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我调入了任市中学。刚进入新的学校,就接受了高二四个班和初二两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那时的高中生物课从高二开始开设)。同时接手了一位老教师丢出来的一个高二的班主任工作,前任班主任其实是一个很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师,也曾是我的老师,但也已经被折腾得精疲力竭了,可见这个班的学生有多调皮。我作为新教师进入后,顺理成章地被安排接了盘,好在经过一学期的磨合,也还比较顺利的管理下来了。但在高二下期我的身份就变得比较尴尬了:分文理科了,这个班成了文科班,不开生物课了,我成了空头班主任啦!学校要求我继续,我只好坚持到进入高三时才交付给另一位老教师。

教育故事和案例(教育故事之廿年奋进)(1)

我所带生物课的年级即将成为参加恢复生物高考的第一个年级。我们这些生物老师,似乎有种大旱逢甘霖、赦免出牢笼的感觉,可以想象我们教学的卖力程度!备课写的是详细教案,一学期下来要写几大本;资料书上的检测题全部用红笔做了个遍,写得密密麻麻;几乎天天都要自己出题,手工书写加剪贴后复印,用作学生练习或检测,一学期下来可以装订好几册。那时学校可以组织高三教师出去交流学习,一方面到兄弟学校观摩一下复习策略,一方面也能到处走走缓解一下高三教师巨大的工作压力。所以高三工作起来虽很累但也快乐着,因为高考如果成绩优异的话,还可以有外出旅游度假的机会。两年后的2001年,在沉寂多年后生物再次走进高考,我的教学效果还算理想。以后就是两年一循环,直到2010年开始改为高一开始开设生物课成为三年一循环,至今我一直承担着高中生物教学工作。

教育故事和案例(教育故事之廿年奋进)(2)

从进入任市中学伊始,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工作的巨大压力,同时也预感自己有了施展能力的机会,坚信靠自己的努力会有所作为,因为在潜意识里,我还是一个在业务上追求进步的青年教师。到如今,我虽然算不上是有多大成就和有多么成功的教师,但也还是有了自己成长的一些感悟。在这里不妨给大家作个分享:

教育故事和案例(教育故事之廿年奋进)(3)

一是借助平台很重要。来到任市中学,母校为我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教学上,我担负着恢复生物高考的首个高中年级的生物教学,为此,我舍死亡命的钻研教材、大纲、教辅,甚至大学专业教材,使自己的学科教学业务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在教研上,我进校很快担任了生物教研组组长,带领一干学科同仁研讨、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科组全体教师教研能力的整体提升,自身也受益匪浅;在科研上,我有幸成为学校新成立的教科室的理论教科员,从对教育科研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行家里手,使自己实现了由教书匠到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成功蜕变;在管理上,我先后走上了年级组长、教务处副主任、教科室主任的岗位,参与了年级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涉足了一下自己并不擅长、也不大喜欢的管理服务领域,工作虽不待见,但也让我长了一些见识,学到了不少影响人生的宝贵东西。

教育故事和案例(教育故事之廿年奋进)(4)

二是慎重选择很重要。作为教师,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很重要。记得一位大咖曾说过,当了教师,你有几个选择:挣钱当大款老师,钻营当官员老师,钻研当专业老师。我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毫无经济头脑和经商意识,又不愿把教书当副业跑去经商,所以挣钱当大款对我来说是天方夜谭,是白日做梦!我还反复思量了一下自己:性格耿直,遇到不正之事就爱说说,当官的称我为“二杆子”(这个“特长”让我走进了县政委员的行列,到如今已经干了三届都还没能抽身);遇权贵,没有摇尾乞怜和巴结贿赂之表现(教书三十年了,连给领导拜年之类的都从未表示过),纯粹一个迂夫子。因此,想钻进当官玩权的队伍也是没门的!摆在自己面前唯一的一条路,就是通过专业发展成长为站得稳讲台、能走得更远更高的专业教师。这无疑是一个非“富二代”“官二代”的最好选择!

教育故事和案例(教育故事之廿年奋进)(5)

三是人生机遇很重要。人的一生能碰到很多转折的机会,关键是要把握住其中的某一次,作为自己发展提升的契机。机会可能是摆在那儿的,也可能是一些贵人给的,更可能是自己创造的。对于我来说,虽然这三者兼有之,但我还是不得不特别提一提我工作中遇到的几位贵人,他们是热心人、引路人,是推手、帮手,值得我永远尊重和铭记。一位就是老校长也是我的恩师曾凡俊,是他接纳了我,让我从一个消极懒惰得已不想再动弹的地方,进入了具有挑战、充满活力的母校任教。还记得在曾校长离任后的一次聚会中,他对我歉疚地说,为我没帮上什么忙。言外之意是没有给我在学校谋个一官半职的。其实,曾校长不知道,我的秉性决定了,自己对当个什么的还真没有什么兴趣。我对曾校长让我进入教科室担任理论教科员、担任生物教研组长,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因为这对我的专业发展方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的人生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位就是教科室的老主任李代清,这是我干教育科研的启蒙老师。跟随李主任到处学习培训,搞课题研究。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出差在外的列车上、宾馆里,或者是在聚餐的饭桌上,李主任都是只为我们口头提供课题研究的线索,指出开展研究的方向,提出总结提炼的大纲,放手让我们自己去做一切研究工作,使我们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研究水平得以迅速提升。再一位就是刚调任县职中的刘海洋校长,这是一个具有教育情怀、充满教育思想的校长,与其共事,似乎有永不枯竭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源泉,也令我在教科研工作中总有做不完的事。曾经让我一度打退堂鼓,在中层管理岗位聘任时不再继续,可还是被“逮”了回去,终究没能如愿。就这样,被刘校长一路“逼”着、拉着,一步一步坚持走到了今天。

