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黄粑哪里最好(逛吃贵州贵州人包清明粑)(1)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上周还在专栏里说,倒春寒已经过去,转眼被打脸,接连几天阴沉欲雨,气温陡降,春意不彰,甚至有些情绪低落起来。好在朋友不弃,送来清明粑若干,且是我一向喜欢的红糖馅,锅子里加少许油,文火慢慢烙,等馅子完全化开,吃得满嘴流糖,心情也便轻快起来。

贵州黄粑哪里最好(逛吃贵州贵州人包清明粑)(2)

清明粑

我小时没有吃过清明粑,第一次尝试,是在安顺,馅子种类非常丰富,传统的红糖之外,还有椿菜豆腐、蘟子白糖等等,其实咸口的也非常美妙,加入的椿菜也是点睛之笔,更增风味,春意似乎都浓郁起来。

贵州黄粑哪里最好(逛吃贵州贵州人包清明粑)(3)

蘟子

所谓清明粑,顾名思义,跟时节有关,跟这个季节生长的野菜有关。

清明粑里不可或缺的一味清明菜,学名为鼠曲草,菊科植物,当春乃发生,其茎叶在此时最为鲜嫩,可供食用。贵州好些地方皆制作清明粑,各处稍有差异,但为糯食则一,拣回的茎叶洗净切碎,和入糯米面中,包入馅料,咸甜皆可,各施各法,捏成小儿拳头大小的饼状,水蒸或油煎,即可享用。掺入清明菜后,糯米粑被染成诱人的绿色,光是看着就叫人欢喜,染进去的不止是颜色,还有滋味,很难具体描述,只能勉强说是别有一种乡野的气息,是清明粑的妙处。

贵州黄粑哪里最好(逛吃贵州贵州人包清明粑)(4)

鼠曲草

至于鼠曲草,鄙人读书未广,见识浅陋,在曾经翻阅过的贵州地方文献中似未发现相关记载,倒是我那本几乎翻烂了的吴其濬所著《植物名实图考》提及,在卷之十四,且颇为详细:“鼠曲草,《本草拾遗》始著录。李时珍以为即《别录》鼠耳、《药对》佛耳草《酉阳杂俎》蚍蜉酒,鼠耳也。即此。今江西、湖南皆呼为水蚁草,或即蚍蜉酒之意,煎饼犹用之。雩娄氏曰:鼠曲染糯作糍,色深绿,湘中春时粥于市。五溪峒中尤重之,清明时必采,以祀其先,名之曰青。其意以为亲没后,又复见春草青青矣。呜呼!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彼虽蛮獠,其报本追远有异性乎?宋徽宗有诗曰:鼠耳初生认禁烟。寒食赐火,戚里寻春。《清明上河图》一段美景,不知南渡后遥忆帝京景物,犹有庙貌如故,钟簴不移之念乎?”

贵州黄粑哪里最好(逛吃贵州贵州人包清明粑)(5)

这段文字里的信息不少。虽说记载的是湖南的风俗,但以之染糯米面做成糍粑,跟贵州今时的做法并无差异,至于“粥于市”的“粥”,在此处通“鬻”,即卖之意。其与清明节的关系,在吴其濬的记录里很有些诗意和内涵,跟儒家“慎终追远”的遗训也扯上了关系,出自地方官员之手,非常合符他的身份地位。

贵州黄粑哪里最好(逛吃贵州贵州人包清明粑)(6)

前不久刷B站,看到一对农民工夫妇川哥的视频号,包了整整十三个香肠腊肉馅的清明菜粑粑带到工地上当午饭吃,放在一个硕大的保温桶里,倒出来全部黏在一起,却吃得无比香甜,看得我口水跟着流。

我还在百度上看到一个说法,清明菜在江苏苏南地区也有叫“棉絮头”“寒食菜”的。民间草药更是将清明菜叫做“追骨风”,民间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团。

这跟我自己的经验也吻合,老家浙江乡下,也吃类似的食物,呼作青团,较贵州的清明粑文秀些,印象里个头较小,多为甜馅,蒸熟后可热食亦可冷食,细腻清香,如今也有做成糕点的,更精致了些,淘宝上就能买到,却远不及我们的清明粑,厚实诚朴,甚至连挤出汁液染色这种精细的操作都不屑于去弄,直接剁碎了清明菜的茎叶拌到糯米面里就了事,馅料也粗犷扎实,一口下去,结结实实地给你以满足,胃口稍小的朋友,一枚便撑饱了。只是,如今身在江南的好些亲友们,却很可能因为疫情错过这一口春滋味,只盼早日解封,还能赶上吃青团的尾巴。

贵州黄粑哪里最好(逛吃贵州贵州人包清明粑)(7)

,