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年玲

非遗博览园荷花 非遗花开满仰天村(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和血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承载着一个地域群众以至我们整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榆社有悠久历史积淀和民族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榆社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北寨乡仰天村,“非遗之花”遍地开。

民间传说

【“仰天”村名来历的传说】

仰天,据村民传颂,村里曾经有一口刻有“养田”二字的大钟,刻有时间“启元”,也就是说,仰天村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原名“养田”。之所以叫为仰天,据民间传说,后赵王石勒病重,部下一路护送他会故里,路过“养田”村,病情发作,仰而亡。村人称去世为“仰天了”,因此把“养田”改为“仰天”。

【李家楼院来历的传说】

每次走进仰天村,我们首先会来到村里的湾头巷,参观村子的标志性建筑——曾经李家的楼院。

据村民说,李家楼院曾经有正楼、南楼、西楼三栋楼房,均为二层楼房。如今宽阔的院子里已经没有了楼房的影子,只剩三间正房和两间南房,但是气派的院门和南房窗台上的石雕,依旧向世人展示着这座楼院曾经的辉煌。

仰天村的李家,原为西马乡南山晕村九甲李家后代。仰天村楼院第一个主人是李唐杰。南山晕九甲李氏第十八世李镜椿有四个儿子——老大李唐熊、老二李唐俊、老三李唐英、老四李唐杰。仰天村村民自古勤劳节俭,村里的土财主较多。四儿子李唐杰,人称“疤狗四”,是个木匠,在仰天村给财主做木匠活,由于木匠技艺好,做的活深受喜爱,因此挣了许多钱,民国25年(1936)就在湾头巷盖了三座楼院。

也有人说,当年疤狗四来到仰天村时非常穷,带着妻子就在湾头村一座旧宅子里暂住,因为村民间相传,这座院子闹鬼,因此没有人敢来居住。疤狗四住上后,每天晚上都会有“红火”出现。疤狗四夫妻俩胆子都大,一点都不害怕,而且疤狗四告诉老婆说,等红火出现后,你就跟上它,看它们在哪里“落脚”,你记个记号。于是连续几晚上,他老婆就跟着红火跑,把它落脚的地方都标上了记号。疤狗四拿着镢头把标有记号的地方刨开,每刨一处,都会出现大量的金银。于是疤狗四得了许多钱财,就把这座旧宅子重新修为有三座二层楼的楼房院。村民相传,疤狗四夫妇是有财运的人,财运会主动找他们。楼院的最后一位主人李凤翔是李唐杰的孙子——九甲李氏二十一世,据说家里还用的大管家。

【扯鱼沟里老鳖精】

距仰天村半里远,,有一个地名叫扯鱼沟,居住的就是仰天田姓人家。扯鱼沟石崖下有个深潭。有一天田财主家有一个叫常二的长工在地里干活,听到石崖下深潭里“咕咚咕咚”一阵响动。不一会儿一个慈眉善目、矮个子黑脸膛的驼背老汉来到他跟前。

驼背老汉告常二说他是一个千年修炼得道的鳖仙。从此以后,一年多时间两人隔三差五在地里聊天。一天,常二到老鳖精的地宫作客,见珍珠玛瑙宝玉堆满地宫。

常二起了贪心,从喝醉酒的老鳖精嘴里知道他最怕百姓盖房子用的生石灰。于是,他回去后就到辽州(今左权县)拉了一车生石灰全部倒进深潭里。老鳖精被烧死了,常二也被得知真相的老鳖精处死了。

【土滩秧歌】

仰天村在民国期间土滩秧歌繁荣,曾经有两个队伍——村里土滩秧歌队与湾头土滩秧歌队。村里土滩秧歌队承办人为张友金,主要队员有张友云、张友金、游河江等;湾里土滩秧歌队由曹玉龙组建、承办。

表演形式为即兴表演,正月十五土滩秧歌队外出表演,参神祭拜后就开始表演,看到什么唱什么,多为祝福言语。

【秧歌】

仰天村的秧歌戏产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土改”期间,由李四黄组建,成员有李四黄、曹墓成、曹成阳等。

