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冬日午后的多伦路上,阳光直射在“弹格路”上,忽听老洋房里飘出一首《上海滩》的曲子,听着听着停下了脚步,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那条多伦路。
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始建于1912年。原为宝山县一条荒凉的小河浜,因英国传教士窦乐安发现这里与淞沪铁路近在咫尺,便花钱买下了这片土地,填河造路,做起了生意。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已建有各种海派风格的小洋楼和中国式的弄堂,成了中囯近代史上文化界的重镇。鲁迅、茅盾、瞿秋白、丁玲、王造时、叶圣陶、冯雪峰等文学界的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中华艺术大学、左翼作家联盟都在此成立并开展活动。这里也因此被称为“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1954年7月,多伦路所在的北四川路区在街上的59号上海基督教鸿德堂召开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当时北四川路区举行重要会议的场所。
然而,这条颇有文化气息的多伦路,或许许多人不知道,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却遭遇到了一场破坏,变成了马路菜场。当时的马路菜场场地十分简陋,靠近四川北路近第四人民医院这一段的多伦路两侧,置放了百余个菜摊,马路上方还盖起了塑料棚,走在多伦路上整天听到的是卖菜的吆喝声,脚下则是各种菜皮,遇到下雨天,这里泥泞不堪,如你稍不注意,脚底下就会打滑,来个仰面一跤。年纪轻的人,苦笑着尴尬地从地上爬起来;而年长一点的人,则直接被送到了对面的第四人民医院,“吃足苦头”。
那时的菜场,大都设在小马路上。由于四川北路附近没有菜场,多伦路又不通公交,便被“选”为了菜场的“最佳”场所。
自从被“选”为菜场,多伦路两边的居民便“深受其害”,每天天还没亮,这里已是人声鼎沸,吵得居民早晨五点就要听各种“交响乐”,卖菜的叫卖声、运菜的汽车声、买菜者排队的争吵声……
当时的多伦路菜场,在虹口区,除了三角地菜场、浙兴菜场和江西北菜场外,还是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附近及周边地区的许多居民都会到多伦路菜场买菜。记得我小时候多次随大人去多伦路菜场买菜,对这家露天菜场特别有印象。那时买菜,早上四五点钟就要上菜场排队。由于当时菜场蔬菜品种有限,货源也十分少,一个人只能买二种蔬菜,人去的多,可以多排几个队,多买些蔬菜。除了买蔬菜要排队,即便要凭肉票、豆制品票、鱼票等票证的副食品摊也要排长长的队,货源有限,去晚了就卖完了。所以,每次和大人们去菜场买菜,就像“打仗”一样,这里摊前放个破竹篮,那里摊前放块砖头(作为“人”)。然而,当临近开秤,看到菜场职工进摊时,菜场里的人会立马提前“骚动”,大家争先恐后地往队伍里挤。所以,家里大人们都愿意带上我,因为这样可以少用砖头排队(有时砖头被人踢掉,你就得重新排队,菜很可能就买不到)。
2013年12月,上海,多伦路的露天菜场。
早上五点半开秤,菜场里开始人声鼎沸起来。由于我人小,被排队的人挤来挤去,一些“身强马大”的人,看我像“小不点”,硬是插队排我前面,我一边喊着家里的大人,但家里大人排的队也在乱哄哄地你拥我挤,根本没办法跑过来帮我;一边用力跟这些“身强马大”的人硬扛,虽然我人小,但不知那时哪来的力气,还硬生生地“扛走”了几个插在我前面的几位“身强马大”者。
每次买好菜,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像从“战场”上下来一样,虽然感觉很累,但看到菜篮子里多了几样“战利品”,心里还是挺有自豪感的。因为在那困难的年代里,能多几样“战利品”,就意味着家里的伙食可以得到改善了。
这样的马路菜场,足足维持了近20年。在附近居民的强烈呼吁下,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虹口区对多伦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开发,对有历史价值的旧址、遗址进行了修缮,先后挖掘并考证了左翼作家联盟、中华艺术大学、公啡咖啡馆、鸿德书房、王造时旧居、夕拾钟楼、景云里、赵世炎旧居、郭沫若旧居等,使当年差点湮灭在马路菜场的著名建筑和名人旧居得以重见天日。同时,对多伦路马路菜场进行了拆除,损坏的路面和沿街各类建筑也重新修旧如旧,路面上铺上了旧时的石子“弹格路”,让人有种“时光穿越”的感觉。
如今的多伦路,风格各异的夹街小楼,栉比鳞次,街道虽短而窄,蜿蜒蛇行,曲径而道幽,除去了繁杂而吵闹的声音,成为了国内外宾客怀旧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消费的好去处。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来源:东方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