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历时3年编制的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近期已完成,成为未来十年上海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白皮书)提出的总体目标是构筑“人本、高效、智慧、绿色、韧性”的国际大都市高质量一体化交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上海城市交通特点分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城市交通特点分析(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发布)

上海城市交通特点分析

今天上午,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历时3年编制的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近期已完成,成为未来十年上海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白皮书)提出的总体目标是构筑“人本、高效、智慧、绿色、韧性”的国际大都市高质量一体化交通。

未来十年将全面实现出行“一票制”

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未来十年,上海将更好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让交通出行更加便利,方式更加丰富,中心城平均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极端通勤(超过60分钟)人口比例进一步降低;未来十年,要建成融入国家交通网络主骨架、支撑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与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多种方式融合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1.5小时可达。

张为还表示,未来十年,要基本建成“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交通工具自动化、交通服务管家化、交通治理孪生化”的智慧交通体系,全面实现出行“一票制”、货运“一单制”、付费“一码通”。

他还介绍说,未来十年,将培育“理性购车、合理用车、有序停车”理念,保持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在合理水平。具体包括:引导车辆有序发展和使用、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优化停车供给和服务等三方面行动。

高峰时段地铁车厢满载率控制在90%以内

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介绍说,未来,多模式的轨道交通将进一步融合运营,市民出行将更可靠、更舒适、更便捷。通过新建轨道交通线路,进一步提高站点覆盖率,使主城区内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的覆盖率超过40%;通过对既有线路增能提效,使轨道交通的高峰拥挤得到有效缓解,把高峰时段车厢满载率控制在90%以内。

于福林还表示,作为公共交通的基础,上海将更加注重公交线路优化,加快形成由骨干线、支线(区域线)、接驳线及多样化线路组成的多层次线网,适应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出行模式。其中:对于骨干线,将强化公交路权和信号优先,尤其要在有条件的公交走廊上建设中运量系统,提供快速、可靠、准点的公交服务;对于区域线,将均衡网络密度,提供可达性高、覆盖面广的公交服务;对于接驳线,将强化衔接功能,提供更加灵活的“最后一公里”交通服务。

推动随申码、公交乘车码和地铁乘车码“三码合一”

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介绍说:以数字化和低碳化为目标,上海将全面打造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体系。目前全市已开放1299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车路协同道路已建成110公里,近期还将新增280公里,并在嘉定安亭、临港产城融合区、浦东金桥等重点区域实现骨干道路车路协同率达100%,全力打造无人公交、无人配送等10个以上“车、路、网、云”协同应用场景。

他还表示,上海将深化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建设,推动随申码、公交乘车码和地铁乘车码“三码合一”,为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提供“一码畅行”服务,并逐步拓展至商旅文等出行场景,推动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出行生态圈;完善全市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实现停车服务“一网通行”,目前已接入全市4700个停车场和100万个公共车位,计划年底覆盖所有市级三甲医院,并将全面提升医院停车预约、小区错峰共享、智慧停车场等场景的市民体验。推广出租汽车“一键叫车”应用,帮助老年人叫车,目前已完成500个点位建设,后续将加大完善布局。

将最大限度缓解停车难

市公安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季颖秋介绍说,近年来,小客车持续进入千家万户。至2021年底,本市注册号牌小客车近420万辆,长期在本市使用的外牌小客车约145万辆,总计约565万辆,与2013年相比(即上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发布时间)同比增长约93%。

为了保持道路运行总体可控,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公安交警部门将继续巩固交通大整治成果,加大机动车违法行为整治,继续营造机动车礼让行人的交通氛围。 此外,将进一步完善部门协调监管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推广交通安全责任险种等。最终,让上海道路交通更加安全,让市民出行更安心。

季颖秋还表示,面对不断增长的出行停车需求,将通过采用“外部增建、规划新建、内部挖潜、周边共享”等方式,尽力实现区域停车供需平衡。坚持道路停车场“主要服务于短时间停车”的定位,在中心城区交通繁忙的区域结合区域停车资源供给、道路通行条件和承载能力,对小区、医院、学校等停车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适当增加停车供给,增开道路停车场、增加道路停车位,并且根据情况不断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最大限度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