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原名蔡瀛文(蔡英文原名蔡瀛文)(1)

民进党为什么媚日,追根溯源,是因为其骨干成员的日本情结太重。当然,日本情结本不应成为媚日的理由,但假如它与其政治理念相吻合,就会产生催化作用。

我看一看有关蔡英文的背景资料(注:资料来自网络)

蔡英文的祖父是枋山乡枫港的客家望族,祖母是狮子乡的“排湾族"(注:高山族的族群分支)后裔。 蔡英文的“排湾族”名字叫做Tjuku。

蔡英文的父亲蔡洁生出身屏东县枋山乡,蔡洁生18岁时为了躲避日本军征召南洋作战,前往东北机械学校学修飞机,直到二战日本投降后返台。 返台后就到台北经营汽车维修厂、投资房地产,曾经营餐厅、建筑等事业。蔡父逐渐成为台北市的大地主,中山北路海霸王餐厅前身“乐马饭店”,当年常有“驻台美军”光顾,即为蔡家的产业;晶华酒店前的公园绿地,早年是一家“梦咖啡”餐厅,也是蔡家所有,后来被征收。另外部分繁华区,蔡家也曾置产。

蔡英文的哥哥蔡瀛南长年往返于当地与日本之间经商,并曾留学日本。

蔡英文在家中排行老幺,若依照族谱谱名本应命名为“蔡瀛文”,“瀛”即东瀛的“瀛”,东瀛是日本的别称。父亲蔡洁生觉得“瀛”字笔划太多,所以将她的名字改为“蔡英文”。蔡英文小名取的是日本名“吉米牙”

2009年,蔡英文计划于12月13日到16日“东渡扶桑”,试图修补重和继承陈水扁和李登辉时期的日本资源,与支持民进党立场的日本右翼政客深化感情。此举引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强烈反对。

以辩证的历史观看,我们并不应该仅仅以家庭背景作为给某人的政治倾向定性的前提。因为,与日本有关联者大有人在,如鲁迅就在日本留学,但他却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而他的弟弟却成了大汉奸。

因此,决定一个人政治倾向的因素有很多,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其骨子里的DNA。蔡英文的政治理念就是追求,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采取的是模糊表达,如,她说:“我没有说我是中国人有什么不好,只是怕因此而产生了政治风险。我是台湾人并没有错,我是中国人,因为我是念中国书长大的,受的是中国式教育。”“但是不要忘了台湾是个多元的社会,除了受到中国的文化影响,还受到其他许多文化的影响。”

这话里之间,隐藏着她对中国人身份的抵制意念。等于在说,我是不是中国人,还有待商量,还有选择的空间。

在台湾日据时期,日本对台湾实施奴化教育,导致很多人有日本理念、日本情结,是很自然的事。但,为什么同一背景下,有的人却更加仇恨日本,成为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而有的人却成为媚日者,甚至成为日本政府在台湾的代言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相反的效应?

这让我想起了狗。

当今人们大多喜欢把狗当宠物养,本人例外,厌狗。

都说狗对人特忠诚,是人类的好朋友。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说,本人同意,爱护一切动物,包括狗。从社会学的角度说,狗的角色定位并不美好。

狗的忠诚只对决定其命运的主人,对其他人是狂吠,尤其是对衣着破烂的穷人,更是齿牙咧嘴,显得凶恶无比。这种媚上恶下、媚富恶穷、媚熟恶生的本性,活脱脱就是一个奴才本性。所以,才有走狗、狗汉奸、狗眼看人低之说。鲁迅也是痛恨狗性之人,号召痛打“痛打落水狗”。

但凡没有骨气之人,没有品格之人,都会被打入“狗”系列之流。

蔡英文、苏贞昌之类,大概可入“狗”系列,堪称日、美看家狗吧。

台湾统一时,便是“痛打落水狗”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