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古代东方对“自我”这个概念几乎没有系统的论述,所以以下内容中,笔者主要从西方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陈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自我都包含什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我都包含什么
由于古代东方对“自我”这个概念几乎没有系统的论述,所以以下内容中,笔者主要从西方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陈述。
我们现在所说的“自我实现”做“自己”等关于“自我”的思想内容,基本是基于现代心理学发展而来的世界观。
比如引用最多的,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人的5层需求理论。在这个理论当中,最高一层是“自我实现”。也就是常说的人的自我的价值。
但心理学是由哲学发展而来的。所以如果想更深一层的了解关于自我的知识就得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开始。
心理学和哲学正式分家始于1879年。 1879年威廉·冯特(1832-1920)在德国创办他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心理学和哲学正式分家。冯特认为,心理与生理是相互关联的。他的认识论结合了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理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心理元素进行测量。他用自然科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研究心理学,在1862年提出“实验心理学”的名称。1874年出版了他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这部书中,他把心理实验的结果整理成一个系统,着手将心理学和哲学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一门系统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有,感觉,情感,意志,知觉和思维。
人们对“自我”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前624-546)。
泰勒斯,古希腊哲学家,几何学家,天文学家,他被尊称为“希腊七贤之一”。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留下名字的思想家。所以也被称为哲学和科学之祖。他的学生有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
泰勒斯是可考的第一个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他提出,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水构成的,既“水是万物的本源”(water is the arche).
现在的人来看这句话,一定会觉得很荒谬。小孩子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但是要知道,在2000多年前,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都是基于对神的人格化的结果,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并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唯物主义”。比如,如果发生自然灾害,人们就会把原因归为触犯了神明。所以才导致神明发怒,神动了想要毁灭人类的想法,所以发动自然灾害。在这一点上,在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未开化的地区都是一样的。
任何一种思想,一定有一个源头,而泰勒斯就是“事物究竟是什么构成”这种思想的源头。由于他的思想,才推动了人类往后几千年的探索事物本源的想法。而这种寻求事物本源的认识论就是我们常说的“本体论”。也正是“水是世界本源”这种本体论思想奠定了“唯物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让人类开始从事物的表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从哲学上,“形而上学”也是从泰勒斯开始的。
由于泰勒斯发动了“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勾起了人们对“自我”的好奇心。根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有人问泰勒斯“何事最为难”泰勒斯应道:“认识你自己”。(见《哲人言行录》卷一)
泰勒斯之后,毕达哥拉斯提出了灵魂论。他是第一个把人类意识实体化的思想家。他开创了灵魂轮回说。从认识论上,毕达哥拉斯的轮回说和印度教是很相似的。灵魂论在人类自我理解的历史上是极其重要的,因为给之后的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打下了基础。
在印度教里,轮回起源于《梵书》时代,成熟于《奥义书》,是流传之意。奥义书指出,轮回包摄三道,即天道,祖道,兽道。轮回是婆罗门教主要教义之一,佛教再将三道扩展为六道四圣。
在毕达哥拉斯之后,赫拉克利特(前540-480)也踏上了研究自我的征程。赫拉克利特说过一句话“我研究了我自己”。赫拉克利特是第一个区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思想家,并且他还从目的论上给出了理性产生的原因,他认为理性就是为了辅助人们寻求事物的发展规律,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他还区分了身体和意识,他认为,“灵魂好比蜘蛛,身体好比蜘蛛网。”这虽然是基于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说,但更加生动了。
