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不便、身患残疾、年老体弱、害怕孤独、异地就医……如果患者去医院看病碰到上述情况又无人陪伴时该怎么办呢?最近,一种新兴职业“职业陪诊员”应运而生。陪诊员可以帮忙排队、挂号、缴费、取检验报告等,为有需求的患者解决不少难题。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同人群对“陪诊员”的看法也各不相同。这个“新兴职业”能走多远?

为中风偏瘫老人请陪诊员

家住宝山区的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第一次请陪诊员的经历。张先生的远房亲戚是一位中风偏瘫的老人,一直由老伴和保姆合力照顾。前不久,老人被通知需要体检,这可难坏了一家人。原来,老人膝下无子,老伴年纪大了,无力陪伴老人出门体检 ;保姆刚来上海,对医院体检流程不熟悉。

谁能陪老人去体检呢?张先生想起曾听人说过有“陪诊员”这个职业,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淘宝网”搜索了该服务,没想到可提供“陪诊服务”的商家还有不少。随后,张先生帮老人选购了“门诊陪诊4小时”的服务项目。“陪诊员一直忙前忙后,不时还跟老人聊几句。有便意时也及时带老人去洗手间,处理妥当之后再推出来,很贴心负责。”服务结束后,张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像医院“导游”却也有顾虑

前不久,26岁的西安女孩小宇接受采访的视频火了,她所从事的“陪诊员”行业引发热议。小宇做陪诊员已有2年,服务近200人,一天最多跑四五家医院。半天收费200元、全天300元,工作内容包括帮忙挂号、取号、取检查结果和药品等 。小宇觉得自己的职业“有点像导游,帮客户省时就医、带去温暖,挺有意义的”。

事实上,陪诊员的年龄跨度很大,不止年轻人,一些50岁左右的中年人也从事着陪诊行业。张阿姨就是意外进入到这个行业,“起初是因为陪老家的亲戚看病,后来发现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很需要陪诊服务,就进入平台变成职业了。”张阿姨服务过不少患者,其中也不乏突发疾病或者需要坐轮椅就医的年轻人 ,“有个小伙子腿部骨折,又不想告诉父母,自己请了陪诊员陪他去医院看病。”

虽然已从事陪诊行业多年,张阿姨却越来越害怕服务老年患者,“有一次在医院陪诊,看见有老人在窗口挂号缴费的时候突然就倒下了,身边的人都不知所措。”张阿姨觉得,如果在陪诊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陪诊员的利益可能也会受损。

陪诊服务线上平台众多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中均发现了不少提供陪诊服务的商家和信息。其中,微信小程序就有优享陪诊 、维康陪诊、邦邦陪诊,“优享”和“维康”的标签均为“家政服务”。此外,还有陪诊帮、用心陪诊、i陪诊、小羊陪诊、上海优陪诊等微信公众号也都可在线下单提供陪诊服务。

比如优享陪诊,该小程序可提供广东、上海、湖南、四川、山东、北京、江苏等省市的陪诊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诊前约号 、送取结果、代办跑腿、病案到家、代办问诊、院内陪护等。记者点击上海区域内陪诊服务发现 ,六院、华山、瑞金、仁济等沪上知名三甲医院均位列其中,根据服务内容不同,收取168元-1888元不等的服务费,且各项服务均可在小程序内直接预约和下单。

始终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陪诊”作为一项服务,其购买方和服务对象对它的评价却并不一致。现实情况中,“陪诊服务”多为子女给老人购买,或中青年为自己购买。对没空陪老人就医或对时间把控有较高需求的客户来说,陪诊服务是“解燃眉之急”。而对于接受服务的老年患者来说,他们更希望自己就医或者由子女陪同就医。

其实,早在2015年,就曾出现过陪诊服务的平台,但很快此类平台就销声匿迹了。陪诊员出现多年来,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因此,陪诊市场中各类陪诊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 。作为提供“陪诊服务”的场所,医疗机构对该项服务和整个行业其实并不了解,多位医生表示,“并未与自称是‘陪诊员’的人员接触过。”

由于法律依据的缺失,陪诊员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医托”“黄牛”等;如若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突发意外,陪诊员则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此外,由于陪诊员提供服务时,掌握了患者的医保信息 、既往病史甚至财产状况等,稍有工作疏漏,也很容易造成患者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受到损害。

记者手记

了解陪诊服务背后的就医需求更重要

在采访中,大众对于陪诊员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陪诊员可能会坑害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引发新的医患纠纷。也有人建议陪诊员应由相关医院进行培训,持证上岗。绝大部分被采访对象都表示,应该对陪诊行业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

应该说,陪诊服务确实是一项便民惠民的服务。在处处需排队、样样要跑腿的就医环境中 ,的确有不少患者需要陪同 、跑腿、照顾。但实现“无障碍”就医必须要“陪诊员”才能实现吗?目前,各大医院门诊都有导医和志愿者等帮助患者便捷就医,而医院在线上为患者提供的咨询、挂号、缴费等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云陪诊”。

尽管便民服务越来越精细化,患者的就医需求却仍然得不到满足。或许,探讨“陪诊员”是否能长久发展的同时,读懂陪诊服务背后的就医需求,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医患关系及医疗服务短板。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病人陪诊条件(陪诊员来了能陪)(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