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大学教授夫妻被人以高回报的名义骗了6000多万元,虽然打官司胜诉了,却由于无法抓到骗子而难以执行

这是一个朋友讲述的事情,他在法院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对北京某大学的退休教授夫妻,有三千多万的积蓄,超过了全国90%以上家庭的财富,两人每月退休金加起来在两万元以上,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年并事业有成在国外工作。但如今他们却陷入了债务泥潭而难以自拔,不但自己的3000万元损失殆尽,而且还欠下了3000万元的债务。事情是这样的:

在七年前,这对教授夫妻经银行介绍,接触到了一个企业需要的融资项目,这个项目如何好就不用说了,看过房地产方案的都知道,一个小水坑也能说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种。按理教授夫妻应该经多识广才对,但后面的条件很要命,对方承诺年化回报可以达到20%。这个天方夜谭式的回报率加上银行经理介绍的加持,教授夫妻竟然相信了。不但把自己的3000万元全部投进去还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3000万元一并投进去了。开始的日子很甜蜜,对方按时支付利息;但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后来利息就不再按时支付、再后来就干脆不支付了。

老教授夫妻这才慌了,开始找企业要钱,企业找各种借口拖。最后干脆不见人了。没有办法,老教授夫妻只好起诉企业还钱。官司毫无悬念的赢了,但两位教授夫妻却一分钱都没有拿到,被告一直在逍遥法外,通过法院执行局申请执行,一是找不到资产、二是找不到人,导致法院也毫无进展。

两位退休老教授自己赔进去3000万元的一生积蓄,更重要的是还身负巨债,这让一生为脸面而活着的教授情何以堪啊。为了偿还亲戚朋友的3000万负债,1200万元卖掉了自己唯一的住宅,但仍然欠款1800多万无法偿还。如今两位退休教授只能在外租房居住,每月的退休工资也基本上用来还债。

看到这个事情让人不胜唏嘘,本来令人羡慕的家庭,非常好的家庭经济基础,美好的晚年生活,就葬送在这不当投资之上了。这里我们不分析银行是否有责任,也没讨论骗子的违法与道德,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一对知识渊博的老教授是如何被骗的?是如何被冲昏头脑而走火入魔的?原因当然是那个20%的投资陷阱,再一次说明了一个道理,过高的收益率就是陷阱:你图人家的高息,人家图你的本金。

老教授被骗460万(北京退休教授夫妇被骗6000万)(1)

无独有偶,上海某大学教授夫妇也是被一企业高管以20%的月投资回报率骗取了1500万元,结果亏损1121万元。说的是一位连续3年为上海某大学设立高额奖学金的高管夫妻,向这所大学的张教授和王教授夫妇提出,有个月收益高达20%的投资项目,教授夫妇信以为真,先后投入了1500余万元,结果亏损1121万余元。虽然报警以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季某窈、宁某、沈某、何某福,以涉嫌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起公诉。但教授夫妇的损失恐怕很难全部追回。

高息投资诈骗是如此,电信诈骗也屡屡上教授们曝光。2016年7月,54岁的北京清华大学黄姓女教授被假冒的大陆检察某院人士以微信实施诈骗,先后共被骗走人民币1800多万元引起人们的关注,2017年案件告破后逮捕以刘姓男子为首的台湾诈骗集团8人。而2017年深圳一退休女教师遭电信诈骗被骗800万。

老人被骗已经成为一种非常让人担心的社会现象,北京海淀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老人遭受到冒充公检法类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例约占诈骗案例总数的60%;更让人思考的是,其中退休高管、教授合计等约占老年人被骗案件的一半。

老教授被骗460万(北京退休教授夫妇被骗6000万)(2)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被骗?为什么退休老教授和退休高管容易被骗?如何防范被骗呢?主要是三招:

一是坚决拒绝各种高回报、高收益、高息的诱惑。

事实说明,所谓的高回报、特别是高到天方夜谭的回报是诱发老年人被骗的重要原因。老年人的投资渠道有限、投资经验有限,但有限的养老金却希望快速地获得巨大的回报。因此,在拓展老年人投资渠道如养老储蓄等的同时,老年人要端正心态,拒绝高回报诱惑是防止被骗的根本方式。

二是老年人要服老,要加强学习,及时关注社会上那些诈骗的套路和方式,拒绝各种诈骗陷阱。

一些被骗老人中,特别是退休高管和退休教授,以前有一定社会地位、在家里也是当家作主,但面对各种新型的诈骗陷阱往往知道的非常少,遇到问题又怕人说自己落伍了,不服老、爱面子,怕人说自己是“老糊涂”,往往容易犯自作主张、固执己见的事情,最容易被骗子忽悠。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服老,不要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特别是以前基本不投资的老年人,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钱用于低风险投资或者国债、银行储蓄比较好。

三是要学会与子女多沟通,特别关于投资的事情,或者遇到难题要与子女多沟通和交流,子女也要多关心老人

有的老年人是怕给子女增加麻烦,遇到事情希望自己解决;有的子女工作比较忙,忽略了与老人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增加老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是防范老年人被骗的重要途径。

各种诈骗方式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无论是老教授还是退休高管,面对新型诈骗都无法一一识别。只有拒绝高息诱惑,多学习,多与家人沟通,才是防范诈骗的根本之道。(麒鉴)

老教授被骗460万(北京退休教授夫妇被骗6000万)(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