赫拉克利特是历史上可考的,对“自我”有过研究的最早的思想家。赫拉克利特和泰勒斯一样也提出了他的本体论思想,“世界的本源是火”。赫拉克特也是第一个提出“辩证法”的哲学家,他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流变的,是变化的,根本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事情。“没有人可以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就是他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同一条河流,因为河里的水是在不断的变化的。他认为,矛盾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独立和矛盾才构建了这个世界。他还提出了“罗格斯”概念,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逻辑。他认为世界的一切都遵循着某种规律。
而最早向世人强调“自我”重要性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前470-399年)
“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相传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另外两句是“妄立誓言则祸近”和“凡事勿过度”。有人说这句话出自斯巴达的契罗,有人说出自苏格拉底。但哲学界已经习惯于是出自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并没有自己的著作,当代对于苏格拉底的所知都来自于许多不同的记载:柏拉图的对话录,瑟洛芬的著作,阿里斯托芬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等。
苏格拉底认为人要做自己,但做自己之前得认清自己,他那句著名“认清你自己”。成为了往后直至现在思想界的至理名言。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是个什么样子都弄不明白,他不可能弄明白这个世界。会一辈子浑浑噩噩。
柏拉图(前427-347)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的著作主要是以“对话录”的形式著述的。他以对话的形式来展现他的理论和思想。他开创著名的“理念论。
在《美诺篇》里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与生俱来的,学习只是将原本埋藏在灵魂深层的理想发掘出来。他认为知识是一种回想。关键是他认为人类不可能真正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种人类自身理念的投射过程。也就是人类所得到的知识不过是早已存在的理念。用这种理念去对照事物,从而认识他们。这一观点像一把刀,把人类的认识论切成了两半,一半是唯心主义,一半是唯物主义。这一思想也奠定了后来无数思想家的理论。比如,康德的先验理论,叔本华的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等。怀特海甚至说,西方自柏拉图后的2000年的所有哲学家的理论,不过是柏拉图理论的注解。总之柏拉图开创了人类自我理解的新的篇章。
柏拉图认为,最幸福的的人生,就是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他认为如果做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是疼苦的。”这句话出自他的《理想国》。这个对于生活的态度明显是从“自我”出发的。是建立在对“自我”深度认识之后,了解自己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一系列问题后,得出的结论。所以他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都认为,认识自我很重要。
古希腊哲学家里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那就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贵族家庭,生于斯达奇拉城,他的父亲你可马库斯是马其顿王阿明塔斯二世的御医。18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图学院学习。此后20年一直住在学园。直到柏拉图347年去世。公元前342年,亚里士多德成了未来世界领袖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在多个方面影响了亚历山大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虽然他们两个在政治上的观点有所不同,但亚历山大对于知识的敬畏反应在他不遗余力的资助学术研究上。
语言逻辑是人类沟通,了解自我的必备的工具。
语言逻辑不仅仅是人类沟通的工具,关键是思考的工具。这一点在孔狄亚克的《人类知识起源论》中有详细的论述。
而亚里士多德在逻辑上的研究是空前的,他的逻辑学在现代被称为“亚里士多德逻辑”,不过亚里士多德把自己的逻辑学称为“分析学”。“逻辑”一词在那时代表的仅仅是反证法。他的逻辑理论在1世纪时被编纂为六本书出版:
《范畴篇》《解释论》《分析前篇》《分析后篇》《题旨》《谬误论证》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影响深远,他在《尼格马可伦理学》中主张幸福不能只依靠快乐感,或是单纯的名声和荣誉。他把人类划分成四种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道德的,自制的,不自制的,邪恶的。他认为人类和一般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拥有“理性”。所以人类应该用自己的理性去创造幸福。而不是单纯依靠直觉。从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自我观”是依托于理性之上的。他认为只有理性才能带来幸福,和认清自我。
亚里士多德有类似于老子的中庸之道。他认为所有的美德都来自于达成“过度”与“贫乏”之间的平衡点。比如,勇气是恐惧和自信之间的平衡点,太多的恐惧,太少的自信会导致懦弱,而太少的恐惧和太多的自信则会导致草率,愚蠢的抉择。亚里士多德认为,找到事物的平衡点就找到了幸福的关键。这也正是“自我”以何种形式呈现的关键。换言之,亚里士多德给了“自我”形式的精准定位和自我审查的方法,他的心理学类似于现代的“个体心理学”。
伊壁鸠鲁的“快乐自我”。
伊壁鸠鲁生于公元前341年的萨摩斯岛。父母都是雅典人,18岁搬到雅典,之后去过小亚细亚,并在那里受到德谟克利特哲学影响,公元前307年开始建立自己的学派。
伊壁鸠鲁和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强调远离责任和社会活动。他认为最大的快乐来自善,没有快乐就没有善。他区分了快乐的两种形态,动态的和静态的。前者指正在满足一种欲望时产生的快乐,后者指欲望得到满足后的平静之乐。他认为静态的快乐拥有优先地位。他提出,考量一个行为是否有趣时,必须同时考虑所带来的副作用。他强调,肉体快乐是被动的,而精神的快乐才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因此欲望必须节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帮人忍受痛苦。交朋友,欣赏艺术也是一种乐趣。
