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孕26周胎儿做心脏介入手术

市妇儿医院完成单中心胎儿肺动脉闭锁球囊扩张术

7月31日,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多学科联合为一孕26周胎儿进行了国内首例单中心(医院独立完成)的胎儿肺动脉闭锁介入治疗,在胎儿心脏介入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这也是国内接受胎儿介入治疗最小孕周的案例。

胎儿右心室发育不良,“惊喜”变“惊吓”

宋女士(化名)备孕2年终于盼来了“二胎”的惊喜,然而孕25周的时候“惊喜”却变成了“惊吓”。 7月25日宋女士到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进行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经产科超声陈涛涛主任反复查看,宋女士的宝宝确诊为“右室发育不良综合征、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这一检查结果令宋女士及丈夫忧心忡忡。于是,他们俩来到妇儿医院胎儿医学中心孙越主任的诊室中,希望能找到“宝宝”获救的方法。

孙越主任跟宋女士及其丈夫耐心细致的交流了宝宝的病情,胎儿右心室发育不良,不做干预可能很难存活。但宋女士夫妇二人强烈希望孙主任能帮帮自己的孩子,尽一切可能保住自己的孩子。借助妇儿医院“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平台”,孙主任立即联系心脏介入专家泮思林主任,多学科会诊讨论。宋女士和家人坚决要求继续妊娠,“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该胎儿在孕中期即出现肺动脉闭锁,且已发生严重右室发育不良表现,泮主任确定该胎儿实施宫内心脏手术的指征明确,需要尽早手术缓解梗阻,为右心室发育提供足够时间。通过专家数次研究讨论,最终决定为其开展胎儿宫内心脏手术。

15分钟手术,成就最小孕周案例

然而,手术最大难点在于经过孕妇腹壁、子宫壁、胎盘、羊膜腔、胎儿胸壁、右心室游离壁到达仅仅3mm左右的右室流出道途径不容许有丝毫偏差与失误,且只能一次成功,不然只能功亏一篑危及胎儿生命。目前国际上能施行该手术的医院不超过10家,技术成功率为77%-81%,胎儿死亡率为11%-19%。至今国内完成该项手术胎儿寥寥几例。一系列的难题摆在了妇儿医院医护人员的面前。

接下来1周时间内妇儿医院相关学科进行了多次讨论,结合国内外经验,制定了详细的流程和方案。

7月31日,宋女士被送入介入手术室。但床旁胎儿超声提示胎儿处于枕后位,小家伙基本上是趴在妈妈肚子里,无法进行手术。在孙越主任指导下,宋女士在长达7小时时间内不断变换体位,采取胸膝卧位、左右翻身等动作,结合外倒转术通过手推调整胎儿,甚至借助音乐刺激,小家伙终于不负众望调整到了最佳位置,手术正式开始。

怀孕18周胎儿心脏发育好了吗(孕26周胎儿心脏发育不良)(1)

图为手术现场

在超声科陈涛涛主任全程精确引导下,穿刺针逐层穿刺进入肥厚狭窄的右室流出道,针尖停留在肺动脉瓣下。即刻泮思林主任采用我院倡导的“双导丝法”迅速将2根细如发丝的导丝打通穿过肺动脉瓣,并顺利将穿刺针推送至主肺动脉,球囊扩张后立即拔除穿刺针及导丝,孕妈妈生命体征稳定,术后胎儿超声示三尖瓣反流速度降至术前的一半、减压成功,胎心率(律)稳定,手术成功!

整个手术过程持续约15分钟。正是这短短的15分钟,完全逆转了小家伙的命运。术后苏醒的宋女士在获知这一惊喜后留下了激动的泪水。目前,手术后的宝贝和妈妈状态稳定,接下来小家伙在宫内将接受我院心脏中心及产科专家的密切随访。

至此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在胎儿心脏介入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国内首例单中心成功完成胎儿肺动脉闭锁介入治疗的单位。目前国际上仅有不到200例接受胎儿心脏介入治疗的病例,26周也成为国内接受胎儿介入治疗最小孕周的案例。

相关链接

多数胎儿先天性疾病出生后可手术治疗痊愈,但是某些疾病,如胎儿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在胎儿期疾病进展迅速,严重者将引起严重右心发育不全,失去出生后存活的机会或仅能进行单心室救治,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胎儿肺动脉瓣膜成形的宫内治疗技术难度极高,国际上仅有少数胎儿医学中心开展,国内仅有3例通过多中心合作开展该技术的报道。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在院长、心脏中心首席专家邢泉生教授倡导下,近十年积极开展产前产后一体化治疗模式,大大提高了复杂危重心脏病的治疗成功率。良好的多学科合作模式、出生缺陷分级预防模式,近期也吸引了国家卫健委妇幼司领导、专家现场考察“青岛模式”,给与了高度评价。

(记者 赵波 通讯员 毕乙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