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风光秀美、人文历史厚重、村庄规划有序进入蕲春县蕲州镇菩提村,一幅田园乡村新画卷舒展眼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蕲春美丽乡村试点 蕲春县蕲州镇菩提村乡村振兴实践?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蕲春美丽乡村试点 蕲春县蕲州镇菩提村乡村振兴实践

蕲春美丽乡村试点 蕲春县蕲州镇菩提村乡村振兴实践

田园风光秀美、人文历史厚重、村庄规划有序。进入蕲春县蕲州镇菩提村,一幅田园乡村新画卷舒展眼前。

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领引,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特色文化为主题元素,通过“以文建馆、以馆兴园、以园助旅”提振乡村建设,闯出了一条“让历史文化不失传有弘扬,让更多农户有事干有钱赚”的新路。

一座史馆就是一个丰碑

大革命时期,菩提村就建立了蕲春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红色基因深深扎根。

在构建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参与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行文化旅游融合的过程中,当地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坚持党建引领,深挖菩提本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名人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之根,为乡村文化大家园建设注入文化核心元素,形成“一文一场馆”“一馆一特色”“一园一品牌”。

挖掘红色文化,建立大别山红色革命纪念馆。动员社会力量,投资1600万元建设大别山红色文化纪念馆。常态化举办主题党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中,通过现场看、现场学、现场悟,带领党员群众坚定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挖掘名人文化,建设胡风纪念馆。胡风(原名张光人)1902年出生在菩提村,近代著名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翻译家。由胡风家人捐赠、社会收集,展岀胡风主编的《七月》《人民文学》《希望》等图书210册,图片320幅,报刊100余份,系统反映各个时期胡风刻苦学习、抗日救国、追求真理的文化成果和精神风貌。自2016年以来,召开了两次胡风学术研讨会,吸引胡风子女及社会各界文学研究人士、文学爱好者1000余人参加,激励后人勤奋学习、爱国敬业、追求真理、勇于担当。

挖掘孝道文化,建设中华姓氏文化博物馆。投资300万元高标准建设敬老院,卫生室、幼儿园、垃圾处理站等公共设施。自2019年起,菩提村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村敬老文化节,并在文化博物馆组织爱老敬老活动,营造敬老、助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建设蕲州历史文化展馆和非遗馆。蕲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菩提”商贾云集,明清时代是拱卫蕲州古城的要塞和重要驿站。为充分挖掘千年古镇蕲州历史文化资源,菩提村外修生态,内修人文,通过蕲州历史文化展示,集聚旅游资源,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

菩提“五馆一院”建设,实现本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红色文化时代性弘扬、名人文化导向性挖掘、乡村文化开发性建设、公共文化突破性发展,带动居民生活实质性改善、村级财政经常性增加,形成新时代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自2017年以来,菩提村在文化大家园主办各种演出活动100余场次,接待观众15万余人次,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一个园区就是一大产业

文化是源泉,产业是活水。

该村以政府财政引导性投资,带动集体资金全额投资、乡贤个人捐赠投资等多元经济成分投入,将本土文化资源与山水自然资源结合,充分挖掘蕴藏在菩提村山水之中的体现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风景美、环境美、人文美,筑牢乡村文化旅游实体,带动地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积极开发农耕采摘园、茶文化园、旅游景区等文化旅游园区。引进湖北春洲林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成800亩名贵花木基地;与华农大合作投资1000万元,建成500亩甜柿基地;投资500万元建成300亩蕲艾等种植基地;投资200万元改造精养鱼池500亩,投资200万元兴建现代农副产品加工园。

一处风景就是一张名片

“在菩提村,可以踏青登山、阡佰漫步、品茶垂钓、美食品鉴、红色教育、采茶东篱、医圣怀古、户外拓展等,随时随地能感受到乡村游特色!”五一假期,前来菩提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园区时,当地实行文化与旅游并轨,从形式到内容,一改过去单打独奏的思维方式和传统做法,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文化驱动旅游发展、用旅游促进经济繁荣,涵养了全新的文化业态。

坚持公益与经营并行,菩提村把乡村文化旅游建设的口号喊出来,把乡村文化旅游建设的标语打出来,把乡村文化旅游建设的活动搞起来,把乡村文化旅游建设的品牌树起来,把乡村文化旅游建设的效益提上来。

文化园采取免费开放公益性运行,既带动了园区周边农家乐等一些商业及餐饮业的营业活动,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和就业机会。走进菩提村文化园和采摘旅游园等园区,体验到的是“一张笑脸相迎,一声您好问候,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水相送,一本园区介绍,一幅旅游导图,一片热情讲解,一柜礼品供选”,打造了蕲春乡村特色文化旅游新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