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来,尼罗河畔的开罗向来是埃及的政治权力中心但如今,这即将成为历史筹备六年后,埃及12月起将正式开始“迁都”,政府部门将率先搬往新政府首都据悉,埃及新行政首都位于开罗以东沙漠地带,面积相当于整个新加坡为何埃及这个文明古国要“迁都”?从沙漠中打造的新都又将给埃及带来怎样的变化?,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埃及迁都到哪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埃及迁都到哪了(埃及终于要迁都)

埃及迁都到哪了

一千多年来,尼罗河畔的开罗向来是埃及的政治权力中心。但如今,这即将成为历史。筹备六年后,埃及12月起将正式开始“迁都”,政府部门将率先搬往新政府首都。据悉,埃及新行政首都位于开罗以东沙漠地带,面积相当于整个新加坡。为何埃及这个文明古国要“迁都”?从沙漠中打造的新都又将给埃及带来怎样的变化?

新首都“长”啥样?

在开罗以东大约50公里的沙漠地带,建筑工地上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富丽堂皇的总统府、崭新的议会大楼、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厦、往返开罗的铁路专线、一座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迪士尼乐园大四倍的主题公园……这些都将成为埃及新行政首都的一部分。

据美联社报道,11月3日,埃及总统府发表声明称,根据埃及总统塞西的指示,埃及政府将从12月1日起迁往新行政首都,并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试运行。

埃及住房部副部长哈立德·阿巴斯表示,新政府大楼已经完工,大约5000名政府工作人员12月将迁往新政府首都工作,未来共有5万名政府工作人员将“迁移”。

政府部门的带头意味着埃及的“迁都”将正式开启。

其实,早在六年前,埃及政府就已开始布局“迁都”,这也是塞西自2014年上任以来启动的规模最大的项目。

埃及的新行政首都将是什么样?

据外媒报道,新行政首都位于开罗以东约45公里处,占地约700平方公里,面积几乎是开罗的两倍。按照计划,该城市将耗资450亿美元,转移约650万人口、政府机关以及外国使馆,创造约200万个就业机会。

据路透社报道,该项目建设的第一阶段将包含政府行政区、商业区、大型公园和外交区。第二、第三阶段主要是居民住宅楼。

新行政首都还将被设计成埃及“智慧城市”和“绿色城市”的样板城市。据当地官员介绍,新城的建筑物屋顶将覆盖太阳能电池板,人们将使用无现金支付。每个居民还会配备15平方米的绿地,城区中央将建造一条“绿色河流”景观项目,大小是纽约中央公园的两倍。

在新行政首都的建设中,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中央商务区(CBD)颇为抢眼。今年7月,中企承建的“非洲第一高楼”标志塔已宣告封顶。中东媒体感叹说,在中国的帮助下,埃及将建设出一个“沙漠中的迪拜”。

为何“迁都”?

美联社称,自公元7世纪以来,埃及首次将权力中心转移至开罗外。

为何埃及要“迁都”?分析人士认为,埃及“迁都”的首要目的是解决开罗人口暴涨和城市老化问题。

目前,埃及正急于改善开罗日益严峻的人口危机。开罗人口已超过2200万,到2050年人口还将翻一番至4000万。人口激增以及政府大楼及大使馆周边街道的封锁,几乎堵塞了这座城市的动脉,半岛电视台称:“首都几乎无法运转。”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认为,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三角洲人口密集,许多人又都前往开罗谋生,导致开罗人满为患,城市拥挤不堪。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分流可能是一个较为合适的办法。

中国前驻阿拉伯国家大使安惠侯也直言,开罗原本环境很漂亮,但人口太多导致环境污染,再加上城市古老,建筑物看上去也较为破旧,“有一个说法:开罗晚上比白天好看,这是因为晚上只有灯火照明,破破烂烂就都看不见了。” 城市老化让开罗这座大城市的弊端凸显,或许是让塞西下决心建立新行政首都的原因。

此外,经济方面,埃及政府也希望建立新行政首都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改善就业情况。

