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的微笑钢琴曲(如夷钢琴曲你的微笑)(1)

在今天的公众号里,介绍蔡如夷先生的一首很好听的钢琴曲:《你的微笑》。曲子是由他自己创作,自己弹奏。

前两天,我在公众号里写短文介绍了他最近创作的歌曲《在一起》。我认为,《你的微笑》的风格,走的是传统路线,明显是与《在一起》不同的,《在一起》偏向于现代爵士乐的风格。

说实话,比较而言,我是更喜欢欧洲传统的古典音乐的,巴赫、海顿、莫扎特、古诺、勃拉姆斯等等等等,令人百听不厌。当然不能以此来否定现代音乐,否定爵士乐,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这首《你的微笑》,我已经记不清楚他是什么时候写下的,不知道是2008年还是2010年,或者更早的一些时候。反正是他到南昌来住了几天,看望我们,回去后,通过电子邮件给我发来了这首曲子。

我不了解他的创作初衷。或许是某个时间的“巧笑倩兮”,某个地方的“美目盼兮”,激发了他的灵感。或许不是这样。

谈谈我自己听后的感受吧。

记得那天的中午,我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周围很安静,阒无一人。听着听着,我完完全全沉浸到经他排列组合的音符那或轻或重、或柔或刚的跳动当中去了,竟然热泪盈眶。

我个人以为,这首钢琴曲细腻、含蓄、舒展、抒情、诗意,有画面感和“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般的惆怅、感伤。从钢琴曲里,我听出的是思念和怀恋这个主题。整个曲子的节奏不急不缓,不紧不慢,主旋律的反复出现,产生如泣如诉的效果。在一段相对平稳的曲调之后,是高八度音符的出现,全曲恐怕就是在这里进入到高潮的。这一节,让我心潮起伏,使我思绪万千。结尾舒缓的节奏中,袅袅的余音绕梁,仿佛展现出一幅告别的情人正在移动的车窗前松开拉着的双手的画面,让你陷入沉思,进入遐想。

我记得2016年11月16日,我的父亲、蔡如夷的爷爷去世了,他急急忙忙从波士顿赶了回来。在讨论告别仪式上用不用哀乐时,我们全家都表示不同意,觉得气氛过于压抑了。我说:要不就用蔡如夷自己写的和自己弹奏的钢琴曲《你的微笑》吧。我的理由是,一来是说我们始终看到和想到的,是逝者永恒的微笑,父亲和爷爷虽然不在了,但他的微笑定格在天地间;二来在爷爷的告别仪式上,播放着他老人家最喜欢的孙子创作和弹奏的曲子,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听到,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下来。然后蔡如夷问我:老爸,有钢琴吗?如果有钢琴我就自己弹。我说:中国和西方还是有区别的,那种地方一般都不会摆放钢琴的。于是我们就把钢琴曲制作成MP3格式,下载到手机里,第二天把手机连接在告别厅的音响上,播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是恭维蔡如夷,我是真的挺喜欢这首钢琴曲,因为刚一接触它,它就深深地感染打动了我,而这些年来,大概听了上百遍。在漫漫的长夜,戴上耳机静静地欣赏着,我动情,我感慨,我怀想。这也许与我的心境有关吧!

我不知道我对这首钢琴曲的理解是否符合作者的本意,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篇小说、一部戏、一首诗或一段旋律,能够使人在看后、听后有所触动、有所想象,就应该说是很不错了。

下面,就请您听听《你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