流程传入HR岗位编码(基础数据管理员);

3.查看ESB流程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同步成功(ESB审计员);

4.在监控统计中查看流程统计次数(ESB审计员);

5.查看MDM、ERP、IDM、FIS系统组织数据是否同步成功(基础数据管理员)。

> > > >人员同步

以HR系统为源头提供人员主数据,同步主数据分发至ERP、IDM、FIS(同步流程自动分发):

1.在MDM、ERP、IDM、FIS系统查看同步当前人员数据是否存在(基础数据管理员);

2.调用人员同步集成流程传入HR人员编码(基础数据管理员);

3.查看ESB流程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同步成功(ESB审计员);

4.在监控统计中查看流程统计次数(ESB审计员);

5.查看MDM、ERP、IDM、FIS系统组织数据是否同步成功(基础数据管理员)。

3.报警重试

自动重调功能主要解决了服务或流程在调用失败后,进行自动重新调用的操作,减少人工手动重调的麻烦。在IPOC样例中对服务接口或集成流程进行报警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服务或流程调用一定次数均失败后进行报警提醒

> > > >演示步骤

报警重调的演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API安全报警和应用集成报警。接下来对报警重调部分进行演示操作,具体演示步骤如下:

1.应用集成安全:查看应用集成报警重调设置,并对配置安全报警机制的流程进行调用报警查看流程监控、报警日志。

a)人员数据同步触发流程报警演示。

> > > >集成报警

1.数据库中查看要演示的流程是否有要推送入参数据;

2.配置集成流程报警配置信息(基础数据管理员);

3.调用人员同步集成流程(基础数据管理员);

4.流程工程监控,重置流程查看流程工程监控信息(SB审计管理员);

5.流程工程统计查看流程信息(ESB审计管理员);

6.查看流程日志是否同步成功(ESB审计管理员)。

4.统一权限

IDM的统一权限是IDM 5A中的一部分,通过在IDM平台配置其他系统的页面、控制器、接口等资源,由IDM平台对相关资源进行授权操作,再由ESB将权限数据分发到不同的系统,从而实现在IDM平台集中管理权限。

> > > >账号下发

IDM账号数据分发至MDM、ESB、Portal系统进行账号管理:

1.在ESB、MDM、Portal系统查看分发当前人员数据是否存在(基础数据管理员);

2.在IDM平台基础管理选择任意人员点击生成任务(基础数据管理员);

3.提交刚刚生成的任务(基础数据管理员);

4.查看ESB、MDM、Portal系统账号数据是否下发成功(管理员)。

> > > >角色下发

IDM(标准角色、实际角色)数据分发至MDM、ESB、Portal系统(标准角色与实际角色同理):

1.在ESB、MDM、Portal系统查看要分发的标准角色、实际角色数据是否存在(权限管理员);

2.在IDM平台统一权限模块中的标准角色或实际角色(权限管理员);

3.新增角色生成任务进行提交至其他业务系统(权限管理员);

4.查看ESB、MDM、Portal系统角色数据是否下发成功(管理员)。

> > > >统一权限

IDM权限数据分发至MDM、ESB、Portal系统进行授权登录:

5.在ESB、MDM、Portal系统查看要分发的权限数据是否存在(权限管理员);

6.在IDM平台统一权限模块中的授权管理选择对应业务系统给菜单进行授权(权限管理员);

7.在IDM平台操作管理模块的工作任务找到刚刚生成的任务进行提交(权限管理员);

8.查看ESB、MDM、Portal系统权限数据是否下发成功(管理员)。

5.统一认证

基于Portal门户平台跳转其他各个业务系统来实现统一认证。

应用集成

应用集成以ESB平台为主,主要针对ESB支持系统的API注册管理以及业务单据集成,将API治理和应用集成合并到一起,重点突出ESB使用的灵活性、便捷性。

1.演示步骤

集成底座方案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方案,主要是为企业进行统一、稳定、可复用的基础框架,在演示过程中要明确集成底座的作用,以集成底座的基础支撑出发,通过5A管控体系的建立打通系统边界,同时结合各个子方案深度发掘集成底座方案的价值和应用

所以具体演示流程规划如下:

1.通过Portal门户集成平台跳转到ESB平台;

2.进入到ESB集成流程功能触发客户、供应商、核算项目、银行账户、会计科目、参考数据同步流程;

3.应收单和应收单生成凭证同步中选择触发流程;

4.应付单和应付单生成凭证同步中选择触发流程;

5.应付单生成凭证流程触发报警机制。

2.基础数据

主要基于MDM平台进行演示,在演示5A统一用户、统一权限的过程中可以和MDM进行结合,但主数据治理主要是在统一权限分配后,可以实现三权分立,使用权、配置权、审计权彼此独立,便于实现主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