半岛电视台称,建设工程本身就是个巨大的经济机会。要建造一座新城市,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水泥、砖块、电器、木工、安全设备,以及最重要的一项——人力。该项目为创造急需的就业机会和振兴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埃及核心产业提供了机会。

政治方面,外界认为总统塞西有意通过“迁都”留下政治遗产。

安惠侯表示,塞西是军人出身,出任总统后希望有所建树,在历史上留名。近年来,他又是对苏伊士运河进行航道拓宽,又是在沙漠中建立新都,显示出塞西有意争取民心,对国家有所贡献的考量。

不过,外界也认为,埃及“迁都”预计仍将面临不少难题。

中东政治新闻网站Al-Monitor指出,驻埃及50个大使馆的建设工作即将于2022年年中完成,但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迁馆意向,一些国家并不愿意支付高昂的“搬家费”。

此外,新首都建成后,究竟谁能住进去也是个未知数。半岛电视台称,新都内一套两居室公寓的售价约为5万美元——在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3000美元的国家内,这样的数字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新国家的诞生”?

古今中外,“迁都”都是件大事。如何看待各国“迁都”带来的影响好坏,往往也是见仁见智。

近百年内,就有数十个国家“迁都”。比如,土耳其将首都从伊斯坦布尔迁至安卡拉,澳大利亚将首都从墨尔本迁至堪培拉,巴西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2019年,印度尼西亚也宣布将把首都从爪哇岛的雅加达迁至婆罗洲的东加里曼丹省,计划在2024年前开启“迁都”程序。

有分析认为,这些国家“迁都”的目的,有的是为了缓解人口过分集中,有的是为了重建不同地区、民族和宗教团体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为了刺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

不过,并非每个国家的“迁都”都被认为是成功的。埃及的“迁都”也同样褒贬不一。

有批评称,埃及新行政首都建设成本惊人,但只是“面子工程”,这些钱本可用于重建经济,对开罗进行整修。

还有人认为,由于过去的首都太过“深入人心”,这座新城市可能会不具备与开罗的竞争力,就像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无法抢走里约热内卢的“热度”一样。

法国城市规划教授加利拉·艾尔卡迪就告诉法新社:“新首都对我来说是个谜。” 艾尔卡迪认为,新都位于开罗边缘地区,可能会在近年内扩张并融入开罗,这只会增加对大规模人口的管理难度。

另一方面,埃及国内不少声音对新首都的开放大加赞誉。埃及当地媒体称,新首都应该成为埃及的“国家圣地”,是梦想、野心、成就和创造力的体现。

塞西则多次表示,新行政首都的开放将标志着一个“新国家、新共和国的诞生”。

对此,安惠侯认为,塞西的表述意味着他的雄心壮志,表明他开创新思路,书写新篇章的希望。未来的新首都从建设上看,一定更为现代化,城市布局也肯定比老首都更科学、更漂亮。但从历史、文化、情感上来看,新行政首都可能一时仍无法替代开罗。

“‘迁都’是一件复杂的大事,会带来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因素,还要靠实践来检验。不过,埃及‘迁都’总体来说应该还是利大于弊,新的面貌、新的前景可能会胜过旧的怀念和不舍。”安惠侯说。

李伟建也认为,“迁都”有利于提升埃及形象,推动埃及国内的建设与发展。

一来,新行政首都将代表着新起点和新形象。未来国际媒体报道埃及时,人们将看到全新的现代化都市,而不是过去的老旧形象。二来,埃及政府部门率先搬迁,也能起到一定带头作用,推动更多年轻人和企业入驻新都。三来,塞西上台后,埃及近年来已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国内建设发展上,新首都的部分建成也意味着埃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李伟建表示,由于外部势力主导的地缘政治斗争,阿拉伯国家普遍存在“轻发展”的问题,导致国内贫富差距鸿沟。近年来塞西关注国内发展,埃及的GDP增长已领先阿拉伯世界,因此未来可能会引领一批阿拉伯国家走上重视国内发展的道路。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裘雯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