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爱学习GO

▼▼▼▼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1)

知识点

创作背景:

崇宁二年(1103)十二月,黄庭坚至崇宁童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此送春词作于贬宜州的翌年,即崇宁四年(1105)。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 “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主要作品:《清平乐》《鹧鸪天》《菩萨蛮》等。

诗词理解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注释:

(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换来。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6)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

(6)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婉转地鸣叫。

(7)解:懂得,理解。

(8)因风:借着风势。因:凭借。

(9)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感到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请唤春天回来与其住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地鸣叫,没有人能懂它的意思,黄鹂借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主题:

《清平乐•春归何处》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春天回来,与其同住。表现出词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阕写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阕写春之无踪影可寻。词人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

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穷。词人用了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图文解读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2)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3)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4)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5)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6)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7)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8)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9)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10)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11)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12)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13)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14)

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古诗图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图文讲解)(15)

声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爱学习GO】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喜欢此资源,建议购买实体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