> > > >产品

MDM产品分发至财务系统和ERP

1.在Erp、FIS系统查看要分发的产品数据是否存在(客商数据管理员);

2.在MDM平台选择一条产品数据进行数据下发(客商数据管理员);

3.查看MDM产品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分发成功(客商数据管理员);

4.查看Erp、FIS系统产品数据是否分发成功(客商数据管理员)。

> > > >物料

MDM物料分发至财务系统和ERP

1.在Erp、FIS系统查看要分发的物料数据是否存在(客商数据管理员);

2.在MDM平台选择一条物料数据进行数据下发(客商数据管理员);

3.查看MDM物料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分发成功(客商数据管理员);

4.查看Erp、FIS系统物料数据是否分发成功(客商数据管理员)。

> > > >客户

ERP客户同步至主数据分发至财务系统(该流程同步后自动分发至财务系统):

1.在MDM、FIS系统查看要同步分发的客户数据是否存在(客商数据管理员);

2.调用客户同步集成流程传入ERP客户编码(客商数据管理员);

3.查看ESB流程同步日志信息是否成功(ESB审计员);

4.在监控统计中查看流程统计次数(ESB审计员);

5.查看MDM、FIS系统客户数据是否成功(客商数据管理员)。

> > > >供应商

ERP供应商同步至主数据分发至财务系统(该流程同步后自动分发至财务系统):

1.在MDM、FIS系统查看要同步分发的供应商数据是否存在(客商数据管理员);

2.调用供应商同步集成流程传入ERP供应商编码(客商数据管理员);

3.查看ESB流程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同步成功(ESB审计员);

4.在监控统计中查看流程统计次数(ESB审计员);

5.查看MDM、FIS系统供应商数据是否同步成功(客商数据管理员)。

> > > >核算项目

FIS核算项目同步至主数据系统

1.在MDM系统查看要同步的核算项目数据是否存在(财务数据管理员);-

2.调用核算项目同步集成流程传入FIS核算项目编码(财务数据管理员);

3.查看ESB流程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同步成功(ESB审计员);

4.在监控统计中查看流程统计次数(ESB审计员);

5.查看MDM系统核算项目数据是否同步成功(财务数据管理员)。

> > > >银行账户

ERP银行账户同步至主数据分发至财务系统(该流程同步后自动分发至财务系统):

1.在MDM、FIS系统查看要同步分发的银行账户数据是否存在(财务数据管理员);

2.调用银行账户同步集成流程传入ERP银行账户编码(财务数据管理员);

3.查看ESB流程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同步成功(ESB审计员);

4.在监控统计中查看流程统计次数(ESB审计员);

5.查看MDM、FIS系统银行账户数据是否同步成功(财务数据管理员)。

> > > >会计科目

FIS会计科目同步至主数据

1.在MDM系统查看要同步分发的会计科目数据是否存在(财务数据管理员);-

2.调用会计科目同步集成流程传入FIS会计科目编码(财务数据管理员);

3.查看ESB流程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同步成功(ESB审计员);

4.在监控统计中查看流程统计次数(ESB审计员);

5.查看MDM系统会计科目数据是否同步成功(财务数据管理员)。

> > > >参考数据

Erp参考数据同步至主数据分发至财务系统(该流程同步后自动分发至财务系统):

1.在MDM、FIS系统查看要同步分发的参考数据数据是否存在(财务数据管理员);

2.调用参考数据同步集成流程传入Erp参考数据编码(财务数据管理员);

3.查看ESB流程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同步分发成功(财务数据管理员);

4.在监控统计中查看流程统计次数(ESB审计员);

5.查看MDM、FIS系统参考数据是否同步成功(财务数据管理员)。

3.单据集成

通过集成底座平台打通系统间业务单据集成的难题,主要面向各个系统的业务数据,如财务单据、财务凭证、收/付款单、入库/出库单等。由业务系统提供标准化的业务单据接口,ESB将接口注册到平台,构建API注册中心,实现对API的管理、监控、测试、预警等,同时通过应用集成进行服务接口编排,实现系统单据的集成

> > > >业务单据

Erp应收单、应付单同步至FIS系统

1.在FIS系统查看要同步分发的应收单、应付单数据是否存在(单据数据管理员);

2.调用应收单、应付单同步集成流程传入Erp应收单、应付单编码(单据数据管理员);

3.查看ESB流程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同步成功(ESB审计员);

4.在监控统计中查看流程统计次数(ESB审计员);

