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福州市工艺美术“如意杯”大奖赛被业内誉为“工艺美术大师的摇篮”。大赛自1986年起创办,为我市广大工艺美术从业者和大师们提供了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高技能、展现风采的舞台,发掘培养了一批新生代从业者,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走出了19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百余名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本届“如意杯”大赛已圆满收官,我们将陆续发布针对本届大赛获奖选手的推送,倾听他们对于传统工艺的认识和参与本届大赛的感悟,以及如何看待传统工艺在当代实现创新性发展等问题。

本期将和大家聚焦石雕组金奖获得者俞嵘。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1)

俞嵘,1978年4月生于福州15岁随父俞世英学习寿山石雕,1998年8月本人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雕塑系,毕业后充分应用美校所学的专业技能,并从父亲那里积极学习石雕基础技艺,在从事石雕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努力吸收前人的技法与经验,精心专研雕刻各种题材的作品使传承与创新紧密结合,创作出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并获得多项大奖。

聚焦│ 启蒙

从记事起,俞嵘的生活中就随处可见石雕手艺人们伏案钻研的身影。造型逶迤动人、质地凝灵的石雕在儿时他的眼中是又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其父亲俞世英14岁就入福州石雕厂,被雕刻大家周宝庭收入门下亲传雕刻技艺。对出生在石雕厂的俞嵘来说,石雕厂无异于自己的第二个家。大家眼中的雕刻大家周宝庭对于孩童时期的俞嵘而言,是一个会给自己买糖果、听自己牙牙学语的和蔼老人。雕刻厂中有着众多的精美作品,以及周宝庭大师汇集东西门两流派之精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寿山石雕精品。俞嵘就在这样的工艺圣地耳濡目染,一颗工艺传承的种子就此在小小的心间根植。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2)

自15岁开始,俞嵘就和父亲学习雕刻,不少人会猜想他的成功应该离不开父亲的“鞭策型”指导?其实不然,俞世英大师并未对自己儿子的梦想严苛要求,当俞嵘考取工艺美术学院雕刻专业时更是心开明目。谈及父亲,俞嵘笑着说:“15岁前他是父亲,后来的20年间他亦师亦父,现在和未来的他既是父亲,更会是一起刨坑觅石、并肩作战的队友。”现在的俞嵘工作室,除了琳琅满目的石头和作品,只放有两个工位,一个属于自己,一个属于父亲。父子之间的交流向来含蓄,他们依靠石头交流,把爱意寄托在这方寸之间。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3)

石雕厂的生活对于俞嵘来说是成长中的难忘回忆,也是雕刻生涯的精神财富,在刚结束不久的如意杯大赛中,他便在其中体验到这种久违的感觉。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4)

三代人工作室照片——俞嵘

聚焦│如意杯

本次如意杯大奖赛有为期7-14天的创作时间,大家齐聚在赛场公开创作。这让原本早已习惯“孤军奋战”的工艺师们有了不同的体验,俞嵘谈到,就是这样的形式让他想起了深居记忆中的雕刻厂里众多艺人在一起创作、交流、学习的热闹场景。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5)

如意杯竞赛现场

再聚焦于金奖作品《大漠孤烟存忠义》,创作理念取自于《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这一形象。在创作中不仅要相石取形,更要相色取形。首先要预估表层白皮与红心的色彩走向,不能盲目自信大开大合;同时,也要构思与其外形契合的题材,放弃主观思维意象,一切“以石为本”。在充分考虑石材特点,分析巧色运用的基础上,用原石构思“苏武牧羊”的主题造型。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6)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7)

“如意杯”石雕组金奖作品《大漠孤烟存忠义》创作过程

苏武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富于正能量的历史人物,他以大汉使节的身份出使匈奴,被匈奴单于无理囚禁迫其归降匈奴,苏武以不屈的意志,在北海冰天雪地中牧羊十九年,不降匈奴,最终回归大汉王朝,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不屈气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作品中,白色石皮被统一利用,一件完整的白色羊皮长袍从上至下包裹着主人公,自然而然地,让人融入风雪飘飞环境之中;运用红色表现衣襟内里,其中作者依然保持着汉服的刻画,以表达苏武“人在匈奴心在汉”的这一贯穿主题的民族气节的人物形象。

面部神情的刻画是这次的突破和创新点,以往典故中的苏武大多眉目祥和。此次作品中苏武凤眼生威,面若重枣,更显大义凛然之气度。在面部的刻画上还融入了雕塑的技法,使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苏武别具一格、栩栩如生。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8)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9)

“如意杯”石雕组金奖作品《大漠孤烟存忠义》创作过程及成品图

俞嵘表示“当今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沧海巨变,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但国外列强依旧对我们虎视眈眈。《大漠孤烟存忠义》传达的正是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自信。不卑不亢,齐心协力抵御外敌,才能国富民强。”

聚焦│薪火相传

向下扎根传统,向上生长创新。谈及寿山石雕的创新性发展,俞嵘认为其发展潜力可谓是巨大的,并且在作品创新上的趋势日益明朗,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资讯获取中,手工艺人们的艺术细胞可以无限生长,不论是传统、学院、写实还是抽象的创作流派都无时无刻地在进步,艺术总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10)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11)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12)

圆雕作品 俞嵘作

和很多仅靠师徒制传承下来的手艺人稍有不同,俞嵘曾经在工艺美术学院进行雕刻学习。谈起那段求学经历,心中欣慰不已。他认为在学校中的实践和学习是不可缺失的,在课堂上可以充实自己的理论、夯实实操基础、最为重要的是提升了对艺术的审美。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13)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14)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15)

日常创作过程

素描泥塑对他来可以让石雕创作上打开思路,泥塑相对于石雕创作可以承载更多的可能,是锦上添花对的。走出校园的俞嵘更为深切的感知到掌握了基础、勤学多练才能做到心有准谱,眼有准星,手有准失。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16)

泥塑写生现场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17)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18)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19)

聚焦│石雕与生活

对于手艺人而言,雕刻已然与生活密不可分,创作题材源于现实生活,创作理念也诞生于作者的心境。不论是生活还是创作上,难免都会遇上困境。往往在这种时候,他会选择放空大脑、整理思绪,在创作中遇到瓶颈时学会放下,可以先从另一块石材入手,等到回过头来再看那块石头的时候,时常会有新的创作思路。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20)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21)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22)

日常创作过程

作为耕耘在石雕行业20余年的匠人,俞嵘不仅领略到石雕的魅力,同时也见证了它的浮沉。谈起对寿山石行业的未来有怎样的期许时,他的回答让笔者深感意外。“因为我是一个手艺人,对于手艺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作品的成效,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原石为创作提供帮助,这样年轻工艺师们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练手,精进自己的技艺。”现在寿山石的行业事态正处于物资匮乏时期,石料的缺失限制了创作,渐渐的市面上很少出现大体量的圆雕石材。

俞嵘猜想如果在有寿山石地理品牌保障外,有适合的外来石,或许对手艺人来说又是一次创作的机遇。“天下石,福州工。”这是行业领导很早就提出的发展规划。推进工艺的发展,不要因为石材资源的稀缺而放缓前进的步伐。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23)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24)

兽首牛角杯雕刻艺术(聚焦如意杯)(25)

日常创作过程

时间不停,创作就还在继续。互联网时代为学习提供了太多的便利,他总能在其中发现新的灵感,俞嵘坚信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进步,发扬传统经典,融入时代元素,让寿山石雕技艺历久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