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5月24日讯 青岛新闻网记者昨日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青岛市海岛保护规划(2014-2020)》已于近日出台并组织实施此规划包括我市管辖范围内的120个海岛及其周边海域,有居民海岛7个,无居民海岛113个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展望期为2021-2030 年该规划是我国首批公布批复的市级海岛保护规划,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青岛人工岛最新消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青岛人工岛最新消息(青岛海岛保护规划)

青岛人工岛最新消息

青岛新闻网5月24日讯 青岛新闻网记者昨日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青岛市海岛保护规划(2014-2020)》已于近日出台并组织实施。此规划包括我市管辖范围内的120个海岛及其周边海域,有居民海岛7个,无居民海岛113个。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展望期为2021-2030 年。该规划是我国首批公布批复的市级海岛保护规划。

青岛有居民海岛7个 无居民海岛113个

目前,青岛市有海岛120个,其中有居民海岛7个,占海岛总数的5.8%;无居民海岛113个,占海岛总数的94.2%。海岛主要分布在即墨市、崂山区和黄岛区,胶州湾内海岛数量较少,整体呈“沿岸岛多,两翼多,湾内少,岛群分布”的特点。海岛的空间分布多以面积较大的海岛为中心,周边聚集小岛和微型岛的岛群格局。

青岛市海岛多为近岸岛和沿岸岛,距大陆岸线5公里以内的海岛有92个,占海岛总数的76.7%;距大陆岸线5 公里~10 公里之间的海岛6个,占海岛总数的5.0%;距大陆岸线10公里以上的海岛22个,占海岛总数的18.3%,距离陆地最远的海岛为朝连岛二岛,离岸距离约30.82公里。

青岛基岩海为主海岛116个

青岛市海岛以基岩海岛为主的共计116个,占海岛总数的96.7%;泥沙岛4个,占海岛总数的3.3%,主要分布在丁字湾和横门湾附近。

青岛市海岛总面积约15.04 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约122.92 公里。其中有居民海岛总面积约10.97 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约47.92公里;无居民海岛总面积约4.07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约75.00公里;平均岛陆面积0.13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 平方米的海岛74个,占海岛总数的61.7%,其中灵山岛面积最大,为7.88平方公里。

海岛利用现状:开发利用无居民岛屿16个

根据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岛利用备案,青岛市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无居民海岛共计16个,占无居民海岛总数的13.3%。其中,农林牧渔用岛14 个,旅游用岛1 个,交通运输用岛1个。小青岛已成为青岛市著名旅游景点。

总体目标:实现海岛永续利用 持续发展

抓住“一带一路”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建立健全海岛的管理、保护、开发、建设体系,促进海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海岛人居环境,推进陆海岛统筹发展,实现海岛永续利用,持续发展。

规划期目标2014-2020年:提升海岛开发利用价值

海岛生态保护显著加强加强海岛、海域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和保护,提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至规划期末,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72%以上,植被覆盖率保持在45%以上;完成类型多样、覆盖全面的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规范养殖品种的引进程序,避免生物入侵。完成3-5个海岛的生态整治修复工程,养护沙滩300 米以上,升级区域内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控能力和基础设施。

海岛开发利用功能进一步提升贯彻依法用岛、规划用岛、生态用岛、科技用岛的理念,创新海岛开发利用模式,实现海岛产业结构转变,由季节性渔业、观光的形式,转变为生态旅游、生态养殖、休闲渔业等多种类型为一体的复合型模式。整合海岛旅游资源,延长海上旅游路线,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海岛旅游亮点,丰富海岛旅游内容,提升海岛开发利用价值。

海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新建新能源供电设施1-3处

加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海岛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改善海岛交通条件,提升海岛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升级陆岛交通码头2-4座,新建新能源供电设施1-3处,新建海水淡化站1-3座,建设通讯基站1-2座,100%的无居民海岛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置,80%的有居民海岛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置。海岛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

有居民海岛:7个均规划有优化开发区

青岛市目前有居民海岛7个,田横岛、大管岛、小管岛、竹岔岛、灵山岛、斋堂岛、沐官岛。依据有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和资源环境禀赋,遵循生态保护建设与优化开发并重的原则,将青岛市有居民海岛划分为特殊用途区和优化开发区,其中特殊用途区面积3.19 平方公里,优化开发区面积7.78 平方公里。

优化开发区主要承载开发利用功能,适宜开展度假、休闲运动、会议、旅游等活动,可进行酒店、旅游服务中心及其他娱乐设施建设,同时兼容农业生产和渔业养殖等功能。青岛市田横岛、大管岛、小管岛、竹岔岛、灵山岛、斋堂岛、沐官岛等7个有居民海岛均规划有优化开发区。在有居民海岛优化开发区域内,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防止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造成植被严重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环境污染,对造成的环境影响应采取补救、修复的措施。

无居民海岛113个

青岛市无居民海岛113个。根据《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省海岛保护规划》等,将其划分为特殊保护类、一般保护类和适度利用类等3 个类,其中特殊保护类海岛16个,一般保护类海岛63个,适度利用类海岛34个。

特殊保护类:生态保护海岛5个

特殊保护类的海岛划分3种主导功能,包括领海基点海岛、特殊用途海岛和生态保护海岛。

生态保护海岛5个,包括朝连岛一岛、石老人、小屿、大公岛和大公南岛。其中大公岛已建海岛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涵盖大公岛、大公南岛和小屿等3个无居民海岛,主要保护鸟类、海洋生物资源及栖息繁殖环境。对朝连岛一岛、石老人等具有重要生态价值但尚未确立保护区的海岛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海岛生态系统和海岛特色景观。

一般保护类:大连岛等63个

一般保护类海岛63个,包括石岛礁、汇泉角尖岛、汇泉角南岛、老泉石、大连岛等。规划期内以保护为主,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维持海岛现状,防止海岛资源遭到破坏。

适度利用类:海岛34个

适度利用类海岛34个,主要包括旅游娱乐用岛、农林牧渔用岛、工业交通用岛和公共服务用岛。旅游娱乐用岛18个,主要包括兔子岛、小麦岛等海岛,这类海岛自然景观良好,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适宜开展旅游度假等旅游娱乐活动。马龙岛、牛岛等海岛,这类海岛面积较小,生态资源较为良好,适宜开展小规模登岛休闲观光活动。

农林牧渔海岛3 个,主要包括张公岛等海岛。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现代渔业养殖等。工业交通用岛4 个,主要包括女岛、胶南鸭岛、三尖岛等海岛。该类海岛邻近青岛市主要港口产业基地,应依托城市腹地功能,作为其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为港口建设服务。

公共服务用岛9个,主要包括基准岩、小公岛、老灵石等海岛。在保护海岛公共服务设施的前提下,经严格论证,公共服务用岛可适度发展旅游娱乐、农林牧渔等。

开发时序

将田横岛、小管岛、大管岛、竹岔岛、灵山岛、斋堂岛、沐官岛7个有居民海岛以及小麦岛、脱岛2个无居民海岛作为近期重点开发利用海岛。(青岛新闻网记者 朱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