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龙游 ,春秋时期为越国之属国姑蔑国地,后归属楚国,秦统一后在此地设太末县(一名大末),为 衢州 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经过数百年分合和几经更名,于931年正式定名为 龙游 县,迄今已有千年。龙游 最有名的景区无疑是被当地人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 龙游 石窟。
我们是1月19日下午快1点时到达 三门 源的,从村口的牌坊下可直接驾车到古村,我按指示右转到停车场,偌大的场地只有一辆车。收费公示牌提示停车10元,不过没人来收,过年前是最冷清的时候。这里可以看见标志性的饭甑山(石 佛山 ),海拔660多米,一峰烛立,甚是突出,它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火山颈”,这种地貌并不多见。
新建 的游客中心,跟 龙游 民居苑的风格非常相似。
门开着,不知里面有没有人,反正是免费景区,不去打搅了。
新建 的廊亭,过后就到村口。
入村
沿着主路前行,碧溪就在路左侧,一座水泥桥架于溪上,然而那一头居然是铁门紧闭,这桥居然是私家的……
在此桥上游,则是一座双拱石桥,名连心桥。
靠这边的桥头往桥身方向长着一丛树,居然是木莲(做木莲冻的原料),正结着果。
再往里走,溪水上筑了两条堰坝用来蓄水,眼前这条叫下龙堰。
据说古村有58幢古建筑,但是新造的也很多,明显不 太和 谐。这座桥叫沅(源)桥,桥那头的亭子应该是古物了。
叶氏民居
再往前些,右边巷口有省保碑和国保碑,赫然写着“ 三门 源叶氏民居”,这就是必看的精华之处了。
沿着卵石小径进入。
院门不大,但木雕精致。
叶氏民居是全村建筑精华所在。坐东朝西,背靠虎山、前临溪水,由 龙游 商帮的领军人物叶庆荣在清代中后期所建(一说为村人叶鹤天中恩贡后兴建)。原有主体建筑五幢,现存三座,呈品字形,各有连通,门额题字分别为“芝兰入座”、“荆花永茂”、“环堵生春”,伴有庭院、花园、池塘等,占地4500平方米。叶氏建筑群布局严谨,造型精致,气势宏大,组合巧妙,保持了清代中晚期 江南 民居典型风格。厅内的楹柱、栋梁粗壮,梁架结构独特,藻井、梁柱、走马楼及窗棂等无不精雕细刻。举目而望,木雕装饰极尽豪华,从镶嵌在檐柱上部以“亭台楼阁”与人物共生的艺术牛腿图案到屋檐下方的窗台隔扇,件件精雕细琢,设计构图匠心独具,人物故事呼之欲出,就连所有阁楼底下的天花、藻井也是木雕遍布、相得益彰。
叶氏建筑群最不同凡响的是砖雕门楼,被誉为“ 江南 一绝”和“华夏之魄宝”,不仅开创了戏曲砖雕门楼的先河,也为后来的民间戏曲砖雕工艺树立了典范。门楼全以砖雕砌成,亭台楼榭,山水花鸟,飞禽走兽,均是精雕细刻,巧夺天工,堪称全国砖雕之最。艺术构图有山水图、“渔、樵、耕、读”人物,“蝠(福)、鹿(禄)、桃 (寿)、鹊 (喜)”、八洞神仙、琴棋书画和博古图等,尤以地方戏曲题材最为注目,其中有:《打金枝》、《长坂坡》、《赵颜求寿》、《三气周瑜》等二十 三出 封神榜和三国戏,每出戏曲人物形象古朴传神,栩栩如生,结构明练,手法精细,距今已有近二百多年历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研究地方戏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们堪称是我国戏曲的活化石,可谓弥足珍贵。
前面两座为“荆花永茂”和“芝兰入座”,“环堵生春”在“荆花永茂”后面。
“荆花永茂”门楼上的戏曲砖雕共有七幅。
趁一位大妈出来,我溜进去匆匆一瞥,梁柱和栏杆上的木雕果然精致,就是东西摆放得有些乱了。
门上的木雕。
在三座楼中, “芝兰入座”建筑规模最大,最为考究。它是清代典型的“三进两明堂”结构,整体建筑风格纯朴、气势恢宏。屋内设两重天井,山墙无窗户,天井除用作引流排泄雨水外,也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更体现了 江南 士大夫“隐藏文化”的建筑文化理念。“芝兰入座”门楼是重檐,戏曲砖雕有九幅,分别是《打金枝》《双鞭会》《分水钗》《 四平 山》《赵颜求寿》《打登州》《打花鼓》《定军山》《貂蝉拜月》。
细节呈现一下,这是《打金枝》《双鞭会》《分水钗》。
《 四平 山》《赵颜求寿》《打登州》
《打花鼓》《定军山》《貂蝉拜月》
里面暂时没人,我们就进去好好打量了一番。主堂叫“雍睦堂”。
牛腿的木雕
前天井。
后天井,第三进为走马楼,保存完好。
天井地面颇为别致。
窗格上的木雕也极精致。
从侧门出去,前往“环堵生春”(位于“荆花永茂”后面),过道末端的这件小屋也太迷你了吧。
“环堵生春”的规格和“荆花永茂”一致,也是七幅戏曲砖雕。我不太理解这个“堵”是什么意思,是墙的意思?
里面有位美女正在忙乎,这就不好意思进去打搅了。
其他
从叶氏民居出来,过一座平桥,对面是“桥头百姓饭店”,为民国建筑。
既然是饭店,进去看看还是可以的,但是不吃饭也不好意思,所以拍一张就走人。
现在沿着溪西小路回出去,沿溪处有村民放的木柴和种的菜,的确很生活化。
叶氏宗祠是在溪西的。可惜大门紧闭。
走走小巷。
楼接地、一尺巷的指示。搜了下“楼接地”,原来是在靠近山脚的地方,人们就把山体纳入房屋结构的一部份,一楼是窄窄的 通道紧挨着山体,二楼就建在山体的平台,故称楼接地。至于一尺巷,顾名思义就是一条窄巷子了,但也没找到,不知道是否走过。
这两座房子之间的墙有点奇特。
女儿对这挂着的衣服感兴趣。
下龙堰,也是个水利设施。
村民生活是闲适的。
经过连心桥出去。好狗不挡道,从它旁边绕过,给它来一张。
结束
三门 源,有缘再见!
文章来自海风小舟 (宁波)
造字不易,请关注,请转发,请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