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月一直在追一部经典的心理美剧《扪心问诊》(In treatment)。

有讲两个回避型人格的美剧(这两个月一直在追一部经典的心理美剧扪心问诊)(1)

这部美剧十年前曾在美国引起轰动,剧情是以经典的心理咨询案例为原型,根据几个来访者的精彩故事以及咨询师Paul的火花四溅的互动来展开,当时非常受欢迎,因为很多人觉得看这部美剧相当于免费的心理咨询。

而国内的顶尖咨询师也都是拿这部美剧来做案例分析,因为片中的案例都是精挑细选,非常具有代表性,而演员的表演也都是殿堂级的,每一个眼神与肢体动作都饱含深意,值得深度挖掘。

有讲两个回避型人格的美剧(这两个月一直在追一部经典的心理美剧扪心问诊)(2)

作为一个亲密关系咨询师,我也是被这部美剧的魅力完全折服。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今天尝试从专业的角度来梳理一下剧中的咨询案例,也从自身的经验谈谈我们是否需要专业咨询师的帮助,以及如何判断咨询师是不是真的能够帮助自己?

我们先从他最成功的案例,Sophie,一个曾经想自杀的花季少女是如何走出心理困境的咨询开始……

有讲两个回避型人格的美剧(这两个月一直在追一部经典的心理美剧扪心问诊)(3)

Sophie和咨询师Paul的女儿一般大,16岁的花季少女,父母离异,她和母亲一起住,看似青春叛逆的背后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痛楚心酸:

这是个典型的离异家庭的问题孩子,父母的争吵与纠缠深深的伤害了孩子,她卷进了父母的战争之中,内心始终觉得自己有错。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很难信任成人的世界,觉得充满了谎言与伪善,后面在教练那里找到了被呵护的感觉,却因为发生了性关系还是受到了伤害,不仅被教练老婆逐出家门,也被其他体操队的女孩嫉妒和排挤……

她觉得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完全放下防备。所以当她来找Paul的时候,其实是带着深深的警惕的……

有讲两个回避型人格的美剧(这两个月一直在追一部经典的心理美剧扪心问诊)(4)

她刚来的时候对Paul充满了挑衅,通过各种试探来确定是否可以信任Paul:

有讲两个回避型人格的美剧(这两个月一直在追一部经典的心理美剧扪心问诊)(5)

那么咨询师Paul是如何应对的呢?

有讲两个回避型人格的美剧(这两个月一直在追一部经典的心理美剧扪心问诊)(6)

当然,除了这些应对外,Paul在咨询中展现出像一个父亲般的关爱与支持,让Sophie倍感温暖。

比如当Sophie给他看教练在她的石膏绷带上画着性意味浓厚的美人鱼图案时,他大概已经猜到了两者的关系,后面进一步确认两人发生了性关系后,他明确表达了对她教练的愤怒,像一个真正的父亲一样,尽管Sophie当时还在为教练辩护,但是她的内心是温暖的,她知道这个男人是真正关心她的……

还有当Sophie和她母亲在咨询室里争吵,Sophie非常不尊重自己的母亲,极尽讽刺挖苦的时候,Paul明确的制止了她,并且告诉她需要学会尊重,这个从小缺乏管教的孩子在Paul这里感受到了力量,这也是她在试图讨好但并不真正关心她的父亲那里没有得到的……

有讲两个回避型人格的美剧(这两个月一直在追一部经典的心理美剧扪心问诊)(7)

所以,Sophie在Paul身上找到了理想父亲的影子,Paul对待Sophie的态度则就是典型的引导式教育——高回应 高要求。(从陈昱霖父母对女儿做“小三”过奢靡生活的纵容谈起:什么才是真正的“富养女”?)

他对Sophie的情绪高度共情,会认真的去聆听和理解她,对她的暗示会认真的寻找线索,比如去查看放在角落里的书;

同时他对Sophie又是有高要求的,他为Sophie确立边界,让她学会尊重,并鼓励她去追求自己的体操梦想,在Sophie获得冠军时,像个父亲一样为她庆祝……

而最重要的是,Sophie在Paul这里体会到了全然的接纳与信任,Paul对她的肯定和信任内化成了她对自己的肯定与信任,在这段关系中她获得了前行的力量与内心的和解。

有讲两个回避型人格的美剧(这两个月一直在追一部经典的心理美剧扪心问诊)(8)

最后,Sophie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了和解,她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她终于放下了对自己的苛责,明白父母离异不是她的错,她值得拥有幸福的生活与美好的未来。

所以说,真正的疗愈是在关系中发生。一个好的咨询师是能与来访者高度共情的,他会努力去走进来访者的内心,真正理解来访者的感受,明白来访者看似荒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但是来访者是有阻抗的,她不确定这个走入她内心的人是不是会伤害她或者抛弃她,所以她会逃避、会掩饰、甚至会攻击。

这个时候,如果咨询师能够接纳来访者的各种阻抗与试探,始终真诚的回应,那么来访者就会逐渐的放下阻抗,选择敞开。当然,这里的真诚不是说咨询师不能有情绪,只有隔岸观火才可能完全做到没有情绪,这样的关系对有些来访者来说是不够的,她并不能感受到你真正的投入。所以,咨询师可以表达情绪,但是要让来访者明白,你是对事不对人,对于来访者,你始终是接纳的。

一旦这样的信任关系建立以后,来访者能够在咨询师这里体会到童年时候缺失的爱与接纳,这种全新的关系体验也会在她的成长中留下记忆,并且内化于心,逐步改变她的内在模式。这样,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发生。

有讲两个回避型人格的美剧(这两个月一直在追一部经典的心理美剧扪心问诊)(9)

这就是为什么咨询师的真诚与投入,以及与来访者的chemistry(匹配度)至关重要。Paul在Sophie这里体现了一个优秀咨询师的核心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