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的传说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 后来被写进《包公案》的和《三侠五义》等小说,开始流传。

《狸猫换太子》说的是宋真宗时,刘妃和身边的太监郭槐合谋,用剥皮的狸猫调换了李宸妃生的孩子,导致李宸妃因生"妖怪"打入冷宫,还令人放火烧冷宫.....仁宗即位后,包拯陈州放粮途中受理李宸妃冤案,接李宸妃还朝,三审郭槐查清此案......此故事在现代多次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银屏。

狸猫换太子有多荒唐(狸猫换太子)(1)

一,其实刘妃(刘娥)出生不久父母就双亡,寄养在外婆家,稍稍长大就成了歌女,年纪不大嫁给一个叫龚美的银匠,二人来到京师,因生计艰难,刘娥被卖掉,让时为太子的赵恒(后来的宋真宗)买下,皇上得知太子和民间女子鬼混,让赵恒把刘娥赶出王府,赵恒不敢违父命,又难舍刘娥,把她安置在王府指挥使张耆的家中......

赵恒即位后将刘娥接入宫中......大约1005年,已经贵为美人的刘娥到宫外寺庙进香,看到因父亲过世、继母改嫁,自己削发为尼的李氏(李宸妃)。刘娥看其庄重寡言,美貌出众,便把李氏带入宫,成为自己的侍女,没多久也开始陪伴皇上。

狸猫换太子有多荒唐(狸猫换太子)(2)

影视剧里的刘妃

宋真宗特别喜欢宠爱刘氏,数次想立为皇后,可惜刘氏不但家世卑微,而且没有诞下子嗣,大臣纷纷反对。

就在这时李氏梦到仙人怀孕,宋真宗与刘氏大喜,二人想出“借腹生子”的办法。马上开始让李氏侍寝,李氏果然怀孕生下皇子(后来的宋仁宗),而宋真宗则对外声称是刘氏所生,加封刘氏为德妃,李氏虽然生下皇子却只封为崇阳县君。

在真宗的默许下,孩子由刘氏和杨淑妃一起抚养。而李氏惧怕刘后的权势,外加感念刘妃带自己入宫,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

二年后刘妃被立为皇后。而李妃生的孩子则立为太子。李氏随后又生下一女儿,封为才人,八年后才晋封为顺容....

狸猫换太子有多荒唐(狸猫换太子)(3)

宋仁宗登基后,尊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将李顺容(李妃)以陪伴先帝为名去守陵。不过刘妃还念及旧情,命令手下人找到李妃的同父异母弟弟李用和,补为三班奉职(殿前承旨)。

李妃终其一生,毫无怨言,也没有觉得自己生下皇帝而自傲(当然,她的内心世界我们无法想像,也许她的城府很深)

1032年二月,46岁的李妃病重,刘太后马上派太医诊治。并晋封李氏为宸妃,可悲的是就在册封的当天李宸妃去世。

狸猫换太子有多荒唐(狸猫换太子)(4)

影视剧里的李妃

听说李宸妃死了,刘太后准备以一般宫人的礼仪办丧事。就在这时遇大事极能匡正,善应变的宰相吕夷对她说:“现在您大权在握,但以后要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必须厚葬李妃”.....善纳人言的刘后思考以后,马上以高规格的礼仪为李宸妃发丧。

一年后刘太后病逝,人称“八大王”的宋太宗第八子燕王赵元俨对宋仁宗说:“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死于非命”,仁宗倍感震惊,怨恨,哀伤;一边亲自坐牛车来到安放李妃灵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围了包围刘太后的寝宫和娘家。

仁宗不顾众大臣的反对开棺验尸,棺木打开后,见李妃的尸体用水银浸泡未坏,安详地躺着,服饰华丽,容貌如生,赵祯这才叹道:“人言岂能信?

马上撤了围府的兵士,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仁宗称呼刘太后为大娘娘,曾抚养他的杨妃为“小娘娘”)意思就是说刘太后是没有谋害他的母亲是清白的。

狸猫换太子有多荒唐(狸猫换太子)(5)

影视剧里的刘妃

结束语:宋仁宗专门建座庙供奉刘妃和李妃的牌位,追封二人皆为皇太后。

刘妃拿别人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李妃和朝中大臣慑于权势,默不敢言,使得李妃与赵祯母子至死未能母子相认,在人伦上还是有亏损的,直到刘妃死后,宋仁宗生母之谜才大白于天下,成为宋朝一大奇案。

其实刘太后如果要害李妃,何必等到仁宗登基十年后呢?机会有的是,由于仁宗下诏自责,开棺改葬,追谥陪葬,种种举动引起全国的注意和同情,于是留下各种猜疑,更是留下了“狸猫换太子”的传说(就是这个传说也有N个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