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恐怖/惊悚类题材一直是一个雷区。
再加上国内没有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哪怕是引进国外的片子,数量质量也大打折扣。
近几年能在荧幕上看到且质量可以的,也只有两部:《忌日快乐》和《寂静之地》。
不过,现在是三部了——
《密室逃生》
这部由美国索尼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出品的电影,制片成本仅为900万美元,现在已经获得了3500万美元票房,是北美的票房黑马。
作为小成本惊悚片,居然也在豆瓣上拿到7.4的评分,这个成绩非常不错了。
虽然演员们都不是欧美熟脸,但主创组合堪称王中王。
导演亚当·罗比特尔,与风头正盛的温子仁是好哥儿们,两人都是靠拍恐怖片起家,在营造惊悚气氛方面有独到之处。
温子仁的成名作《电锯惊魂》就有他的出演呦。
制片人则是好莱坞王牌制片人尼尔·H·莫瑞兹,经过他手的作品,一概通通指向一个地方——肾上腺。
如《速度与激情》、《极限特工》、《越狱》。
《密室逃生》北美的分级是PG-13,也就是说只要不是13岁以下的熊孩子就都能看。
没有大片的血浆,没有滚动的内脏,也没有时不时探出头吓死人不偿命的各类鬼怪,但这100分钟依旧能让你的神经经历一次过山车。
好high呦,感觉人生都达到了高潮。
大家都知道,所谓密室逃脱,就是玩家要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寻找到足够多的线索,利用推理等手段来逃离困境。
从游戏到电影,《密室逃生》使用了相类似的情节设计,总而言之,就是要找到钥匙打开那扇“该死的门”。
影片一开场,就足够刺激。
一个满脸伤痕,还瘸了一条腿的男人被困在一间密室里,周围的墙面像积木倒塌般不断砸下。
在这种紧要关头,小哥依然智商全程在线,一顿操作猛如虎,密码找到了,也输进去了,但是门没开。
眼看着不断收缩的墙面就要把小哥挤成肉饼了——接着镜头一转,回到了几天前。
啧啧啧,这个悬念手法玩的真是666。
几天前,在米诺斯大楼的接待室里,密室逃脱的游戏即将展开。
参加这次密室逃生的一共有6个人,分别是:
天才物理少女Zoey,退伍女兵Amanda,黑富帅兼金融精英Joson,颓废超市理货员Ben,胡子大叔Mike,以及密室逃脱游戏资深玩家Danny。
他们无一例外,全都是被亲近的人邀请来参加这个游戏,同时,赢的人奖金是一万美元。
如果玩个游戏说不定能拿一万美元,老子能玩到他破产——抱着这种“玩玩”的心理,主角们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个游戏当回事。
遇到困难要提示,再不行就弃权不就好了?电脑里都是这么玩的!
但没过多久,他们就意识到,这次是来真的。
待的房间愈来愈热,温度迅速飙升,你说是微波炉也好,烤箱也罢,反正不是人待的地方,再晚一秒就要成人肉叉烧包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甚至直接冒出了一团团的火焰。
不对,这不是做叉烧包的步骤,这是火化的步骤啊各位!
好了,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这哪是玩游戏,这是在玩命啊!
而主角们要顺利走出这一关,必须得尽快找够线索、破译密码。至于结果如何,为了保证小伙伴们的观影体验,这里就不剧透了。
烈焰密室才只是开头,接下来还有寒冰密室、颠倒密室、病房密室、迷幻密室、计时密室。
每一关都是限时解谜,难度系数还越来越高,稍有不慎就小命呜呼。
这里必须说说电影密室机关设计之巧妙。
之前提到的六大密室(烈焰、寒冰、颠倒、病房、迷幻、计时),无论是观感还是多样性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同类作品,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寒冰密室,零下30度的气温,只有一件羽绒服用来轮流取暖,脚下的冰面随时随地都有破裂的可能。
颠倒密室,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是颠倒的(牛顿他老人家的棺材板要压不住了),里面的东西非常多,随手一件就可能是解谜的关键。
房间里大声循环播放着Petula Clark的《Downtown》,每放完一遍,玩家站立的天花板就会掉落一块,一个不小心,那就是粉身碎骨。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的设计场景在经典惊悚片《心慌方》也出现过。
病房密室,这个仿佛就是恐怖片的标配,诡异阴暗的风格与《电锯惊魂》非常相似。
迷幻密室,墙面是扭曲的黑白纹,成功营造了一种失真的迷幻感。
这部片子的美术设计可能吃饭时多加了不止一个鸡腿,太给力了。
最后的计时密室更刺激,墙壁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收缩,让人想起西班牙同类作品《极限空间》。
随着密码门一扇扇被打开,玩家的挑选规则也浮出水面,原来这6个用生命玩游戏的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幸运。
他们都是灾难发生时,唯一的幸存者。
比如Zoey是飞机失事,Ben是车祸,Danny是煤气中毒,而这场游戏的目的,就是找出那个拥有最大幸运的人。
甚至,所有的机关,都是根据他们的软肋设计的。每一个场景里无处不在的摄像头,都显示着有人正在监视他们。
导演罗比特尔说:“这部电影是关于解谜的,那么我就让这些角色本身也变成一个个谜题。”
“灾难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障碍”(PTSD),这两点在影片进程中不断不被提及,每一个人物的过往经历,他们曾经遭受过的创伤,都被一一用闪回镜头拉到过去。
人物形象由此逐步丰富了起来,他们不再是游戏里符号般的存在,而是充满各种情绪的活生生的人类,使观众产生代入感,影片效果更加出彩。
密室电影脱胎于密室小说,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一般都有着同样的落脚点——人类的自相残杀。
由此一来,密室逃脱类作品就成了人性的放大镜,《心慌方》、《电锯惊魂》、《八面埋伏》等作品就是先例。
《密室逃生》也不例外。
早早想退出的却为了同伴牺牲了自己,开始和善有爱的最后却独善其身。在密室里,得志的,落魄的都回到了同一起点——活下去。
而这部影片最残酷的地方在于,密室设计者从一开始就设定了“只有一个赢家”,一步步将一个团队拆散,让这6个人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能主动牺牲或者自相残杀。
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谜题电影类似,密室类题材的影片在吸引观众上先天就有一种优势,而《密室求生》将这种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值。
无论是密室场景的美术设计,机关线索的布置,人物形象的充实等方面,都花费了极大的心血。
100分钟的片长牢牢将观众锁在故事里,跟随着主角们一同经历险境,一同寻找线索,营造出了超一流的沉浸体验。
想要知道谁才是那个“幸运儿”,不剧透自己去看哈!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毛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