伊壁鸠鲁的死亡观是超前的,他认为,惧怕死亡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了,我们也就不在了。所以惧怕死亡是非理性的。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他这种对生命和自我的乐观主义态度,给了古希腊的人生哲学点上一盏明灯。他空前的借助理性逻辑思维来解释死亡的方式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西方思想家不断的演绎,发展“自我”这个概念。培根,笛卡尔,休谟,康德,莱布尼茨,赫尔巴特,费希纳,黑格尔。等等哲学家都给出了自己对于意识,精神,自我的解释。
而悲观主义哲学代表,阿图尔·叔本华在深度剖析“自我”上。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正是他给后来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打下了基础。
叔本华继承了康德对物自体和表象之间的区分,认为它是可以透过直观而被认识的,并且将其确定为意志。叔本华认为,意志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他同时亦包括所有的理性与知识,我们只能透过沉思来摆脱它。叔本华把他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与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被意志所支配最终只会带来虚无和痛苦。他认为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等心理方面的理解,启发了日后的精神分析和心理学。
叔本华在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认为,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这个意志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说的本能,潜意识,和意识的集合)。主体是认识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我们每个人正是这样一个主体。而客体是我们通过先验(康德的先天立法,即人类认识事物有一种先天的规则。)的时空范畴去认识事物。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了表象世界,是不可分的。但一切的表象存在,都是人类自身的认知构成。所以说,叔本华从认识论上还是“柏拉图主义”的。他认为柏拉图的“理型论”是对的。柏拉图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但不变的是人类对事物的观念,也就是理型。用现在的认知心理学来解释可以理解为,“认知模型”。也就是人在脑中建构了一套认识事物的模型,并且用这些模型去认识事物。而比如“概念”“命题”则是建立在这种理型之上的产物。
叔本华深耕了柏拉图和康德等人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意识是很大一部分是“不自查”的,他的这种思想奠定了后来的佛洛依德“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出于个人名誉的道德行为其目的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的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他引用了卢梭的话,“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好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福的人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众生与自己视为一体。”人对他人的同情实质是将众生视为了自己,不过是一种自怜,然而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慷慨大方,都是出自于对自我的怜悯。几乎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有多么慷慨,他在内心就觉得自己有多值得同情。
叔本华这种从“自我”出发的意志论。引发了佛洛依德震撼世界的“潜意识论”和“性本能”理论。
佛洛依德也同样受到尼采的影响。尼采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尼采在《道德的系谱系》的前言中说道“我们不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尼采的意思是,人对这世界的了解总是主观的,并且受制于自我认知的局限,所以很难彻底的看清楚自己的全貌,此过程受太多因素的影响。
下面进入佛洛依德的世界。
佛洛依德,(1856-1939)生于捷克共和国,4岁到维也纳,在维也纳生活了40年。他是现代个体心理学的奠基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把人的心理用物理学的方式描述出来,让人们能够更清楚的了解自我。毫不夸张的说,现代绝大部分人文学科,还有一部分自然学科都受到他的影响。他在现在科学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
佛洛依德的主要理论有,本能论,精神分析法,潜意识论,人格论(自我,本我,超我),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关系理论。
佛洛依德用物理学动力学的方式诠释了心理的动态过程,他用“压抑”这个词来形容内在需求被抑制。但他认为,被抑制的情绪不会消失,而是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比如梦境。所以佛洛依德的理论也被称为心理动力学。
所以佛洛依德认为,人在梦境的时候是最放松的,压抑程度是最小的,在这种前提下,梦中所释放的信号是最能反应人的真实意识的。所以佛洛依德认为只有通过分析梦境中的内容,才能找到人的精神问题根源。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
佛洛依德还提出了著名的“性本能”。简单来说就是,人的行为包括身体行为和心理行为其原动力都是“性”。他把那种由性催发出来的动能叫做“力比多”。
人为什么要接纳自己?
