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当雷总在小米12系列发布会上喊出正式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时,我是服气小米的野心的。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1)

可翻到下一张幻灯片,宣布小米12系列双尺寸,问号不断在我的脑海中蹦出来:全面屏时代,当除了苹果、三星外的几乎所有厂商,都在义无反顾坚持大屏时,为了相对小众的小屏市场,而赌上旗舰数字系列的4000元出货主力价位段,属实是很冒险了。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2)

而“标准版”(4000元价位)、“小屏”,这两个关键词放在一起,往往意味着——堆不了料、不咋堆料。

因此,我还是选择将小米12 Pro,而非小米12,作为我的日常用机之一。

骁龙8 Gen1的火热不减也证明,选择散热更好的12 Pro确实省心一些。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3)

小米做小屏,想好了吗?

小米12发布会后,我直言不讳的向小米的朋友抛出了尖锐问题:

苹果、三星,甚至包括华为,对市场是有教育能力的,那么小米有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他们的小屏机型卖的好,究竟是因为是便宜的入门机型,还是因为大家真的喜欢小屏?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4)

如果是前者,那么小米一旦拿出货主力的4000元价位赌注小屏,其他厂商却有4000元大屏的水桶旗舰,小米赢面又在哪里?

第二天,我起床立刻看了眼,还好,朋友没把我拉黑……

不再狂热的骁龙8 终于发布,小米也将12系列升级为12S系列,依然保留小屏的小米12S。针对我前面的问题,小米这次留了后手,我先前也做过分析,正是大屏版的小米12S,或者叫小米12S青春版——Redmi K50至尊版,双十一已经杀疯了。

有粉丝问我12S还是K50至尊二选一时,我也往往倾向K50至尊——“如果是为了相机和做工,且能接受小屏,再去买12S。”

这次,借用过一段时间的超大杯12S Ultra又依依不舍还回去了——“这徕卡,真稳”,我反倒对中杯12S有了兴趣:安卓小屏,它行不行?

这次,我弱化一下测试部分,而更多的杂谈一下,来聊聊小屏体验这件事。反正,我在双十一后的此刻吹或骂,对它几乎没啥影响了。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5)

全面屏时代的小屏,确实不同

我上一次用小屏,还是iPhone 7,同样是大屏换小屏——5.5英寸的iPhone 6 Plus换到4.7英寸的iPhone 7。刚换上半天,视野确实小了一圈,略有不适应。

可两三天后,用一加,哦不,OPPO张老板的话说就是“手感真TM爽”,乔布斯3.5英寸的坚持,似乎都可以奉为真理了。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6)

但,iPhone 7,那是非全面屏时代的尾声。

全面屏才是一个用了回不去的东西,用过一段全面屏手机之后,iPhone 7被我雪藏吃灰了。我以为问题在于我再也不会喜欢用小屏,直到拆12S快递时心里还在嘀咕:这次我能用多久?

完成换机,开始使用,虽然屏幕大小带来的视觉“爽感”,肯定多少有些下降了,但得益于全面屏,这显示面积落差也没有很大,完全是可接受的小屏显示面积。

可与此同时换来的是整个手的解脱:69.9mm宽度的机身,辅以曲面屏过渡,单手操作游刃有余,全面屏手势毫不费力;182g重量在这个机身大小之上,不坠手也不轻飘;8.16mm的厚度,握起来有点12S Ultra的小胖墩感觉,两侧圆润的设计,在锋利直角当道下又独特了起来。

质感小刀一点,K50至尊也想要

背面相比iPhone 14 Pro和14 Pro Max的镜头模组设计区别,小米12和12S系列Deco都在一个背面协调的比例——标准版(12、12S)整个模组Deco也小了一圈,和Pro版摆在一起,整个背部设计在一个设计语言下,比例相近而和谐。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7)

但模组Deco的质感处理却用了两种方式,小屏标准版是一层AG磨砂玻璃的质感,分割线随光线变化而反光,用手触摸还能感觉到凹凸;大屏机型(包括12S Pro和K50至尊)则是金属表面,分割线是细细的一条黑色丝印,更为低调。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8)

甭管是中杯大杯超大杯,全是“真·徕卡”,小米12镜头Deco上的50MP也换成了12S的“LEICA”标。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9)

背面底部的“Xiaomi”Logo,相比Pro依然不再做镂空凹凸处理,而是和K50至尊版一样了。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10)

小米旗舰,再中杯也给了金属中框,开孔也都细致不少,比K50至尊版塑料中框的质感好很多。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11)

这正好和K50至尊版打了差异化,不过某些友商大杯超大杯也不咋性价比,还塑料中框,是真不讲究啊。

还是12那块小屏,不摆也不卷

做小屏的厂商太少,屏幕得定制吧?