5.查看FIS系统应收单、应付单数据是否同步成功(单据数据管理员)。

> > > >业务凭证

Erp应收单、应付单凭证同步至FIS系统

1.在FIS系统查看要同步分发的应收单、应付单凭证数据是否存在(单据数据管理员);

2.调用应收单、应付单凭证同步集成流程传入Erp应收单、应付单编码(单据数据管理员);

3.查看ESB流程同步日志信息是否同步成功(ESB审计员);

4.在监控统计中查看流程统计次数(ESB审计员);

5.查看FIS系统应收单、应付单凭证数据是否同步成功(单据数据管理员)。

4.报警重试

自动重调功能主要解决了服务或流程在调用失败后,进行自动重新调用的操作,减少人工手动重调的麻烦。在IPOC样例中对服务接口或集成流程进行报警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服务或流程调用一定次数均失败后进行报警提醒。

> > > >演示步骤

报警重调的演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API安全报警和应用集成报警。接下来对报警重调部分进行演示操作,具体演示步骤如下:

1.应用集成安全:查看应用集成报警重调设置,并对配置安全报警机制的流程进行调用报警查看流程监控、报警日志。

2.人员数据同步触发流程报警演示;

3.业务单据同步触发流程报警演示。

> > > >集成报警

1.数据库中查看要演示的流程是否有要推送入参数据;

2.配置集成流程报警配置信息(单据数据管理员);

3.调用单据凭证集成流程(单据数据管理员);

4.流程工程监控,重置流程查看流程工程监控信息(ESB审计管理员);

5.流程工程统计查看流程信息(ESB审计管理员);

6.查看流程日志是否同步成功(ESB审计管理员)。

总结分析

IPOC集成底座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平台,主要满足5A管控、主数据治理以及业务集成等需求,通过基础架构的搭建,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套全面稳定、标准统一、易于复用、灵活调整的基础环境。

集成底座主要包括三款核心产品:IDM身份管理平台完成5A管控,实现统一用户、统一认证、统一权限、统一审计和统一应用;MDM基础数据治理平台完成基础数据治理,保证基础数据的同源一致;ESB企业服务总线主要完成业务集成,并支持MDM平台的主数据同步分发和IDM的统一用户集成。

IPOC集成底座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基于Portal门户平台跳转其他各个业务系统来实现统一认证;

2.统一认证采用三种认证方式(CAS、Oauth、接口);

3.IDM支持短信发送与登录和短信/邮箱重置密码;

4.基于组织、岗位、人员、客户、供应商、银行账号等主数据实现IDM的统一用户和业务单据的集成;

5.IDM实现权限组织、用户、角色、实际角色的统一管理与统一,以及权限机制的有效应用;

6.ESB基于api管理实现统一API;

7.服务接口、集成流程支持日志记录和统计分析;

8.集成流程支持预警机制,支持邮件,短信报警;

9.除集成流程采用Http外,其他接口均采用Rest或Web服务;

10.系统接口对接均采用模型对接,Rest服务采用动态模型,Web服务采用静态模型;

11.根据实际业务对ESB、MDM进行角色分配和权限配置,并支持相关角色和权限的同步。

1.演示总结

由于集成底座方案是包含了三个子方案,所以在演示时一定要演示子方案的内容,体现集成底座的价值,体现在实际项目和业务中的有效支撑和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业务升级的支持和帮助,集成底座不仅仅是建设一套系统或方案,更重要的是它会不断支持扩展、不断壮大,不断支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满足更多的业务场景和技术支撑。

2.产品方案

集成底座主要包括IDM、MDM、ESB三款产品,但是三个产品又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多个子方案,在实际项目中除了建设基于集成底座的5A管控体系外,往往还会进行主数据治理、应用集成等内容建设,从而强化集成底座的价值和应用。基于集成底座构建基础,同时增加更多的业务支撑,发挥信息化的价值也是集成底座方案形成并不断壮大的原因之一

3.实施模式

集成底座的三个产品都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并且对于各个子方案,在ESB中都有对应的预置样例,在实际项目中基于成熟的实施模式、预置样例,可以实现快速交付,所以集成底座项目大部分都是产品 培训的模式,即由合作伙伴或客户信息化团队进行实施交付,项目团队更多的是提供方案支持、产品培训、技术指导等。

产品 培训的模式相对于由内部项目团队实施更容易完成交付,更能发挥各自的价值,内部团队更熟悉产品、方案、集成模式等,并且能把这些模式和标准传递给合作伙伴。而伙伴方则更熟悉业务、实施方式、交付方式,通过身份转变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容易、更快速实现项目交付。通过这种交付模式,伙伴方也能越来越熟悉产品和方案,更容易也更有意愿推动同类项目

本文由@数通畅联原创,欢迎转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