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东北十公里的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洛阳桥南北以前是晋江、惠安县,现为泉州洛江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地段还是惠安县)。
泉州市区乘公交至洛阳桥北的“洛阳三角牌公交车站”下车。
路旁小店吃碗面线糊,沿蔡襄路走进去。
这日上午是退潮,没看见海水盈盈,不过低潮位倒也正好看得见洛阳桥的特色之一“筏型基础”。
先在北桥头附近逛逛,这里有昭惠庙、义波祠、蔡氏祖厝、张氏大夫第等古迹景点。
当然,桥头的蔡襄石像是必须拍摄的。
高12米的蔡襄立姿石雕像,是洛阳桥北侧的惠安县洛阳镇政府为纪念蔡襄于1998年矗立的。
蔡襄(字君谟),福建仙游人,是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蔡襄担任泉州太守时,历时六年终于在洛阳江入海口处主持修建了这座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
古代此处江海汇合处,江涛澎湃,海潮汹涌,人们将巨大的石梁运上木排,然后利用海水的自然涨潮架上桥墩,落潮后拖去木排,这就是著名的“浮运架梁”。
洛阳桥长1200米,阔5米许,桥墩46座,桥栏柱645栏,石狮104只,石亭9座,石塔7座,石将军……,桥北端上桥处左右各立石幢塔一座,后面还有石将军亭各一。
两座石幢塔均为五层,每层四面刻菩萨头像,塔刹圆柱形蜡烛状。
石幢幡过去,桥左右两座小石亭,里面各有一位武将,称为石将军。
历经千年岁月,宝剑都要风化尽了。
走过石幢幡、石将军,正式踏上悠长的洛阳桥,回味千年岁月的变迁。
对照,1930年洛阳桥的相片。北岸石幢幡原在江中,现在已在岸边了。
也因此,原长1200米的洛阳桥,现在为731米。
沧海桑田,全球大江大河入海口都往前移了,等到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使温度持续提升,地球两级冰川消融,海水将再次高涨。
桥中段,有个非常出名的石幢幡,正式名称是“宝箧印经塔”,因刻有“月光菩萨”头像,一般人都称“月光菩萨宝塔”。
月光菩萨塔,3.5米高,双层须弥座,二层每面雕四个并排的小佛像,宝葫芦形刹顶。
这个宝塔第三层,东面刻有梵文观世音菩提咒,西面雕“月光菩萨”头像,南北两面均刻佛教偈语。
东面的梵文提咒
西面雕刻菩萨头像,关键处在于左右刻字。
左为“月光菩萨”,让我们知道这尊菩萨的名称。右边的“己亥岁造”字样,使我们知晓月光菩萨头像是1059年(北宋嘉祐四年己亥岁)建造的,即洛阳桥竣工当年。
这是洛阳桥上有明确纪年可考的石刻中,年代最久远的。
此尊月光菩萨宝象庄严、丰面盈颊,背对千年来洛阳桥上过往官吏、富贾豪绅、商贩走卒、行旅过客……默然垂目西方世界。
北宋建造洛阳桥有三个创举:
第一,是前面提到过的“浮运架梁法”;
第二,是“筏形基础法”。
由于千年之前,此地江海涛汇集,波浪汹涌,当时根本无法在江中心立桥墩。
人们想出一个办法,船运巨石沿着桥梁中轴线抛入江中,在江底垫出矮石堆,然后在其上用中长条石交错垒砌建起桥墩。
并且桥墩砌为船型结构,朝山洪方向尖翘头,以分水势缓水流,可以有效地减轻汛期上游洪水对桥墩的冲击。
这就是洛阳桥的“筏形基础法”。
洛阳桥第三个创举,是“殖蛎固基法”。
千年之前,古代百姓中的能工巧匠利用牡蛎生物技术,强固桥墩。
抛入石块垫高江底,在此之上建桥墩不免石堆间有较大缝隙,但选址洛阳江入海口建桥时就考虑到在桥墩底座间隙中养殖牡蛎。
牡蛎是海洋物种,咸淡水交汇处生物养料极丰富,在桥墩下大量养殖牡蛎,充分利用牡蛎生长繁殖速度快,牡蛎壳附着力强的特点,使桥梁基础与桥墩紧密凝固胶合为一体。
站在洛阳桥上,可以看见桥墩下的牡蛎群落。
桥下不远处,淤泥堆上有整齐划一的养殖架,望过去似乎比牡蛎要大,难道养殖的不是牡蛎而是生蚝?