定制完,这又不能和自家的大屏机型通用,苹果还挤着60Hz刷新率屏幕的牙膏呢。

毕竟这才半年,小米12那块屏幕也算不错,作为12S,继续用吧。

单手可握的6.28英寸华星光电12bit AMOLED屏幕,分辨率为1080p(1080 x 2400),屏幕比例为20:9,支持杜比视界Dolby Vision、HDR10、HDR10 、HLG,支持广色域,有色彩管理。

刷新率可选默认智能模式和120Hz / 60Hz,从参数读出有90Hz档位。

作为旗舰机,AI大师画质引擎一个不少。

支持防闪烁模式(DC调光),但默认不能和120Hz高刷同开。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12)

屏幕指纹——毕竟是小屏机型,毫无疑问的短焦,但指纹位置靠下的问题在小屏上使用体验并不差,因此好过很多短焦指纹机型的体验(包括自家和友商)。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13)

12S好用,一大半功劳是骁龙8 的

开头我就说过,让我放心冲12S的重要原因是骁龙8 来了。

在用过三款表现不错的骁龙8 机型之后,我完全可以下定论:只要用心调,体验不可能差——小米的旗舰,不可能不认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可惜依然有其他的厂商对骁龙8 还是不认真。

RaptorMark和AndroBench闪存测试如图,Geekbench 5单核1300,多核4128,安兔兔综合跑分1077348。

因此,这也是你安卓阵营为数不多可选的小屏性能猛兽。

性能比起超大杯的12S Ultra释放还是会略弱一点的,但依然是骁龙8 机型的优等生之一。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14)

中杯徕卡,也没凑数

作为中杯,12S也是2022年主流旗舰机型的做法——12 Pro下放的IMX707主摄很强,砍下长焦不给。

但徕卡调教、徕卡水印、徕卡相机UI与声音等是一个不少,4K@60fps / 8K@24fps录像、超级防抖PRO、720p@1920fps / 1080p@960fps慢动作也都有。

没有专门去拍对比样张,随手记录生活看下吧。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15)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16)

但跟性价比向机型不同,这并不意味着其它两颗镜头凑数。

还记得儿子Redmi K30 Pro标准版首发的广受好评的超级微距镜头吗?起初我以为12S的超级微距也只是原地踏步而已,直到和群里其他大佬吹水,才又发掘这颗500万像素超级微距的厉害。

小米12s pro为什么是瞎眼屏(从大屏用回小屏)(17)

大多旗舰细节都给,气压计USB 3.1缺席

高情商:超大杯同款充电参数规格——67W 有线秒充、50W 无线秒充、10W 无线反充。

续航超出我预期不少,甚至比前代大杯小米12 Pro耐用是我没想到的,当然,肯定会逊色12S系列大杯超大杯一些。

曾经拉胯过一代的MIUI系统,到了12S这代也稳如狗了——全系都是基于骁龙8 调教的,不知道12S的软件方面表现如何,直接参考大哥12S Ultra的体验就行。

振动马达,受限于机身体积,振感略弱于Pro机型,但8分完全可以给。

哈曼卡顿双扬声器,对称的真双瑞声1115K扬声器。

小米旗舰基于NFC的eID,有;屏下指纹测心率,有;祖传红外遥控,有。

可惜,气压计、高精度车道级定位估计是堆叠放不下了去掉了,超大杯都没有的USB 3.1也先做梦下一代会有吧。

小屏应该妥协多少才合适?12S是答案

小屏必然有遗憾,标题的“小屏之光”为了押韵,是夸张了。

但在小屏罕见的安卓阵营,它无疑可以拿去和小屏的iPhone掰掰手腕,互有胜负还是没问题的。

小米做了小屏,还做了两代(一代半),这件事对小米是挑战,也是小米对小屏爱好者期待的回答。

用过小米12S之后,我确实低估了它,真香了。

是,它刀了点相机,屏幕也不能DC调光和120Hz同开,短焦指纹还能更好,没有气压计和高精度定位。

但,它有也还不错的续航,有同样最强的骁龙8 ,有在这个价位名列前茅的相机影像……回看它的缺点,似乎都是小屏与成本、极高堆叠难度之间的平衡取舍所带来的。

小米12S的光芒,必然被闪瞎眼的12S Ultra大哥盖过,也要面对参数价格没有Redmi K50至尊版好看的质疑。

可能只有懂它的人,才知道它的好。它就是大屏当道下的小屏异类。

再过一段,小米13也就要来了,是否依然坚持给出标准版小屏的选择,还是个问号。

但先后用过最上心的12S Ultra,和大家预期以为不上心的12S之后,整个系列已经可以盖棺定论——它们背负了11、12系列的骂名,你可以说小米是活该。但只看产品本身,它们却能给你国产安卓阵营数一数二的旗舰体验。

做产品的粉丝,而不是品牌的粉丝。

基于小米12S系列的体验,如果下一代不捅幺蛾子,如果骁龙8 Gen2稳如狗,那么小米13系列或许可以放心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