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坐拥758个湖泊,4228条河流,长江穿省而过,丰沛的水系让鱼成为了湖北人餐桌上的家常味道。湖北人对鱼肉的烹饪花式繁多,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吃法,然而,湖北人并没有止步于对鱼肉的享用,他们对鱼杂同样情有独钟,并以此做成火锅而闻名全国,这其中又蕴藏着怎样的美食逻辑?

涮肉火锅菜品(湖北荆州鱼杂火锅)(1)

早在远古时代,杂碎中的内脏就是人类祭祀用品,与火锅相遇,和蛋白质加脂肪的组合,毫无疑问赋予杂碎味觉优势,它们要么因缺乏结缔组织鲜香滑嫩,要么依靠平滑肌贡献咀嚼时的愉悦感,所以肺头与肥肠,通过卤煮达成同盟,毛肚携腰花登上麻辣巅峰,板筋、蹄筋继续强强联手,杂碎向火锅进军从未止步。

只要一有空闲,63岁的毛叔就会到长江边来钓鱼,这是每一位荆州大叔向往的退休生活,毛叔的老伴梅姐则会在清晨赶到鱼市,她每天要抢购超过50斤的新鲜鱼杂,为此除了早起,她更需要稳准狠。

买完鱼杂还,不到放慢节奏的时候,哪怕在天气清冷的秋季,富含营养物质的新鲜鱼杂也极容易变味,尽早完成初步的加工,一早上的辛苦才不算白费。

涮肉火锅菜品(湖北荆州鱼杂火锅)(2)

湖北人吃鱼杂,讲究应时应季,不同的鱼种选择不同的部位,随季节更替轮番登场,唯有鲤鱼鱼子全年供应,鲤鱼鱼子生得娇嫩柔滑,在莹润的球体中是蛋白质、水分和脂肪的聚集,如何兑现它的美味,还要等待懂它的人。

涮肉火锅菜品(湖北荆州鱼杂火锅)(3)

11点,毛老板准时登场,关于鱼子他有着独到的见解,有意避开煎制定型的预处理,是毛老板多年烹饪的经验累积,在追求香浓口味的过程中,直接炖煮却不让鱼子滑散,除了轻柔老成的手法,还有赖梅姐总能及时拿到新鲜的食材。

涮肉火锅菜品(湖北荆州鱼杂火锅)(4)

细腻的鱼子无须久煮,在毛老板的操持下,三五分钟即可入味,将将入口,细密中裹挟坚实的颗粒感,随着咀嚼,绵密的鱼子在舌尖搅动,丰腴的香气随之扩散,成为荆州夜生活的一部分。

29年前,毛老板和梅姐相识,为了妻子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开了这家鱼杂火锅店,梅姐忙里忙外,把小店和毛老板管理得井井有条。

涮肉火锅菜品(湖北荆州鱼杂火锅)(5)

距离荆州200公里,洪湖渔场的渔民早早开始等待,在旺产期,这个荆州面积最大的渔场,每天的捕捞量在1万斤左右,其中鮰鱼占据了绝大部分,鮰鱼在长江沿岸各地都有生产,称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做法,然而在湖北,鮰鱼却是因为鱼肚而出名。

鱼肚也称鱼钓,是鱼体内起浮沉作用的器官,为应对水底的高压,鮰鱼鱼肚格外厚实,拥有丰富的胶质和蛋白,口感糯滑而有嚼劲。

涮肉火锅菜品(湖北荆州鱼杂火锅)(6)

不过,在毛老板和梅姐的店里,价格亲民的青鱼肚才更受欢迎,食材固然有区别,但掌勺人的手艺才是关键。

姜蒜的加入只是前戏,要想将鱼肚调教得更出彩,本地特色豆瓣酱必不可少,豆瓣酱内的多种发酵物质是风味催化剂,每个厨师在用量上的细微差别,让鱼杂的滋味各有千秋,醋与料酒随大火煮沸,遮蔽腥膻的同时也会生成香气因子,而放入青椒,为鱼杂火锅最后点缀上一层清新的尖锐辛香。

涮肉火锅菜品(湖北荆州鱼杂火锅)(7)

鱼头丰润,鱼子绵密,鱼白嫩滑,而鱼肚最是脆韧,惹人喜爱,一锅鱼杂将湖北人吃鱼不见鱼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

29年来,毛老板和梅姐一直坚持家常口味,一人的与世无争,加上一人的勤恳泼辣,再用默契调味,于是他们的日子也就过得从容不迫。

涮肉火锅菜品(湖北荆州鱼杂火锅)(8)

如果说肉食是人类的生存本能,那么杂碎的食用就是我们在获取能量上另辟蹊径,如今,这种对于杂的偏爱早已超越物尽其用的本意,不断创造着别出心裁的味道区间,人们用认真勤恳烹制平凡和艰辛,待美味散去,留藏心间的是关乎生活的智慧。

涮肉火锅菜品(湖北荆州鱼杂火锅)(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