生蚝要比牡蛎大多了,二者应该是同一种类但品种不同,好像闽南人称牡蛎为“蠔”,因此,我搞不清楚这搭架养殖的是生蚝还是牡蛎。
洛阳桥建桥技艺“浮运架梁”“筏型基础”“养蛎固基”是古代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是世界桥梁史的一个创举。
除了养殖牡蛎,洛阳桥巨石之间还浇铸铁紧固石块。
“月光菩萨塔”向南约百米,是晋江与惠安的分界线。
北宋时期,泉州海外贸易交通迅速发展,惠安从晋江分割出来,单独设县,洛阳江就成为晋江、惠安的界河。
1933年,当地在洛阳桥上刻碑为界,划定两县间准确的交界点。
站立洛阳桥西望,远处有个醒目的拱形建筑,当时猜想可能是高铁站或高速公路服务区。
后来在卫星地图上查寻,发现这建筑其实是洛阳水闸,它与洛阳江大桥是一体的。
洛阳古桥上曾经通行机动车,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1971年,在洛阳古桥上游约1公里处,新建一座“洛阳江大桥”(洛阳闸桥)可供机动车过往,有效地保护了洛阳古桥。
现在G324国道就穿行洛阳江大桥。
洛阳桥上东望,天际尽头是东海。
洛阳江是泉州第二大河流,发源于闽中腹地的戴云山脉,从德化向南偏东奔腾,最终在泉州湾入海。
千年来,洛阳江裹挟的泥沙沉积在洛阳桥下。
现在淤泥滩已种满了红树林,这片江海交汇湿地即将成为一道亮丽的生态屏障。
前面就是洛阳桥南段的中洲了。
护栏外,不少石狮子蹲立着。据说,洛阳桥建成之时共有104只石狮子,现存28只。
这“狮子”其实叫“狻猊”,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形如狮子的神兽。
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它是老五,形似狮子,喜静不喜动,好坐。
中洲是洛阳江中一个天然的小岛,洛阳桥建成之前就是当地百姓过江的一个渡口。
建桥之后,成为过往行旅的歇息之地。
中洲上有二十来方石刻,铭录此处千年历史。
“万安桥”三个大字苍劲力遒,为最大字石刻。
据《闽中金石略》宋·刘泽(闽人,善大字)于洛阳桥建成之时所书。
“万安桥”西侧的“万古安澜”为第二大字,是李待问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所题。
此处原为“万安渡”,洛阳桥建成之前,这里是很重要的洛阳江渡口,也是危险之地。
古时“水阔五里,用四两纱线,系石下坠,沉入江中,尚未能测其深浅”。
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载:“泉州万安渡,水阔五里,上流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
其实,因洛阳桥所在地为万安渡,建成之时就叫万安桥,蔡襄撰文称《万安桥记》,之所以称“万安”,应该是因其危险而祈望万事平安之意。
中洲崖刻有不少书法佳作,记录了万安渡至洛阳桥沉淀的岁月。
亘海长虹,字径有60厘米左右,碑碣字迹苍劲有力,犹如万安桥长虹般横亘海上,大气雄阔。
1607年,明·泉州太守姜志礼撰写的《重修万安桥碑记》。
史载,万历年间百年一遇的大地震致洛阳桥梁坠入大海。
姜志礼主持重修,工程耗时一年余,造价“金干三百”,规模接近重建。
《晋邑令尹郑公爱民父母》碑。
邓怡,字光德,江西清江,举人出身,1490年(明弘治三年)任晋江知县。
邓怡多行德政,爱民如同父母,泉州百姓感恩戴德,故为之立碑。
古人说:“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故碑文称爱民如父母。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洛阳桥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此前,1961年福建省公布洛阳桥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洲桥头的佛塔遗迹,千年风霜侵袭,佛像被蚀去面目,让人空叹岁月无情。
中洲北部新建了观音石像。
附近还有一组关云长、周仓、关平青石雕像。
惠安石雕名闻天下,技艺精湛。
端详一番,看不明白,为啥关羽光着脚丫,怎么也得来双战靴吧。
洛阳桥中洲桥头北望,这座石塔叫陀罗尼经幢塔。
桥下落潮时,近处小舟聚集,远处红树林连片,鹭鸟蹁跹起舞。
中洲崖刻碑林左邻建了座仿古建筑,作为“洛阳桥博物馆”。
馆内收藏部分遗存的碑刻和清道光年间“海内第一桥”横额,还有图文展示洛阳桥相关历史和故事。
洛阳桥博物馆左前方,是“西川甘雨亭”始建于1575年(明万历三年)。
“西川甘雨亭”是当地人为纪念明嘉靖年间为民祷雨的泉州郡守方克而立,现建筑为1982年修复。
《晋江县志》记载方克字惟力,号西川,安徽桐城人。
明嘉靖丙戌(1526年)进士,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知泉州府事。
往南行,回望北面红色建筑为“洛阳桥博物馆”,旁边榕树下石亭是“西川甘雨亭”,右边圆锥形石塔叫镇风塔,始建于明代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泉州大地震后,现存为1935年修复。
洛阳桥南端也有两座石将军像。
洛阳桥南端属泉州市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村。
前行约300米,有座“忠惠蔡公祠”,简称“蔡襄祠”。
北宋时为纪念蔡襄修建洛阳桥的功劳在此建蔡襄祠,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修建。
“蔡襄祠”为清代建筑形制,三进,内有历代碑刻九座。
蔡襄祠大厅正中蔡襄塑像
蔡襄不仅是政治家,茶学家,还是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与米芾、苏轼、黄庭坚齐名,称为宋代书法艺术的四大流派。
蔡公祠内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万安桥碑刻】为记载洛阳桥建造历史的最重要史料,碑文是由蔡襄亲手撰写,用153个字,记述万安桥6年建造过程,包括建造时间、规划、作用、主建人员、建设费用等内容。
其实,参观至此,我有一个疑问,万安古渡建成桥梁后,宋郡守蔡襄、明郡守姜志礼等都称“万安桥”,为什么现在叫“洛阳桥”?
