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经说过: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庄子也曾说过,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

聪明的人一定要懂道家说的道理(道家学说可托付天下)(1)

从以上说法上来看,两个人的观点几乎是如出一辙的,意思也都是一样的,都是在讲一个可以托付天下的人,他必定重视自己超过重视天下,爱护自己超过爱护天下,也唯有这样的人可以治理天下,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

这样的观点,看上去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可以托付天下的人,并非是将自己比天下看的还重的人,我们认为这样的人是自私的,他们并不能很好地为天下谋取利益,天下应该托付给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义士。

那么,为什么在道家的观点当中可以托付天下的,必定是那些将自己看得比天下更重的人呢?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看,道家如此观点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到底是什么?

聪明的人一定要懂道家说的道理(道家学说可托付天下)(2)

道家学派的思维方式

道家和其他的学派在思维方面有所不同,他们更习惯一些反向思维,或者说逆向思维,比如,在《老子》一书当中所说到的: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辱,这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大智若愚,就是说,明白就像是隐晦,前进就像是倒退,高尚就像是卑下,洁白就像是污秽,这是一种思维的境界,或者说是一种思考大道理的方式。

而相比道家的这种反向思维,更多的人喜欢正面考虑,比如说,我们上面说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先天下人后自己,先忧患后安乐,这都是一种顺向的思维,也是大多数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从周王朝定天下之后的周公再到孔孟,再到说出此话的范仲淹,他们其实都是一种儒家思想,也都是一种正向思维,这并不符合道教的思维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种正向的思维方式比较容易理解,却不能说道家的反向思维是错的,甚至有时候反向思维所推导出来的理论更加正确。

聪明的人一定要懂道家说的道理(道家学说可托付天下)(3)

道家的观点依据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道家观点的依据。第一:所谓,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所有人之总合也。意思就是说,天下人的天下就是每个人的天下,所以,重视爱护天下其实也就是重视爱护每个人,而在每个人当中自然就包括我们自己;既然如此,那么,爱护和重视天下,是不是应该从自己开始呢?

因为,没有人能够救得了所有人,甚至说没有人能够救得了大多数人,所以,也就没有人能够只一身而拯救天下,即拯救天下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将天下托付给某一人,无论这个人能力有多强,无论这个人思想境界有多高,天下之事,必定不是这一个人就可以解决的了的。

要拯救天下,必须能先拯救自己

那么,最好的就是方式应该就是,每个人都进行自救,通过每个人的自救来拯救天下,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救得了自己,每个人都能够保证得了自己的生存,都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保证自己的道德,那这个天下还会混乱吗?

聪明的人一定要懂道家说的道理(道家学说可托付天下)(4)

如此一来,天下也不就相当于被拯救了吗?而且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连自己都救不了,又怎么去救别人呢?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重视、不爱护,我们又怎么能指望他会重视别人爱护别人呢?就更加不用提什么拯救天下、爱护天下了。

所以,一个人首先要保证自己,首先要保护和重视自己,他才能真正地贵天下、爱天下。事实上有一些人,他们虽然打出了大公无私的旗号,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与口号完全相反,所谓大公无私,大私若公,那些最为自私的人,往往表现的最为无私,所以极其无私的人反倒不能够将天下托付给他。

过分无私的人,是最自私的

依据道家的观点来看,孔子、墨子还有孟子这些人,他们虽然积极主张救世,但是他们真的没有从这些理论当中获得利益吗?并没有,道家认为,儒家和墨家这样东奔西走,积极救世,他们无非是想当圣人,想当救星,想当世界的救世主,这难道不是一种自私吗?

聪明的人一定要懂道家说的道理(道家学说可托付天下)(5)

或者说这其实就是最大的自私,不要以为一个人不要钱、不要利就是无私,他还可能要别的,比如说名誉,想要万古流芳,想要经天纬地,那么这是无私呢,还是自私呢?道家认为是自私的,所以,一个人越想救治天下,他的图谋可能就越大,可能就越不会被人所察觉,因此一个过分想要拯救天下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把天下交给他的。

极力拯救天下的人是狂妄的

在道家人看来,极力想要拯救天下的人,往往都是狂妄的,因为天下出了问题,并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救得了的,甚至说不但一两个人救不了,当时的天下人,可能根本就没得救,所以,要想拯救天下不能够人来做,天下是天的,只有天能创造,也就只有天能够进行拯救,儒家和墨家想要拯救天下,这难道不是一种“替天行道”、“代天立法”的行为吗?

而天的事情人做了,这难道不是狂妄吗?本来人想去做天的事情,就已经足够狂妄了,可是有些思想家却还想要将天的事情,全都扛在自己一个人的肩膀上,或者扛在自己一个学派的肩膀上,这难道不是双重的狂妄吗?而狂妄就必定会产生问题,最直接的就是霸道。

聪明的人一定要懂道家说的道理(道家学说可托付天下)(6)

试想一下,一个人想要以自身的力量,承担起天下兴亡的重任,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魄力呢?那么,这些勇气和魄力是哪里来的呢?要知道古代的那些思想家们,虽然可能位列统治阶层,但他们拥有的权利和地位并不高,所以,这样的勇气和魄力只能够是来源于自信,但凡想要拯救天下的,就没有不自信。