要搞清楚为什么要“接纳自己”。得先从佛洛依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说起。
本我=”原始的我“,最真实的我。原始欲望的我。非道德的我。
超我=”社会的我“,根据社会需求重塑的“我”。也就是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我“。
自我=平衡”原始的我“和”社会的我“。 比如说,一个人在道德观念中极度压抑,这个时候,自我就出来劝说了。
在这三者关系中,本我和超我是相互对立的。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内在需求往往受制于社会道德。如果超我过了头,就会产生压抑,如果本我过了头就会产生问题。所以需要自我来平衡。佛洛依德从临床观察得到结论,大部分的精神问题都源于压抑。
荣格认为,很多人都在不自觉的扮演着一个角色,但这个角色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对佛洛依德《梦的解析》很感兴趣,与之通讯,参加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运动,共同创立了一个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并任第一届主席,后因两人的学说产生分歧而决裂。荣格曾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及母校巴塞尔大学教授,又获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等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1961年6月6日去世。荣格对中国道教的《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易经》,以及藏传佛教的《中阴闻教救度大法》。他也对西方炼金术着迷。他在《太乙金华宗旨》和西方炼金术找到与他个性化观念相同之处:调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性。
荣格在解梦方面有杰出的成就,他同意佛洛依德的观点:梦反应了潜意识,但与佛洛依德最大的分别是,佛洛依德认为梦是压抑得到释放的结果,但荣格强调梦更多的是一种补偿作用。
他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对原始人类的心理进行考察,提出“集体潜意识”这一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他提出了八种类型的人格。分别是,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感情型,内倾感情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这就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IT)的基本理论。
“人格面具”(persona)是荣格心理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这个理论是建立在他的“潜意识”和“集体意识”理论之上的。荣格认为,人格面具使人能够演绎各种性格,通常为了符合社会期待的一面,给与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另外一方面,人格面具也作为隐藏真实自我的一种工具。荣格也从正面肯定了“人格面具”的必要性,他认为人格面具对于人在社会上生存是必须的,它能够让人适应社会的环境。他认为,人在不同的环境会自动切换成不同的面具。这一过程很多时候是不自知的。所以是在潜意识下进行的。
说到这里,我给“自我”我下个定义:人在全面的认识自己的“真实需求”后,没有被完全压抑的那个我。
为什么强调“真实需求”呢?因为我们很多表面的需求并不是真实的。
比如,一个人想赚很多钱,其目的并不是为了钱,而是证明自己。不想被人看不起,说白了,是因为自卑。所以他的真实需求不是赚钱,而是被别人看得起。
那么压抑真实的自我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呢?
存在主义的罗洛梅认为,现代人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源于压抑真实的需求。需求得不到满足。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1.压抑,压抑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让自己和客观情况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比如我们现在说的“躺平”。
2.强行把自己分裂出另外一个种人格来满足自我的需求。比如,你原本是一个胆小,敏感的人,感性的人,热情的人。那么为了得到名利,地位。而把自己分裂出一种,勇敢,理性,冷漠的人。
相对第一种情况而言,第二种就不那么健康了。
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改变的,如果强行改变,就必须付出代价。
举个例子,偶像包袱。
所谓的偶像包袱 本质就是隐藏真实的自我。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你真实的样子,你伪装出一种“完美的自我”。因为你认为别人喜欢的并非真实的自己。所以你会尽量的去扮演那个别人眼中的你。因为你认为如果露出真实的面目,别人便会不喜欢你或者没那么喜欢你。为了让别人继续喜欢你。你便只能强行维持。但这种行为如果持续发生。会给生理和心理带来很重的负担。时间长了还有可能引发心理疾病。
再举个例子,完美主义。
我们现在说的“完美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压抑原始自我的例子。
完美主义严格来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问题。它的出发点在于,什么事情,都得尽量做到主观上的完美。如果不完美,心里就会产生奇怪的情绪。就是不舒服。而这种不舒服的根源,就是压抑,压抑什么呢?压抑真实的自我。大多数完美主义者,曾经都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甚至可以说是不太讲究的人。而某个事件让他们产生了对“不完美”的恐惧,比如,事情没做好,被父母,老师,领导严厉批评。也就是负面刺激,为了回避这种承受不了的负面刺激,从此便开始让自己做事尽量完美。而在变得完美过程中,又受到了外界的正面的刺激,这一来一回,变养成了一种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但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对完美的要求越来越高,控制欲,焦虑感也不断生发。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精神问题。所以很多完美主义者,到了后期,会变得异常敏感,焦虑,睡眠不足。控制欲变得特别强烈。对别人对自己都产生了严重影响。
总而言之,人一定要接受真实的自己,并且尽量做真实的自己。怎么做自己呢?我给出一条原则,在尽量不侵害他人的利益下,尽量做真实的自己。说实话,干实事,忠于自我,尊重他人。人类在“自我”探索道路上还在不停的往前走,就像剥洋葱一样越来越接近真相,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用一种更加全面的视角来给“自我”一个终极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