主要演唱剧目是由驻村教师李玉文(已故)编写的《蓝蓝宗宝把婚结》和本村教师田虎文编写的《冯友林》。

秧歌《蓝蓝宗宝把婚结》讲述的是仰天村实施《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后,年轻人和“顽固派”关于自主婚姻和包办婚姻之间的一场斗争。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仰天村的蓝蓝和宗宝拥护自主婚姻,自由恋爱,却遭到他们他们父母的反对,最终蓝蓝和宗宝有情人终成眷属。

现年86岁的村民王毛祥回忆,宗宝的父亲曹成阳有一句唱词为:“蓝蓝宗宝去结婚,把我成阳当成活死人。”

秧歌《冯友林》讲述的是贫苦农民反抗地主的欺压和剥削的故事。仰天村的一个村民给千峪村给地主冯友林砍木头,被木头砸伤腿,但是地主不仅不闻不问,而且还怪罪砍木头的人。

现年81岁的村民曹成友回忆,给地主砍木头的村民的一句唱词为:“冯友林不像人,俺给你做营生,把俺腿砸着,把俺娘活急死。”

非遗博览园荷花 非遗花开满仰天村(2)

【仰天村晋剧团】

上世纪七十年代,仰天村组建了以唱样板戏为主的“仰天晋剧团”,裴志明为团长、张效金为副团长。演职人员31人,张效金为主角,孟拉弟、曹秀芳唱小旦,张孝如为武生。主要演唱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一块银元》等。

仰天村晋剧团有演出时用的行头、服装、道具和幕景等。据现年已经73岁的副团长张效金回忆,剧团成立之初,请的是武乡县的师傅教唱,后来又请到兰峪乡火烧庄村的李师傅教授了两个冬天,所有成员就都可以上台演唱了。据他回忆,剧团的幕景非常漂亮,有三层幕,头幕是枣儿红的布,是全体成员在秋天的时候上山打洋槐角,卖钱后买的;二幕是一块绿绸缎,是剧团成员上山砍木头,卖掉木头后用钱买的;三幕是张效金家族的一块白布,本来这块白布是仰天村张氏家族买来要写家谱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弄成,就被张效金拿出来当了幕景了。

仰天晋剧团在每年的正月里出村演出,走遍了榆社的大小村落,不仅丰富了仰天村的村民文化生活,也活跃、丰富了榆社县的村民文化生活。在农业学大寨的时期,一年正月,仰天晋剧团在东汇村演唱《一块银元》,吸引了去昔阳参观大寨返回来的人员,在东汇的街道上,停满了车辆。

传统舞蹈

【霸王鞭】


仰天村的霸王鞭产生于后赵帝王石勒时代。石勒为榆社社城人,石勒军队打胜仗后,挥舞兵器跳舞,逐渐形成霸王鞭舞蹈形式,成为鼓舞士气的军旅歌舞,后传入家乡。石勒病卒后,他的子民便跳着他生前喜欢的这种舞蹈,唱着挽歌,把他埋葬在北寨乡的赵王村。

民国及抗战、“土改”前后,仰天村的霸王鞭较繁荣。多为四人一组,两两对打霸王鞭,一男一女;后来又发展为四名男子对打霸王鞭,四名女子舞扇。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跳霸王鞭的逐渐减少,现如今,村民又开始跳霸王鞭,把这一古老技艺传承了下来。

代表性传承人刘海生回忆霸王鞭《八字宪法放光辉》唱词:五八年来“大跃进”,开创农业是纲领,个体改成集体化,集体力量非常大;钢铁发展“大跃进”,全国各地都使用,祖国建设很重要,全民皆兵觉悟高;六亿神州精神要,制造公社盖世豪,又大又红无限好,食堂光芒万丈高;八字宪法写得明,发展水利很要紧,农业纲要四十条,条条政策是法宝;全国妇女要提高,自由结婚政策好,妇女能顶半边天,党的纲要要记牢;阶级斗争是纲要,敌我分清要记牢,这是国策很重要,各级党委要抓好;扫盲工作更重要,全国人民要学习,科学发展要文化,没有文化不能行;知识青年要参军,军队是个大熔炉,保卫祖国向前进,全靠工农商学兵;建国以来不几年,社会发展缺人才,多生多育要得奖,国家多靠下一代,各村各社办学校,学校育人最重要,社会发展向前进,全靠国家栋梁材。