后来在网上查见宋代程大昌著的《演繁露》记载:每潮来,人辄病涉,蔡端明君谟守泉时,伐石跨而桥,自书桥旁石曰“万安渡桥”。然蔡公自命为“万安”,而土人以及地方皆以“洛阳”称之。
才明白自这座桥建成以来,就有万安桥、洛阳桥两个名称了。
虽然蔡君谟(蔡襄)、姜志礼等官员以万安渡命名这座桥为“万安桥”,但当地人还是习惯洛阳这个地名,把桥称为“洛阳桥”。
洛阳桥北,现在还称为惠安县洛阳镇,桥北村庄是洛阳镇的洛阳村。
从G324沿蔡襄路往南,快到洛阳桥时,左转进入洛阳街。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洛阳桥建成,此地也成为旅客南来北往必经的交通要道。
人称“两里桥三里街”,两里桥指洛阳桥,三里街就是繁华的洛阳街。
现在这条古街上,仍有不少文物古迹可以游览。
其中“昭惠庙、真身庵、义波祠”等,都跟洛阳桥有段故事。
真身庵、义波祠是一个地方,系后人为纪念建造洛阳桥的和尚义波而建。
据说义波是江边白塔寺和尚,为了在洛阳江上建桥四处奔波化缘,筹募经费。
蔡襄决定建造洛阳桥时,请义波和尚出面相助。义波欣然承担膳厨之任,以特大铁鼎为炊具,施展法力不用柴草,每次把自己脚腿为伸入火灶当柴火。
六年后,洛阳桥建成之时,义波口诵“阿弥陀佛”,跌坐铁鼎圆寂。
蔡襄《万安桥记》记载“泉州万安渡石桥……职其事者:庐锡、王实、许忠、浮图义波、宗善等十有五人……”,可见万安桥建造者确有义波和尚,只不过后来民间传说把义波事迹添加了浓重的神话色彩。
之所以称为“真身庵”,是因为义波死后,百姓将他真身用泥金塑成坐像,把他居住的茅舍改建为“真身庵”祀之。
昭惠庙
昭惠庙历史比洛阳桥久远,故谓“未有洛阳桥,先有昭惠庙”。昭惠庙,原名镇海庵,始建于唐朝初期。
北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泉郡太守蔡襄主持建造洛阳桥时,扩庵为会所,作为建桥指挥部,并迎南安九日山海神祀于此。
所祭祀海神为永春乐山(今属南安)白须公通远王,系泉州第一代海神。
南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赐匾额“昭惠庙”,至南宋理宗年间庙神封“福佑帝君”。
蔡襄不是在万安渡建桥的第一人。
“宋庆历初(1041年),郡人李宠始甃石作浮桥”,因江流湍急,海潮汹涌,未能建成。
建浮桥失败后,僧人宗善、郡人卢锡、王实等改建石桥,终未成功。
皇祐五年(1053年),蔡襄作为泉州郡守主持修建洛阳桥,建桥指挥部就放在“昭惠庙”里,历时六年多,糜金钱一千四百万,方得成功。
漫步洛阳桥,千年历史凝重如磐,思绪万千。
台湾余光中先生是著名的“乡愁”诗人,出生于南京,是闽南永春人。
六岁时,父亲大手牵着他小手,走过了泉州洛阳桥。
最后,以余光中先生的诗篇结束本文。
《洛阳桥》
……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
泉州行之:
1,佛道合一的泉州清源山
2,晋江五店市,闽南传统建筑老街区。
3,草庵,世界唯一的摩尼教遗址。
4,安平桥,中国古代最长的石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