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你是否曾经历过一种这样的感觉,意图评判一个历史人物却始终无法给予他一个的准确判断。阿瑟·柯南·道尔爵士曾经在评判拿破仑的时候说过一句这样的话。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或许是史上曾有过的最了不起的伟人。最令我瞩目的是,我们没办法对他的性格下个定论。你刚刚打定主意,认定他是个无药可救的恶棍,然后又发现他有一些高贵的闪光点。你刚对他敬仰起来,却发现他做过无比卑劣的丑事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1)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

然而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也存在着这么一个人,他就是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恺撒的人生故事极富有戏剧色彩,在恺撒五十六年的人生中,他扮演过五花八门的角色,包括逃亡者、犯人、政治家、军事家、反叛者、独裁者等等,同时他也是孩子、丈夫、父亲、情人乃至通奸者。

罗马人的名字

了解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之前,首先要了解他这个人的名字。在罗马,一个人的名字其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他在社会地位,而恺撒本人拥有着罗马公民所特有的完整的三个名字。第一个名字是个人名,主要用来区分一个家族内部具体的成员。大多数家族的一代代男性成员也往往使用同一个名字,恺撒的父亲和祖父也都叫盖乌斯。第二个名字是重要的氏族名,因为它代表着这个人所属于的氏族。第三个便是家族名,说明这个人属于氏族的哪一个具体分支,但即使许多罗马贵族家庭也没有第三个名字。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2)

恺撒

恺撒作为一名男孩子,荣幸的获得了完整的三个名字。如果他是一个女孩子的话,就只会有一个名字,也就是氏族名的阴性形式,比如恺撒的姑姑、姐妹和女儿都被简单地称为尤利娅。如果一个家庭中女性数量过多,那么就会在名字后面加上数字,以作区分。在罗马人的眼里,只有男性才可以参与政治,既然女性不能扮演政治角色,就不需要在名字上有具体的标识。

现人们更喜欢称呼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为恺撒,渐渐地忘记了他的全名。"恺撒"起初只是一个贵族家族的名号,后来却演变成为象征着最高权力的名号,乃至到20世纪初德国和俄国皇帝仍然采用恺撒名字的变体:kaiser(德国皇帝)和tsar(俄国沙皇)。尽管其子尼禄在公元68年去世,恺撒的血脉断绝,但是"恺撒"这一称谓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例如恺撒的养子屋大维的全名就叫做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屋大维阿努斯。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3)

屋大维

恺撒的童年

恺撒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罗马共和国已经存在了大约四百年的历史。尽管罗马会在未来登上巅峰,但是罗马共和国已经快要寿终正寝。而尚在襁褓中恺撒肯定不会知道自己将亲眼目睹罗马共和国的最后岁月。根据罗马历法,有关学者推算恺撒可能出生在建城纪年第654年,日期是罗马历五月。后来在恺撒担任独裁官期间,他出生的这个月被更名为"尤利乌斯"以表示纪念,也就是现代的七月(July)。

恺撒的父亲盖乌斯和恺撒的母亲奥雷利娅有个三个孩子,除了恺撒之外还有两个姐姐。恺撒的母亲奥雷利娅虽然出身于非常成功的平民家族,但是奥雷利娅的父亲和祖父都曾在公元前119年和公元前114年担任执政官,而且她的三个堂兄弟盖乌斯、马尔库斯和卢基乌斯·奥雷利乌斯·可塔之后也获得此项荣誉。或许恺撒在仕途上也得到了这个平民望族的帮助。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4)

卢基乌斯·奥雷利乌斯·可塔

在罗马人眼中,婴儿出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按照传统,婴儿出生必须有见证人,家人会通知直系亲属和政治盟友,当然孩子的父亲和客人是不被允许进入产妇的房间。对于恺撒的出生,很多人会直接联想到剖腹产,因为剖腹产的医学术语用的就是恺撒这个名字。尽管罗马世界已经出现了剖腹产手术,但是恺撒基本上不可能是剖腹产出生的,没有任何文献能证明恺撒是以剖腹产方式出生。在罗马人眼中,如果婴儿不是顺产出生则会被视为凶兆,并且会记录在案。

