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教育局5月11日发布的《2020年兰州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各区县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不断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进一步简化优化入学流程和证明材料,合理确定入学条件,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应入尽入,不得随意提高入学门槛学校要实行随迁子女与本地户籍学生混合编班、统一管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兰州城关区随迁子女入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兰州城关区随迁子女入学(兰州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符合条件应入尽入)

兰州城关区随迁子女入学

兰州市教育局5月11日发布的《2020年兰州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各区县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不断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进一步简化优化入学流程和证明材料,合理确定入学条件,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应入尽入,不得随意提高入学门槛。学校要实行随迁子女与本地户籍学生混合编班、统一管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同时,要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当地特教学校或特教班就读,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适龄儿童,要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严防因残失学辍学。

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高层次引进人才子女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各区县要依据相关政策和程序,妥善安排入学。

各区县、各学校要利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强化学生学籍管理,及时掌握学生流动和辍学情况,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招生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完成小学新生学籍信息录入和初中新生学籍接转工作。严格控制学生择校或借读,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坚决制止任何学校空挂学籍或违规接收借读生,对违规跨区域招生、不符合转学规定、在校生超过核定办学规模的学校一律不予办理学籍注册和转接。

考虑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各区县和各学校受理回户口所在地和外来随迁子女入学申请、审核、登记工作时,坚持非必要不线下原则,尽量采取线上方式审核,需现场提交材料的,要通过增加受理时段和服务窗口,分时段、分批次错峰预约等方式控制现场人数,做好人员登记、体温检测、疏导分流、通风消毒等工作。同时,在疫情防控响应完全解除前,各区县、各学校招生宣传以线上宣传为主,不得组织校内的现场家长会(包括本校学生家长会)和任何形式的现场招生宣传活动。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武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