【仰天村锣鼓队、舞蹈队】


仰天村锣鼓队、舞蹈队由本村村民裴志明组建于2016年,后由张效如负责,共16人。主要表演威风锣鼓、广场舞、水兵舞、双扇舞、单扇舞等。

每年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一仰天村庙会期间,都会表演各种节目,村子里或附近村落有办红白事情的,也请去参加。2018年农历三月初一仰天村庙会期间,仰天锣鼓队、舞蹈队承办了一台异彩纷呈的文艺晚会。

传统民俗

奶奶庙会祈愿求子


每年三月初一为仰天村奶奶庙会,是仰天村及附近村落村民祈愿求子的日子。结婚多年不生育的村民,在农历二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晚上十二点,也就是三月初一凌晨,拿上供奉品(一般为糕点)和香来到奶奶庙,给奶奶家上香、敬供品,烧香后磕头跪拜,然后告诉奶奶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具体情况、家庭具体地址及自己想要个男孩还是女孩。祈愿完后,如果发现奶奶身上挂有别人还愿挂来的缰(一根长红线上拴有三个或五个铜板),就拿上或用红布包起来藏在身上,或直接藏在身上,一句话也不能说,原路返回家中,把祈到的缰拿出来,挂在仰层上或挂在墙上,但是不能让它落地。这就祈愿成功。如果祈愿后,奶奶身上并没有缰,那就把自己来时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一根自己身高二倍长的红线挂在奶奶身上,然后直接回家。这也是祈愿成功。愿望实现得儿得女后,来年三月初一必须来奶奶庙还愿。还愿的时候,要用自己身高二倍的三根红线拴三条缰,每条拴三个或五个铜钱,供品是提前蒸熟的馒头,有的人家还给摆盘子(菜)。祭拜结束后,把三条缰挂在奶奶身上。

去奶奶庙祈愿的人,最好是本人,丈夫或妻子都可以,或者是夫妻双方至亲的人。要是想祈愿成功,早早去奶奶庙等候,晚上12点一到,就去祈愿,有还愿的人,就可以先“抢到孩子”——缰。或者提前找到祈愿得子的人家,商量好,一起去,人家还愿后,马上祈愿,保证抢到缰。

游艺习俗

仰天村的游艺习俗较多,如踢毽子、滚铁环、跳格子、打元宝、捏泥娃娃、老鹰抓小鸡、成三、砸油油、陀螺、憋茅的等。

【砸油油】


在地上画上两条间距约十米左右的直线,然后找块砖头或一头较平能在地上直立的石块当“老墩子”,把它立在一头的直线上。两人或多人即可。游戏开始需要用“锤子、剪刀、布”来决定谁先砸。开始后站在另一条直线,用自己的“油油”砸对方的“老墩子”,一局只要进行完瞅牌、弹三、圪挺、前伐、后伐、过梁和杀七项程序,每次都能把“老墩子”砸到就算赢。以上七项中,如果有一次没有砸到“老墩子”,或违反了游戏规则,则由另一人进行游戏。如此反复,每次开始要接上一次未完成的项目进行,谁先完成最后的“杀”,谁就取得本局游戏的胜利。砸油油是冬天男孩子们爱玩的游戏,而且非常普及,材料到处都有,场地也好选择,不论村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只要是一块较为开阔的地方即可进行。砸油油游戏比赛,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身体锻炼,而且有利于增进孩子们的团结协作。

【成三】


为两人的游戏,在地头或石板上画个“成三”的游戏图,再找一些小木棒或小石块(一般为每人15粒),便可进行游戏。可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先走,然后交替先走,谁的木棒或小石块先一字排成“三”,就可拿去对方一子,直至对方无法成三为止。“成三”游戏为成人游戏,操作简单,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均可进行。本游戏丰富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为农民在劳动闲暇之余增添娱乐。

仰天村的“非遗花”,世代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文化资源。为了传承“非遗”、弘扬传统,让祖辈们唱过的歌、跳过的舞、做过的手工、讲过的故事等永放光彩,仰天村每个村民有责任保护它们、关爱它们、传承它们,让它们川流不息、奔涌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