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岁月中,母亲在这一期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贵族家庭的奥雷利娅不可能亲自哺乳,而是选择乳母照顾孩子。塔西佗讨论母亲在抚养儿女过程中的作用,便把奥雷利娅视为典范。对于恺撒而言,从七岁开始就要跟着父亲观察父亲是如何处理事务,与此同时还要接受相对正式的教育,一方面学习希腊和拉丁文学,另一方面还要背诵一些东西,如《十二铜表法》。当然还要进行体育锻炼。尽管恺撒本人身材瘦弱,不是很强壮,但是恺撒天生就是一名骑手,他习惯于将两手放置在背后骑行,只用自己的膝盖驾驭自己的马匹。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5)

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91年,保民官马尔库斯·李维乌斯·德鲁苏斯承诺向意大利等同盟者授予公民身份,可料想,此计划遭到元老院强烈反对,在公民大会就扩大公民群体的立法进行投票表决的前夕,德鲁苏斯被刺客用刀子刺死在自己家的门廊。德鲁苏斯不幸去世的消息迅速在意大利同盟者那里引起了轩然大波,结果导致意大利的很大一部分人举兵反抗罗马以争取罗马公民权。这场战争爆发时,恺撒的年纪还太小,不能参加同盟者战争,但是在他未来的人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却首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滋味,如西塞罗和庞培等。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6)

西塞罗

我是一名逃亡者

恺撒在血雨腥风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十六岁那一年,恺撒的父亲突然倒下,父亲的去世就意味着恺撒成为了一家之主。脱下镶着紫边的托加长袍,换上成年人的托加。解下脖子上的护身符,剪掉孩童时代的长头发。完成成人礼则标志着恺撒真正地成年了。年轻的恺撒是有勇气并且相当自信,不到一年的是时间,他就解除了父母为自己包办的婚约。尽管她的家庭非常富裕,这门婚约的未婚妻叫科苏提娅,

随后恺撒自己便选择秦纳的女儿科内尔利娅作为自己的妻子。科内尔利娅的父亲在公元前87年至公元前84年连任四届执政官,可谓是当时罗马最有权势的人。恺撒和科尔内利亚以独特的"麦饼婚"仪式喜结连理。麦饼婚这个名字源自于双粒小麦,这种小麦是被用来制作向谷物神朱庇特献祭用的麦饼。在仪式中,有人端着麦饼走在新人的前方,新人可能还会将麦饼吃掉,而且结婚仪式还需要十名见证者,而且应当由罗马最高级的祭司长和朱庇特祭司主持。因为考虑到恺撒即将成为朱庇特祭司,而他的妻子将成为祭司夫人,所以在他婚礼上献祭了一只羊,然后新人蒙着面纱坐在铺着羊皮的座位上。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7)

朱庇特

苏拉军队第二次占领罗马的时候,凯撒大约十八岁,他在这次战役战中并没有扮演任何角色,他的岳父秦纳也已经死了,甚至也没有证据表明他和小马略的关系特别亲密,更重要的是他也没有真正的成为祭司。但是恺撒应该是亲眼目睹了苏拉是如何对自己政敌。因为恺撒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可观的财富,因此不至于被纳入放逐名单中。但他的妻子就不同了,作为秦纳的女儿,这样的关系不可能赢得新政权的好感,因此苏拉命令年轻的恺撒和他的妻子离婚。

之前苏拉也曾向其他人发出过同样的命令,甚至还为他们安排更有利的婚姻,常常将自己的女性亲属嫁给他们。最有名的的例子就是格奈乌斯·庞培,他是庞培·斯特拉波的儿子,也是苏拉麾下最能干的指挥官之一。苏拉命令格奈乌斯·庞培休掉自己的结发妻子,而与苏拉的女儿结婚,尽管苏拉的继女已是有夫之妇,而且怀有身孕,但还是迅速离婚,并同样迅速地与庞培结婚。但是来到恺撒面前,他拒绝离婚,而且态度是坚决的。为此苏拉加大的威胁力度,作为对凯撒的惩罚。将科内尔利娅的嫁妆收入国库,而且恺撒被剥夺了祭司的身份。。不管恺撒是否在公开场合反对苏拉,忤逆苏拉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很快逮捕恺撒的命令就发出,在罗马逮捕一般是处死的前奏,为此恺撒必须逃离罗马。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8)

