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丽芳

一篇回忆父亲的好文章(我的父亲)(1)

我的父亲,叫德力格尔.宝音。我常说一句话:“我的工龄起点就是我父亲的祭日”,我是家中的“老疙瘩”,记得那年父亲去世后,我是因父亲的“挖内人党全残”工伤待遇,以一个工人的身份接班儿,参加的工作。而今我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从一九八二年的八月四号至今,父亲去世已是三十多年了。

父亲的童年很苦。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的牧民家庭中,四岁时,父亲的母亲因病去世了,父亲的父亲为别人放马养家,在他八岁时,父亲的父亲从马背上不慎跌落也去世了,父亲是他的奶奶扶养长大的。父亲说,在他十五岁那年,正是我国抗日战争末期,解放战争初期的年月,他毅然决然的跟着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了内蒙古革命骑兵团。从此,父亲就为解放全中国,转战南北,浴血奋战,直到全国解放后,父亲才转业参加了地方建设。记得我小时候生活贫乏,父亲的一堆军功章,是我“摆家家”的玩具。父亲在世时,还在《锡林郭勒日报》上发表过战争回忆录,题名是《四台房子大捷》。

父亲写得一笔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是,他刚转业的时候,别说写汉字,就连汉语会话都困难,父亲一生勤奋好学,至今,父亲早起读书,睡前看报,认真工作的身影和神态,依然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父亲是勤俭持家的楷模。小时候母亲忙不过来,父亲总是戴着眼镜,亲手为我们编织袜子,缝补衣服,父亲缝出的补丁针脚特别的匀。小时候的印象中,父亲特别讲究,他穿得衬衣总是自己去洗,而且很白,背心也是,可是父亲坐在炕上干活的背影,他的背心破到网状,简直是筛子底还在坚持穿,至今闭上眼睛,他那穿着破背心干活的宽宽背影,依然清晰的浮现在我的面前。

父亲的群众工作做的好。改革开放前,生活全是计划和供应,我们兄妹四人,家里并不富裕。因为父亲在领导岗位上,下班后,经常会有单位或邻里的叔叔阿姨们因家庭内部、邻里之间和同志之间的各种小磨擦和小矛盾找到家里述说,父亲总先把他们让到炕上,让母亲盛饭,饭吃饱了,工作也做好了。可是,往往我们就只有被撵到灶台前,对付一口了。

父亲是超人,非常坚强和乐观。父亲因身体多处致残,健康每况愈下,最后身患重疾。但是,他自己病重,还去乐观的开导别人,直到与病魔斗争到最后,依然表现出超人的毅力,让周边的每个人敬佩不已。

父亲的党性强,立场坚定。在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受到了严重的波击,最早一个被关进“牛棚”,最后一个被“解放”岀来,他始终对党忠诚,坚定不移。他说,“我相信党,相信群众,相信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为建设新中国勤奋努力,没有错。”父亲“内人党”的帽子,最终得到了平反,他没有任何怨言,为祖国边疆的建设鞠躬尽瘁。

父亲的善良宽容情怀,父亲的积极进取精神,以及父亲那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始终鼓舞着我们以坚定的信念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父亲,您在天堂还好吗?您是我们做儿女心中永恒的脊梁。我们永远怀念您!

一篇回忆父亲的好文章(我的父亲)(2)

来自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