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知青的人,

感受了离别的悲伤;

当过知青的人,

懂得了回家的幸福;

当过知青的人,

理解了苦难的本意;

当过知青的人,

饱尝了煎熬的滋味;

当过知青的人,

明白了珍惜的含义;

当过知青的人,

知晓了人生的真谛!

知青的命运怎样(明白了珍惜的含义)(1)

作者:邢玉斌

有着知青符号的一代人很快就要告别这个世界了。奔向七老八十的我们,度过了不平凡的一生。风风雨雨走过的路程与一个国家的艰难曲折紧紧相连,大起大落,大风大浪。

吃饭的时候会记忆起在广阔天地里喝盐巴汤的滋味。那个年代的梦想就是能够吃上一块红烧肉,那简直就是一次神仙一般的好日子。

为了活下去,诚实的孩子学会了偷鸡摸狗,为的是填饱肚子。从三年大饥荒饿的记忆一直延续到了广阔天地里饿的留痕,在我们这代人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所以我们最懂得珍惜有吃有喝的日子,珍惜不愁吃喝的每一天啊!

知青的命运怎样(明白了珍惜的含义)(2)

作者:王凤玲

穿衣的时候会想起当年打了补丁的衣裤。当年最时髦的一件旧军装成为了革命的标志,穿着补丁的衣裤成为艰苦朴素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荣耀。解放鞋是我们这代人脚上的流行,清一色的蓝色衣裤整齐划一地展现着时代的标记。充满着汗臭味的衣服是我们上山劳作一直不换的工作服。回城 以后有了一套工厂的工作服成为我们是国企员工的标志性“礼服”。所以当今天看到满大街的世界名牌服装的时候,我们会珍惜身上依旧穿着的老旧服装。够好了,能穿就行了。我们常常自我安慰着,遭到了下一代孩子们的嘲笑:老土的!

知青的命运怎样(明白了珍惜的含义)(3)

作者:李森木

出行的时候会想起当年的爬山走路。到县城赶集市,能够搭上一辆顺路的拖拉机是你的幸运。为了一张回家探亲的车票,可以在充满臭味的车站里等上几天几夜。

崎岖的山路,泥泞的小路到处留下我们一个个脚印。在拥挤的火车上席地而躺是家常便饭,为了能够早点回家见到父母亲人。今天呢,乘火车已经不需要什么县团级证明,高速铁路正在与飞机竞争市场。

回到城里的我们从有一辆自行车引以为豪到如今小汽车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唉,有时我们会感叹,浪费了十年啊。早十年的话,我们早就可以享受一下幸福的生活了。

回家的时候还是会想起广阔天地里的茅草房啊!那时都在造反和革命,谁会理睬你一家十口拥挤在小小的亭子间里呢?那时我们是去接受“再教育”的对象,你敢奢侈地提出不住茅草房?那时我们回到了大城市里,居住无房,结婚无房,生子无房。浩劫后的城市里难求一个落脚处啊!

今天呢,有了居所但又要面对看不懂的飞涨房价。不管怎么说,居有定所总是一个进步吧。只是我们这代人只能在梦中向往着改善一下居住的条件,因为我们都老了。

知青的命运怎样(明白了珍惜的含义)(4)

作者:孟凡英

珍惜,也许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但是珍惜绝非是一种自我满足的代名词。在我们小的时候,有一种教育是忆苦思甜。我们被教育,今天的生活远比旧社会好上千百倍了,要热爱,要珍惜。但是现实的生活无情地粉碎了这些说教。有时不得不怀疑,我们的生活算不算是属于“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中的一份子?当年我们回城的时候,正赶上了国家开放了。四喇叭的收录机、彩色照片、黑白电视机等等令我们目不暇接。原来世界是如此精彩的,不是苦行憎一般的。我们的“革命”画了许多美好的图画,但是在外面的世界里早已经是现实。那时我们才明白,我们不是要珍惜了,是要奋起直追啊!只有当我们向洋看世界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了那些所谓的“革命”是何等的荒唐无味。

知青的命运怎样(明白了珍惜的含义)(5)

作者:史胜国

当下,我们如何珍惜?也许把我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留下来,告诫我们的后人们不要重演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悲剧,才是我们对于珍惜的最好注解。

知青的命运怎样(明白了珍惜的含义)(6)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