苏拉

当时苏拉的军队活跃在整个意大利,恺撒首先选择在东北方萨宾人领地避难。恺撒没有办法销声匿迹,也无法无声无息得混入每个社区,因此他没日没夜都在转移,这一期间也可能面临着随时被人出卖的危险。这种逃亡者的生活方式与之前的养尊处优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雪上加霜的是恺撒患上疟疾。在患病期间,一天夜里他从一个逃避处逃往另一个安全地点的途中,被苏拉的一群士兵拦住,为了恳求他们放过自己一马,恺撒不得不向他们行贿,最终用1.2万银迪纳厄斯的巨款买回自由。

在恺撒逃亡的日子里,母亲奥雷利娅说服了维斯塔贞女以及她的一些亲戚去向苏拉求情,恳求他放过她的儿子。苏拉面对这些位高权重的人士的求情,再加上恺撒其实并没有什么重要地位,于是就赦免了恺撒,还允许他可以从政。这对恺撒来讲是一次很大的让步。公元前78年初苏拉突然去世。这时的恺撒还只是一个十几年的少年,我们在观看成年恺撒的肖像时,很难想象到他年轻时怎么样,尽管文字史料对他的外貌做过一些描述,根据苏埃托尼乌斯的记载

恺撒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肢体纤细,面庞略微发胖,眼珠漆黑,炯炯有神。

普鲁塔克的描述也印证了苏埃托尼乌斯的一些说法。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9)

苏埃托尼乌斯

重返罗马

对于罗马人来说,恺撒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尽管衣着有些奇特,但外表仪态还是无可挑剔的。恺撒逃出苏拉的爪牙,离开罗马,直到苏拉去世时候才回到罗马,这些年他开始服兵役,根据法律服兵役是从政的必要前提,他起初在亚细亚行省总督——资深裁判官马尔库斯·米奴基乌斯·泰尔姆斯麾下效力,恺撒的父亲大约在十年前也曾治理过这个行省,因此当地人对恺撒的家族名字已经有了熟悉感,恺撒继承了父亲与当地一些重要人物的友好关系,其中泰尔姆斯是一位苏拉党人,恺撒成为了他的帐篷伙伴。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10)

恺撒第一次在海外服兵役,并不总是光荣的,在攻打米蒂利尼之前,总督派他去比提尼亚国王尼科美德四世的宫廷,安排国王调遣一支军队去制约罗马军队。但是年轻的恺撒似乎在宫廷纵情享乐,有人指控他在那里呆的时间太长,远远超过了完成任务的所需时间。恺撒第一次感受到了广阔世界和宫廷的乐趣,而且他所处的新环境正是罗马贵族特别崇尚的希腊文化氛围,这些都可以解释他对国王宫廷为何流连忘返,很快流传一种谣言说他为什么不肯离去,那真正原因是这个青年被尼科美德四世勾引了,将恺撒描绘为心甘情愿与国王缠绵的情人。还说他曾在宴会上担任国王的斟酒人。这桩丑闻将伴随着恺撒一生,关于恺撒和尼科美德四世是同性恋关系的故事流传了很久,今天也无法确定它究竟是真是假。虽然恺撒本人坚决否认,甚至有一次当众发誓这种事情没有半分真实性,但是这个提议只会让人家加倍地挖苦他。米蒂利尼被攻克的一段时间后,恺撒被调到奇里乞亚,担任总督普布利乌斯·塞维利乌斯·瓦提亚·伊苏利库斯的幕僚,主要是清剿该地区肆虐的海盗。但是在公元前七八年,苏拉的事情传到东部各省,凯撒决定立即返回罗马。

