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丹麦作家迈普里斯·安徒生写了一本《呀!屁股》,你可以说是史上第一本屁股科普绘本,也可以说是趣味十足的卡通漫画。在迈普里斯·安徒生看来,人体正常生理现象,并非就三缄其口不可谈论,儿童创作里的敏感题材只要正面对待,就打破了概念上的禁忌。

敏感话题的童书,要有诚实和正面的态度

尼古拉斯·安徒生(迈普里斯安徒生)(1)

《呀!屁股》书封

新浪读书:据悉,《呀!屁股》是史上第一本最畅销、最幽默的屁股科普绘本,是什么促使你创作这个题材的绘本?

迈普里斯·安徒生:在我的女儿4岁的时候,经常说一些和屁股有关的笑话,也偷偷地和小朋友讨论屁股。有一天我跟我的女儿说,我们去图书馆查查关于屁股的知识吧,我的女儿很害羞,说太不好意思了,我不想去。后来我在我的幼儿园在4-5岁的孩子们中间也发现这样的现象,而且我去图书馆发现没有一本专门写屁股的书,所以我想为什么我不自己写一本呢?这样我幼儿园的孩子们就有了一本屁股的工具书,丹麦的孩子、甚至更多国家的孩子们都能了解到关于屁股的事情。

新浪读书:据您所知,这本书得到了一些什么样的反馈?您想过这本书在中国这么受欢迎吗?

迈普里斯·安徒生:我从来没想到这本书在中国会这么受欢迎,我跟我的出版人弗莱明说这本书一定不会在中国卖得好,没准儿中国人会认为我有种族歧视,因为书里面写了中国人的屁股是黄色的。我的出版人也没想到这本书在中国卖得这么好。但是这次来到中国看到读者这么喜欢它,我很惊喜和开心。中国的出版方告诉我,很多读者喜欢这本书用不失幽默的态度正面面对屁股。

新浪读书:北欧儿童文学很少回避深刻与跳跃的主题,包括现在这本书的选材,可能在中国也是会属于被“避讳”的元素,在你看来,儿童读物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尺度?

迈普里斯·安徒生:我认为关于敏感话题的童书首先要有诚实和正面的态度,比如我的这本书用的是bottom这个词而不是用ass 因为bottom是正式的叫法,ass是比较通俗甚至比较戏谑的叫法。除此之外还有适度的幽默,让孩子感兴趣,比如封面特意用了带毛的屁股,还有内文里是生活中关于屁股有趣的现象,比如在浴缸里放屁会有泡泡,这样的幽默和低级搞笑是有区别的。最后是语言要符合孩子的理解水平。

新浪读书:您觉得《呀!屁股》最想传达的是什么?您希望儿童读者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

迈普里斯·安徒生:我想告诉孩子为什么屁股是身体特殊的一部分,不是因为它是一个禁忌话题,而是因为文化,屁股成为了我们身体比较隐私的部分,同时也让孩子了解在不同国家人们是怎么看待屁股的。我还想让孩子了解并喜欢自己的屁股,明白屁股是身体重要的一部分。

童话书在丹麦很难出名,想做离婚家庭题材的书

尼古拉斯·安徒生(迈普里斯安徒生)(2)

迈普里斯·安徒生与读者

新浪读书:丹麦作为一个童话大国,能否谈谈,您所在的生活环境,是否也有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深厚滋养?是否对您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迈普里斯·安徒生:可能有所影响吧,因为我们确实是一个受童话影响的国家,关于这点我并没有想过很多。我自己的创作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我只是希望这本书是给孩子的一本工具书。

新浪读书:在您看来,丹麦乃至北欧的儿童读物创作现状是怎样的?

迈普里斯·安徒生:在丹麦有各种各样的图画书,一本童话书想要出名、卖得好非常难,除非是非常特别的书,大部分图画书作家和画者很难以创作为生,以创作图画书为全职工作的人很少。比如这本《呀!屁股》的画者虽然在丹麦已经很有名了,给小学和幼儿园的阅读材料画了很多插图,但是依靠这个赚的钱很少,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所以对他来说选一个能大卖的作品画插图很重要。我认为在其他国家也是这样的吧,靠艺术生活是很难的。

新浪读书:您关注过中国儿童读物吗,让你印象深刻的中国儿童读物是什么?

迈普里斯·安徒生:我没有关注过中国的儿童读物。我很期待在上海童书展可以看到中国的原创童书。

新浪读书:就儿童读物而言,您觉得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在创作上有着怎样的区别?

迈普里斯·安徒生:我没有太多想过这个问题,就这本书的画者来说,他的画用的颜色是我从来不会用的,我认为他用的颜色比较具有男性风格。我认为男性和女性在创作时确实会有对颜色和风格的偏好。

新浪读书:绘本对于当下的儿童阅读教育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迈普里斯·安徒生:我认为阅读图画书能让孩子获得更广阔的语言,不仅包含对文字的阅读,还有对图画的阅读。阅读图画书还能让孩子识字之前,对阅读产生热情,建立阅读的习惯,在今后会影响一生,还能丰富精神世界。尤其在父母没有时间陪伴的时候,有本好书在手可以享受一段美妙的时光。我记得小时候如果我突然得到一本新书,会非常开心,会强烈希望有一天能自己读这本书。这些都是我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我的。

尼古拉斯·安徒生(迈普里斯安徒生)(3)

尼古拉斯·安徒生(迈普里斯安徒生)(4)

尼古拉斯·安徒生(迈普里斯安徒生)(5)

“一介书声”简介

一介书声是由新浪读书出品的系列专题栏目,内容包括人物访谈、深度阅读、文化事件剖析等,旨在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阅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