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是耳熟能详的词语,意思是:宁可做个说了算的鸡头,也不去做说了不算、听人指挥的凤凰尾巴;这是古代不攀附权贵的说法。就是说宁肯在小的环境下当个头目快速成长也不要在显赫的处境中当最末的一个!就是说宁愿在小一点的地方受人瞩目也不要去大的地方反而显不出自己了,智慧型的选择。当我们朗朗上口得意的说这句话时,实际这句听着好听的话乃俗语,真正的来历是成语:宁为鸡口。

原话是:【宁为鸡口,不为牛后】,释义: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出处: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链接:战国时,整个中原大地烽火连天,狼烟四起,诸侯都想兼并其他的国家,称雄天下。这些诸侯国里实力最强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合称“战国七雄”。七雄中,秦国在西,自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为相,实行变法,国力日渐强盛,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这样一来,秦国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已经不满足仅仅占领邻国的几个城池这样的小胜利了,其目的是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其他六国分布在秦国的东面,他们看清秦国的野心之后,就以楚国为首,南北联合,西向抗秦,战略上成为“合纵”。秦孝公的儿子惠王当政以后,采纳宰相张仪的“连横”外交政策,四处游说,破坏六国的合纵政策。

关于古都洛阳的成语(与洛阳有关的成语)(1)

当时有个极力主张各国联合抗秦的政治家名叫苏秦,他得知韩王准备接受秦国的条件,投靠秦国,就立刻去见韩王,劝他说:“我一直认为韩国是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因为韩国地理条件优越,东南西北都额可以凭借天然的山川地势做屏障,易守难攻;韩国又有几十万英勇善战的精兵良将,锐利的武器,装备有天下第一的强弓劲弩;韩国还有您这样一位贤德爱民的圣主,如果与另外六国争雄,是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您为什么要向秦国低头呢?大王您要知道,韩国一旦和秦国结盟,就要屈服于秦国,以秦国贪得无厌的个性,他们一定会提出各种无理要求,还会要求您把韩国的要地宜阳、成皋划给他。大王您今年给了他这些地方,明年他还会有新的要求,韩国的土地是有限的,但秦国的贪欲却是无止境的。那时,大王就只能将自己的国家拱手让给垂涎已久的秦国的,这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吗?俗话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如果现在大王屈膝向秦称臣,那与甘居牛后又有什么区别呢?以大王的贤能,再加上韩国的精兵良将,而落得个牛后之名,就连我都替大王感到羞耻啊!”

苏秦的一番话提醒了韩王,韩王激愤地拔剑而起,仰天大喊到:“韩国宁可做一个独立的小国,也绝不当秦国这个大国的附庸。哪怕是战死,也绝不屈服于秦国!”就这样,张仪策划的秦国连横政策在苏秦的努力之下宣告破产了。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李楼镇太平庄)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关于古都洛阳的成语(与洛阳有关的成语)(2)

说起洛阳西边的“韩城”,大家都知道哪里的羊肉汤特别出名,很少有人过问为啥这里叫韩城?韩城镇位于洛阳宜阳县的西部,洛河北岸,距县城25公里,因战国时期韩国迁都于此而得名。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合灭掉智伯,建立三个封建政权,从此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之后三家纷纷把都城迁往中原,向中原扩张势力。韩国由山西平阳南下中原,迁都今洛阳市宜阳县韩城镇所在地,后又徙都阳翟、新郑。宜阳、阳翟和新郑是韩国在“三家分晋”后建立实际的国家政权的情况下,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的三个都城。《战国策·秦策二》高诱注:“宜阳:韩邑,韩武子所都也。”由此可知,韩国的开国君主不是后来的韩景侯,而应该是韩武子,宜阳是韩武子东迁求发展时所建的第一个都城,建都时间应为公元前424年~公元前408年。

关于古都洛阳的成语(与洛阳有关的成语)(3)

韩国故城位于宜阳县韩城镇东侧,其遗址上至今可见数米高的城垣遗迹。故城形制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510米至2150米,东西长1630米至1843米,包括宫城和郭城等,总面积约310万平方米。韩城北依秦岭,西望崤函,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商业城市、军事要塞和交通枢纽:战国时期,三条贯通东西、南北的大道均通过韩城。《战国策》载:“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三川,即宜阳;周室,即洛邑--当时的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