恺撒选择一条比较常规的仕途,首先在罗马法庭当了一名律师。公元前七七年,凯撒起诉了格奈乌斯·科尔内利乌斯·多拉贝拉,指控他在担任马其顿总督期间鱼肉百姓。多拉贝拉于公元前81年卸去了执政官职务之后治理马其顿,他是苏拉的支持者。但如果将此案理解为恺撒对苏拉党人的复仇,那就大错特错了,凯撒并不是寻求苏拉政权,而是仅仅在选择一位地位很高的人作为自己的起诉对象。与此时作为恺撒的对手,正是当时法庭上令人生畏的金牌律师组合,但这并不意外,因为辩方律师比起诉方更加光荣,为了让司法体系的运转必须有起诉,他们的成功意味着另一位元老的政治生命终结,理论上敲诈勒索罪的行动会面临死刑,因为罗马的监狱很少,所以倾向于将所有罪犯除以死刑,实际上一些有背景的人会借机会带着自己的所有财产逃离罗马城,流亡过程中也能过得舒舒服服。在庭审过程中恺撒发表的演说,令旁观者刮目相看。后来恺撒将此次演说讲稿公开发表,这是做法是非常常见,后来西塞罗也一直是这么做,尽管这份讲稿没有得以保存,但是我们从古代的评论者那里可以得知他是广受赞誉的。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11)

米特里达梯六世

在同一各法庭,他第二次出庭时表现得更好一些,但被告又一次逃脱了惩罚,这是在公元前七六年被告盖乌斯·安东尼,罪名是对米特里达梯六世作战时搜刮民脂民膏。主持法庭的是马尔库斯ˉ李锡尼·卢库鲁斯,他的兄弟卢基乌斯是公元前八八年进军罗马是唯一一个站在苏拉那边的元老。安东尼的罪行昭然若揭,恺撒的控诉十分有力,但是安东尼向平民保民官求援,促使保民官否决了庭审程序,审判没有做任何裁决,安东尼逃过了制裁。

又一次离开罗马

恺撒的个人活动遭到许多大人物的反感,尤其是多拉贝拉的盟友们。恺撒在公元前75年决定出国深造,恺撒首先来到了罗德岛,打算师从当时最杰出的演讲术教师阿波罗尼斯·莫罗。几年前阿波罗尼斯曾作为罗德岛人使团的一员,在罗马元老院发表演讲,他是第一个获得如此殊荣的的人。在抵达罗德岛之前,恺撒乘坐的船只在小亚细亚外海的法玛库萨岛的海盗截住,在前一世纪初期,整个地中海都受到海盗严重骚扰,这部分由罗马人自己成功导致的,罗马人灭亡马其顿王国中和塞琉古帝国,还加速了埃及托勒密王朝的衰落,这些曾经辉煌的大国拥有着强大的海军,他们衰落之后爱琴海就滋生海盗,最终蔓延到了整个地中海,前70年代海盗势力最为猖獗,他们甚至还能劫掠奥斯提亚,有一次绑架罗马的两名裁判官。但是他们最主要的目的是勒索赎金,对于恺撒,海盗索要20塔兰同白银作为赎金。恺撒的朋友们迅速募集了足够的赎金。

恺撒大帝真实故事 恺撒大帝一(12)

阿波罗尼斯·莫罗

恺撒释放后说服和利诱米利都人集结了一队战船,径直返回法玛库萨攻击先前囚禁的海盗。恺撒将海盗全部俘虏,缴获了他们的战利品并处死了海盗。这段冒险结束后,凯撒终于抵达到罗德岛,在阿波罗尼斯指导下学习。公元74年底和公元73年初恺撒获得了一个祭司职位的任命。恺撒得到自己任命的消息之后,立即放弃学业返回罗马,准备就职。他在仅仅两位朋友和身边边奴隶的陪同下回到罗马。他很快就在法庭上活跃起来。公元前70年代末,恺撒第一次竞选公职,并且成功当选二十四名军事保民官之一,他的任期可能在公元前72年和公元71年。对于恺撒担任军事保民官期间的经历我们知之甚少,也不能确定他究竟有没有参加对奴隶的镇压,如果参加我们同样也无法得知他具体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笔者最近读了关于恺撒一些传记,试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梳理一下恺撒的一生。恺撒的一生至少在他的父亲去世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饱受他人争议。很少有人质疑恺撒的伟大,但我们也很难说恺撒是否给当时罗马世界带来希望,毕竟罗马共和国随着恺撒的离去也轰然倒塌。笔者至少会写三篇文章勾勒一下恺撒的一生。

参考资料:《恺撒评传》;《恺撒:巨人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