教育故事和案例(教育故事之廿年奋进)(6)

四是不懈学习很重要。在原来工作的地方蹉跎了十年,自己从一个雄心勃勃、富有朝气的大学生,逐步沦落为一个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混世小青。说实在的,刚调进任市中学时,自己就像一个从山旮旯走出来的原始人,什么都不懂!看到别人能在电脑上打出汉字来,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自己还只知道简单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不知道早已有了桌面操作系统;看见别人在电脑上用QQ与陌生人远距离聊天,更是觉得新奇得不得了,因为自己连QQ号都还没有。那时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可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中世纪的人,似乎落伍几百年了。彼时,我才真正懂得“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的含义,人不学习,还真的会落后。而且落后得一塌糊涂。于是,我开始发奋了。学科教学我是有学习基础的,毕竟在大学我是拿奖学金的好学生,所以不怎么费时费事。我开始业余学习了,从学电脑打字开始,五笔难记搞不懂,就学拼音打字,学办公软件操作,到如今几万字的科研报告,基本上都是我自己敲出来并编辑好付印的。我还学习制作网站网页,从一窍不通开始看书,动手制作时老是遇到自己无法搞懂的问题,于是即使是在半夜,也会打电话把计算机专业老师唤醒,得到解答并解决了才罢休。以前学校自己无法摄录和编辑校园电视节目,请人拍摄后再到县实验小学由黎永文老师剪辑,也就在自己陪黎老师熬了几天几夜后,有拍照基础的我,突然有了学习摄录和剪辑的想法,连摄像机的部件按钮和操作方法都不知道的我,居然也在边学边请教中学成了。最难的莫过于教育科研了,最初我连什么是教育科研都不晓得,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通过参加省教科所组织的教育科研培训,向省市教育科研专家请教,与教育科研同行研讨交流,收集各学校的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借鉴参考和学习,总算入了门,并有了一定的提升。记得有一次,为了一个课题资料的总结提炼,不惜与办公室的另一位老师,因为在成都与省教科所的专家讨论还没结果,就又紧跟专家随车跑到遂宁大英参会后继续讨论,然后又跟到南充得到了圆满的讨论结果才罢休。很多人选择了稳定的工作之后就会不思进取,平淡一生,以为这就是铁饭碗,其实,如今这个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说。所以,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停止进步,才是我们真正赖以生存的“铁饭碗”!

教育故事和案例(教育故事之廿年奋进)(7)

五是执着坚守很重要。人们都说,选择了当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那么在当教师从事学科教学的同时,又选择了搞教育科研、干信息技术等“副业”,那就不只是清贫了,还有清苦、劳累和病痛。因为这些“副业”不是自己的本行,你得先艰苦的学习,然后就是艰难的做事,要想取得点成果,做出点成绩来,比女人生个儿子还难!曾经有要好的同事劝我,给管事的领导说说,去年管会干,去好的部门干,既轻松又有好处。我只有苦笑一下,别说自己真不想换行当,就是真要换,我还不干的,更别说低三下四去求人换岗位了。所以从当教科员算起,我在学校教科室至今已整整呆了十八年了,从未挪过窝!当别人寒暑期正在度假的时候,我可能还得在外参加教育科研的学习培训,还可能在办公室按照上级的指示,通过网络令人厌烦地催促老师们完成远程学习;当别人暑假已经跑到清凉世界去尽情享受的时候,我还得打着光膀子在热得像蒸笼似的办公室,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敲打电脑键盘撰写冗长的研究报告,准备成果简述书、工作报告、效果测查报告、资料附件等;当别人上完课已经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我还会在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中站上几小时摄录视频素材,还得在夜深人静时不厌其烦地剪辑制作,直到腰酸背痛、瞌睡沉沉。也有要好的老师问过我,这么拼命地在学校干别人不愿干的事,从没见领导表扬过你,也没见给过你额外的报酬,这究竟是为了啥呀?对此,我只有一笑而过。其实我也不是傻子,俗话说,吃亏是福。我始终认为,自己是在借助学校的平台,干自己感兴趣而又喜欢干的事。何况,通过自己的坚守与执着,苦干加实干,我还获得了能力的提升,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教育故事和案例(教育故事之廿年奋进)(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