狂妄必定产生霸道

比如说,孟子就曾说过,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我们这样的社会精英呢?因为我们感悟到了社会的真理,然后我们就必须要去启迪和教育其他的人民,所谓,“以斯道觉斯民”;同时,也有人需要用自己掌握到的真理,去拯救世界,所谓,“平治天下”。

而且这样的事情,我们做不到,其他人有谁能做到呢?所谓,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口气确实是挺大的,而且这不仅口气大,还非常的恐怖。因为他们自认为觉悟到了真理,掌握了真理,但是在很多人眼中,真理是只有一个的,那么既然真理只有一个,他们就认为真理掌握在了他们自己手中。

如此一来,但凡其他的学派拥有不同的意见,那么,其他学派的意见就一定不是真理,甚至一定是错误的,是需要批判的,毕竟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嘛!所以为了捍卫这个真理,他们需要对不同意见加以批驳,如此一来,形成的理论或者说行为方式,必定是霸道的。

聪明的人一定要懂道家说的道理(道家学说可托付天下)(7)

霸道政治容易产生独裁

但是作为一个思想家,或者说作为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派的中心学者,如果他的思想和方式是霸道的,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来强制性的推行自己的主张,不管别人是否认为他的主张是正确的,他都认为需要按照自己的一套去做,并且认为只有这么做才能够拯救这个社会。

就比如说墨子,墨子认为,只有他的兼爱非攻能够拯救天下,所以,他创立的墨家学派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类军事化的组织,他们可能不如正规军的装备齐全战力高,但是在墨家组织内部,墨家的巨子是对所谓的墨者拥有生杀之权的,不允许有反对意见,一旦有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墨者,而只要不是合格的墨者,首领巨子就有权利对其进行处罚,这难道不恐怖吗?这其实是一种思想的独裁。

孟子过分自信,批判梁惠王,

又比如说孟子,在孟子见梁惠王时,梁惠王向孟子询问,如何为国家谋取利益,但是孟子并没有回答梁惠王的问题,而是自视甚高地将梁惠王批评了一顿,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学说,这其实,也是孟子不容许自己的观点有被反驳的表现所在,或者说是孟子对于自己思想的过分自信。

聪明的人一定要懂道家说的道理(道家学说可托付天下)(8)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梁惠王说出与自身观点和主张不同的问题时,而对其大加斥责,所以说,当一个人过分的想要拯救天下,对自己的学说过分的相信时,那么这个人的思想很有可能是偏激的,或者说是独断的,如此一来,他就要求天下的人都要按照他的思路走,并且稍有不对就会加以斥责,加以批判。

希特勒极力地推行自己的主张

可是我们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对于成千上万的臣民来讲,就有成千上万个最好的社会,甚至成万上亿个治理天下的方式,不可能人与人都是相同的,哪怕是一件小事也会有不同的观点,更何况是治理天下这样的大事了?

所以,不允许提出反对意见的学派,本身就是不适应天下,既然如此,又如何去拯救天下呢?其实有的时候矛盾、冲突甚至是战争,也正是因此才爆发的,比如说希特勒,他其实都是现在社会中过分地推广自己的主张的人,认为只有按照自己的意念,才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天下。

聪明的人一定要懂道家说的道理(道家学说可托付天下)(9)

但问题在于,他们的理念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甚至他的理念从根本上来讲就是错误的。只不过,对于一个极力地推行自己的主张,而拯救天下,又对自己的主张又过分自信的人,他又如何会认识到自己主张当中的错误呢?所以,这样的必定不适合掌控天下

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道家的观念是有道理的,首先,作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无法爱护,我们还如何要求他去爱护别人呢?其次,一个过分的想要为别人着想,这个他就会认为自身是高尚的,就像孟子所说的那样,舍我其谁?

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我为你好,既然是这样,当他所谓的“为别人好”没有受到别人尊重或者支持的时候,心里就会出现不如意,如此一来,就更不能治理好天下。所以说,其实过分地想要拯救天下的人,他们本身就有着很多的思想缺陷,治理天下应该是宽容的。

我们知道真理可能只有一个,但这个真理却未必掌握在自己手中,或者说,我们掌握的也未必就是真理的全部,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只掌握了真理的一部分,而与此同时,别人也掌握了真理的另一部分,大家都认知道了部分真理,合起来才是全部的真理,甚至说有的时候合起来也只是真理的更多部分。

聪明的人一定要懂道家说的道理(道家学说可托付天下)(10)

结尾

先秦诸子也是这样,他们虽然观点不同、多有争论,但确实是各有各的道理,也都是各自掌握了部分真理,并且他们也都在从不同的角度上去接近真理,只不过,在某些极力地想要拯救天下的人眼中,自己就是绝对正确的,天下也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走才能够被拯救,也就是说,那些自认为掌握真理的人很难做到兼收并蓄,各取所需。

在当时的那个社会里,自认为掌握真理的人并不在少数,而如果这些人都企图让所有人信奉自身的学术,都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够拯救天下,那么,这个天下其实也就没救了。所以说,最好的天下其实是人人都在自救,人人都管好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履行好自己该履行义务,维护好自己的生存空间

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这个天下也就会井然有序,那还需要别人去拯救吗?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思想,无论是哪一种认知,都不能过分的绝对,放在现在也是如此,对于诸子百家来讲,我们并不能主张,倾向于某一家,更不能独尊某一家,而是要抽象继承、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